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长安客_第七章 神都洛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神都洛阳 (第3/5页)

扰”。

    “神龟归西”,李白惊诧道。

    崔颢:“为何会这样?”

    小沙弥:“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只是昨天晚上不知为什么,神龟好端端的就归西了,寺庙所有人都在替其念经超度”。

    “小师傅,我想进去看一眼神龟究竟为何归西的?”

    “不行”,小沙弥拒绝道。

    “为什么,我就看一眼,我想我应该知道神龟归西的原因”。

    “你知道神龟归西原因?”

    李白点头如捣蒜,但是小沙弥心中泛起嘀咕,毕竟方丈三令五申交代,今日禁止任何人烧香拜佛,顿时不知作何。

    李白笑道:“小师傅,我只要进去一探究竟,就一定把事情来龙去脉弄清楚”。

    迟疑片刻的小沙弥见状,淡淡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带你进去,但是进去千万不要打扰到方丈”。

    随后李白和崔颢二人进的香山寺,只留下花美香儿在山门之外。

    刚进的里面,二人环视一圈,香山寺内空阔如野,不见一人,唯有佛门梵音响彻耳畔。

    小沙弥:“绕过大殿就是金刚殿了,神龟还在那里放着呢”。

    李白和崔颢点了点头。

    跟随在小沙弥身后,两人屈身行进。

    临穿过大殿之时,李白不由地瞥了一番,大殿僧人虔诚地礼佛诵经,毫无半点杂念。

    崔颢转身拉着李白急忙朝着金刚殿走去,来到池塘边上。

    顿见池塘边上摆放着一只僵硬地神龟,苍绿的龟壳,四肢与头部都蜷缩在龟壳内,只剩坚硬地龟壳。

    李白上前用手敲了敲龟壳,毫无半点声响,很是坚实。

    小沙弥询问:“公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敢断定他是吃了什么硬东西才会归西的”。

    “这怎么可能?”

    李白见状随即抽出身上佩戴的长剑,毫不犹豫的的刺进神龟的龟壳内,本以为长剑会刺穿到底,谁料一声清脆的声响传来,蓦然在场之人无不震惊万分。

    小沙弥惊诧道:“公子,你刚才听到什么声音吗?”

    李白停下手中剑,崔颢追问:“难道神龟肚里有什么东西?”

    李白徐徐地抽出长剑,在剑身的位置出现了一枚血红色的铜币。

    小沙弥大惊道:“那是什么东西?”

    不等李白拿过那枚铜币,崔颢夺过后在水塘边冲洗一下,顿见是铜币,惊诧道:“神龟的肚子里怎么会有铜币?”

    不知何时,金刚殿外走来一人。

    “你们在干什么?”方丈道。

    小沙弥惶恐万分,尤其是看到血淋淋的神龟,不免担心不已,生怕方丈责罚自己。

    崔颢抬头看去,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手持念珠,面色冰冷道:“还不快住手”。

    崔颢急忙解释道:“大师,你快看这是什么?”

    方丈接过后,直言道:“这是铜币”。

    李白:“这枚铜币是从龟肚中取出来的”。

    方丈面色惊怔,完全不敢相信,一脸的错愕。

    李白和小沙弥同时抬起神龟,急忙头着地,从神**上流下一串串铜币,大约有几百枚。

    方丈满腹疑惑,走近跟前捡起地上的铜币,自言道:“这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白指了指池塘,小声说道:“神龟可能是误吞了池塘中铜币”。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神龟怎么会吞噬了铜币”,方丈不解道。

    李白:“大师,赶紧命人清理池塘中铜币,不然池塘剩下的神龟也会殒命于此”。

    闻言后。

    方丈恍然大悟道:“多谢公子,我这就让人赶紧清理水塘里的铜币”。

    一会儿,大殿内诵经礼佛的小沙弥们全部一拥而来池塘边。

    方丈命令道:“把池塘里的铜币清理出来,将所有神龟放在池塘边上”。

    听闻这李白劝解道:“大师如此一来很是麻烦费事,当务之急应该是抓住所有神龟,将其全部放生,池塘铜币数量太多,长此以往也不是长久之计,为今之计就是以食物捕捉所有神龟将其安然放生于洛水之中”。

    此话一出,方丈和众僧们思虑一番,将池塘所有神龟放生也不失为一种上佳的办法。

    方丈重视道:“取些食物来,抓捕到神龟立刻将其放生于洛水”。

    一时之间,池塘里沙弥们洒了许多食物,神龟争先爬来,沙弥们眼疾手快抓捕神龟。

    直至夜幕降临,池塘里神龟还是未曾抓捕完,沙弥们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依靠着池塘边上大树休息。

    方丈走到李白跟前,感谢道:“公子,今日多谢你的好意,要不然这一池的神龟就要遭殃,我也就成了香山寺的罪人了”。

    李白挥了挥手说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方丈回道:“公子之前多有得罪,还望见谅,我是香山寺的方丈不空金刚,今日本寺上下对公子感激不尽,劳累一天还请用些斋饭”。

    一说完,不空金刚在前,引领着李白和崔颢朝禅房走去。

    刚进的禅房内,窗明净几,两张床,一张桌子,上面两个大粗碗,周围摆放着四个凳子,禅房内再就别无长物。

    不空金刚笑道:“公子,请将就一下”。

    随之而来的是小沙弥们端上两碗米饭,几个馒头,外加一盘咸菜和两碗清粥。

    李白和崔颢面面相觑,然后开始慢慢动起筷子。

    不空金刚:“出家人斋饭以清淡为主,两位施主还请多多见谅”。

    李白强笑道:“无妨,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崔颢讪笑道:“多谢方丈,这已经求之不得了”。

    “那就不打扰了,二位施主吃完就可休息”,说完不空金刚施礼后就出了禅房。

    李白和崔颢急匆匆的动起起筷子,三两下盘中已是空空如也,二人还是意犹未尽,空落落的只能喝些清粥充饥。

    灯灭了。

    饥饿的二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起身的李白走到窗前,推开一扇白纸窗户,恰好一缕月光倾泻禅房内,伴随清风迎面袭来。

    而外面正对的是渺渺茫茫的香山,满山香葛的味道随风飘进香山寺。

    夜色的香山多了些静谧,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溪水流溏,静静地流淌在月光照耀下。

    李白酝酿片刻,呼之欲出道:“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烟皓心上月,心清松下风。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不觉间,李白沉浸在月色下,痴痴的凝望着香山上的秀色月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