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_第七百二十七章 这磨玉山上,真有神仙吗?(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七章 这磨玉山上,真有神仙吗?(大结局) (第3/4页)

怪的,不过,即便没有外部压力,到了唐后期,国运衰退也很明显。大唐兴盛的时候,连续七代都是明君;而到了衰退的时候,连续四代,不是昏君就是早夭!最终,一个襁褓里的婴儿被权臣们送上了皇位,也预示着大唐本土即将分崩离析……”

    话音落下,她也是口干舌燥。

    圆脸男生贴心的送上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谢谢。”

    黑框眼镜女生朝着他笑了笑,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这才解了口渴。

    “不客气。”

    圆脸男生脸色一红,嘿嘿笑了起来。…。。

    “小jiejie,你是历史系的吧?对唐朝历史好熟悉啊!”

    女导游忍不住道。

    这功底,比她可强多了!

    女生笑了笑,道:

    “我的确是历史系的,主攻唐朝史,所以才想着来瞻仰一下大唐的这位传奇人物。”

    “不过,我对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熟悉,对传说啊神迹什么的,却是涉猎不多,还请导游jiejie继续说说第三个神迹吧。”

    女导游点了点头。

    “刚好你也说到大唐末期了,而第三个神迹,就发生在公元1017年。”

    她道,

    “正如你所说,大唐末期,国运rou眼可见的倾颓,末期的四代君主,不是昏君就是早夭,和东汉末年相类似。”

    “大唐本土大乱,战乱四起,各路军阀混战抢夺领土,国外各大封国尽皆是冷眼旁观,有忠臣上磨玉山请求老祖宗徐风雷再显灵一次,护佑大唐社稷,可这一回,跪了七天七夜都没有丝毫动静,李唐的老祖宗,似乎这一回不会再显灵了。”

    “可就在这几位忠臣绝望之际,最后一道太宗旨意却从磨玉山送出,惹得众臣欣喜若狂!可打开一看,上面的文字却又令人无奈至极。”

    “你们猜猜,这上面写得什么?”

    这一问,吊足了在场众人的胃口。

    “写了什么?”

    “快说呀!难道徐风雷,哦不,徐真君真的还活着?!”

    “他没有力挽狂澜吧?大唐不是灭亡了吗?”

    “……”

    女导游摇头一笑,道:

    “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大唐享国400年。”

    “这一句,是昔日徐风雷对唐太宗的承诺,他曾测算出大唐国运不到三百年,故而立誓,愿为大唐多延续一百年!”

    “而公元1017年,也正是大唐享国第399年!还差一年,徐风雷便完成了对唐太宗的承诺。”

    “而圣旨上的七个字,似乎也是在说,大唐还剩下最后一年的国运。”

    “你们说,这是不是挺令人无奈的?那几位最后的忠臣还以为老祖宗真的显灵,能再延续国祚,可结果,却得到了这样一道圣旨,仿佛是亲自宣布了大唐的死刑。”

    “就剩下一年了,大唐的国运便终了,再难逆天改命了。”

    众人闻言,无不唏嘘感叹。

    “四百年,也不错了。”

    “是啊,历史上多少国家,连大一统都做不到,能大一统的国家,又有几个能超过三百年的?曾经辉煌过,也足够了。从现在的眼光来说,大唐无疑是历史上最高的山,最长的河啊……”

    “徐风雷,徐真君,他已经尽力了,我佩服他,真男人,真爷们!说四百年就四百年,一年不带少的!”

    “确实啊!”

    一时间,对殿内那尊神像,在场众人都生出了敬仰之心。

    他,的确配得上世人香火的供奉,配得上‘大威护国靖宇贞阳显圣真君’这个封号啊!…。。

    何谓大威?威能广大!

    何谓护国?扶保唐国!

    何谓靖宇?安定天下!

    何谓贞阳?正大光明!

    何谓显圣?拯救危难!

    “我知道最后一个神迹是什么了。”

    黑框眼镜女生忽的道,

    “军阀混战,最终黄温镇杀各路军阀,杀入长安,杀害了还在襁褓之中的唐哀帝,欲于1017年冬至日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梁。”

    “这个冬天,本是大唐最后的一个冬天,磨玉山太宗圣旨出,有术士方士力劝黄温于次年开春登基,圆大唐400年之国祚,也使徐风雷完成承诺,自此以后,便可随意代唐。”

    “然而黄温暴虐,岂肯听从?他于当日大骂徐风雷,下旨捣毁磨玉山,并于次日强行登基。”

    “而就在这一日,离奇之事发生了,史书上用短短几个字概括――是夜,黄温于禁中暴毙,死,不瞑目。”

    这番话语,听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惊,一股子冷气从后背窜起。

    “真的……假的啊?”

    “真君显灵了?!”

    圆脸男生忍不住道。

    这也太离奇了。

    “史书上就是这么记载的,不会错,因为之后梁军就大乱了,没多久就被别的军阀给灭了。”

    黑框眼镜女生道,

    “而黄温死后,有好几股势力入主长安,其头领都不敢直接称帝,生怕如黄温那般,在长安突然暴毙而亡。”

    “自此,中原大地陷入了诸王混战,境外也失去了秩序,开始了长达六百年的混战,唐魏、唐秦等国也在乱世中逐渐重组、消亡……”

    “其实也不算是混战,因为有好几个强大诸侯王的实力换在唐朝以前,完全是可以称帝的,疆域也足够大,但国内诸王不敢随意称帝,国外诸侯王也并没有称帝的兴趣,自此,天下有王无帝,也无人可以再一统天下。”

    “而这六百年间,民间也流传起了一首歌谣――当皇帝,上玉山;玉山上,有神仙;神仙现,敲眉间。一敲百岁,二敲千岁,三敲万岁万万岁!”

    女导游点了点头。

    “对,也是因为有这首歌谣,许多有野心的诸侯王都暗地里上过磨玉山,有没见到的,也有说见到了徐风雷,立马就起兵征伐的,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她道,

    “直到六百年后,一个乞丐出身,名叫朱重八的年轻人,靠着贵人的赏识,经过激烈的打拼,最终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传,他在其麾下谋士刘伯温的劝说下,带着疑虑上了磨玉山,上去便是三天三夜没音讯!最后刘伯温都急了,要上去找!这个时候,朱重八才终于下来,而他的眉眼印堂间,竟肿起了一个鼓包!”

    “朱重八下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加封徐风雷为靖宇贞阳显圣真君,下旨于磨玉山上建造真君大殿!并在民间修建大量真君观,以供百姓奉上香火。”…。。

    “同年,他便起兵北伐,果然连战连捷,不到三年时间,便一统天下!并且对昔日唐魏、唐秦、唐吴等国的疆域持续进攻,攻占了巨大的疆土。”

    “一统天下后,朱重八建立自己的国家,名为大明!而建立国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再度对徐风雷进行加封,又加上了大威护国四个字,并每年亲自登上磨玉山敬拜祈福,且将敬拜真君这一条加入了皇明祖训之中,除大丧之年外,大明皇帝必须每年上磨玉山敬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