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三司使 (第2/2页)
到了一个来钱的好门路。 “寇相,若宫中需要冰我可以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坊市上的冰太贵了,在忍上大半个月等入了秋天气也就该凉了” 宫里宫外乃至开封城,每一个衙门都需要冰,如果大肆订购起码需要几万甚至十万贯的花费。 无论是李沆还是寇准,都经历了大宋初年那一段艰难的日子,勤俭不单能持家更要持国。 “我这里的冰每斤一文钱” “一文?当真?”如果一文钱,那还可以考虑。 “要多少有多少” 李沆刚才已经答应了何绍不会将制冰的秘密传出去,所以看着一个当朝计相一个机敏的少年谈论生意乐见其成。 何绍前来本来只是为了解决都商务院刁难他的事情,没想到意外发现了商机。 眼下他正是缺少钱购买酿酒的粮食,只要能把这桩生意做成那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老天爷,开封城粮价一斤才六文,冰价却涨到了十文,何绍第一次发现原来开封城冤种这么多,自己要是不赚一笔都对不起他们。 “明日食时,四十方冰块运往西华门,六十方冰送往开封城五十四个衙门” 一斤冰一文,一方冰值两贯钱,也就是每天都有两百贯的收入。 至于成本,汴河的水滔滔不绝,消石也便宜的很,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你现住哪里,我派人随后把手谕送过去,至于钱入秋以后结账” 何绍想了想,他虽然住在御道旁边,但想要制成这么多冰地方根本不够。 “索儿坊” “怎么在那个地方住”寇准问。 索儿坊多是一些乞丐,无房无地仅有墓地的墓户,还有一些流浪人和游侠,龙蛇混杂非常混乱。 “开封城房贵地也贵,想要做冰又需要临河,索儿坊刚好全都满足” 在其他地方一所大一点的宅邸起码七八千贯,索儿坊最便宜的只需要三千贯左右。 至于入秋结账,换做任何人何绍都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但眼前这个人是寇准,这两个字便是无价,而且给公家办差不管哪个朝代也没有提前付款的惯例。 何绍离开后,李沆又命人敲来了一盆冰。 “你觉得这个年轻人如何”李沆突然问。 “一身商贾气,不觉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寇准说道。 “哈哈,就算是商贾也是一个能让你吃亏的商贾,让你吃大亏” “吃亏?不见得吧,一斤冰一文钱,这可比坊市上便宜了差不多十倍” 就算放在往年冰价也不止一文,何况今年的夏天格外长,各家冰窖的冰都已经用完,一文钱一斤不管怎么想都不吃亏。 “那是你没见这小子是如何制冰的,老夫刚才心算了一下,一方冰他起码赚你两贯钱,你这个精明能算的三司使,没想到被一个毛头小子算计了” 看到寇准吃亏,李沆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看来太初公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寇准问。 “贾者,以利引民,广开商路货通南北天下繁荣,国得其便民得其利” 李沆把刚才何绍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太初公所言发人深省。” “这可不是我说的” “难道是何绍?” 看到李沆点了点头,寇准这才意识到刚才离开的年轻人不一般,即便是户部太府那些高官也根本没有这样的体悟。 “这一次卖冰确实国得其便,但我更好奇民如何得其利”寇准对接下来何绍要做的事情也有了几分好奇。 “拭目以待吧,老夫总觉得遇上了一个了不得的人” “太初公,我之前向您推举的那个人也有奇才” 李沆为相向来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看到这次难得赞誉一个年轻人因此寇准也乘机举荐。 “丁谓吗?平仲啊,老夫一双眼阅人无数,此子若居人上你定受其害” 提起丁谓李沆不想在谈下去,起身拍了拍寇准肩膀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