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又喝酒 (第1/4页)
街上人来人往,金堂街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里,说书郎照常讲着南北两地的新段子。 萍儿抱着过来蹭吃蹭喝的鸟鸟,坐在桌前认真聆听,而旁边的云璃,则趴在了桌上,小脸酡红望着面前的酒杯发呆。 璇玑真人在旁边侧坐,手儿撑着脸颊自斟自饮,发现云璃兴致不高,柔声询问: “有心事不成?” 折云璃也没啥心事,就是思考师父和惊堂哥在作甚,闻言坐起来几分: “还是在外面跑江湖有意思。以前我还以为陆姨瞎扯,这次出去才发现,东海里面真有十丈长的大鱼……” 璇玑真人展颜一笑:“江湖路长着,走走停停慢慢游历,才能一直见识到新东西,要是和我一样,十年时间把整个天下都跑完了,那才叫真无趣。” 折云璃眨了眨眼睛:“陆姨什么都见识过?” 璇玑真人对于这个,眼底显出三分傲色: “嗯哼。” “那你亲过男人没有?” 璇玑真人过来人的神色微凝,嘴唇微动,倒是不太好回答了。 萍儿坐在旁边,闻言插话道: “陆仙子是道士,和张护法一样讲究‘道门五戒’,嗯……杀盗yin妄酒,怎么可能亲过男人。” 璇玑真人把酒杯放下来,摆出成熟知性的模样: “你问这个作甚?” 折云璃只是觉得,女王爷女皇帝和陆姨也是师徒,要是陆姨也有问题,那她师父的问题倒是不大了。不过这些不好明说,只是道: “陆姨这么漂亮,要是真吃斋念佛当一辈子出家人,多可惜。” 璇玑真人摇了摇头:“我又不是佛家子弟,讲究个道法自然。你该cao心的是自己才对,伱也不小了吧?你师娘经常和我提你的婚事,要是有想法,你和我说一声即可,我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 “婚配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想这些作甚……” 两人如此闲谈不过几句,酒馆外便响起了熟悉的马蹄声。 蹄哒、蹄哒…… 璇玑真人转眼看去,见夜惊堂牵着大黑马走了过来,便停下话语,放下一粒碎银子起身: “走吧。” 折云璃揉了揉脸颊,晕乎乎的酒意也消散大半,带着萍儿走出酒馆,来到夜惊堂身前: “惊堂哥,你准备进宫还是?” 夜惊堂笑道:“得进宫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逛逛?” 折云璃手指转着鬓角发丝,显出三分幽怨: “惊堂哥去当花面狐,我跟着岂不是不长眼色。” 夜惊堂顿时无语,抬手在云璃脑壳上揉了揉: “想什么呢,去聊点公事罢了。” “哼” 折云璃半点不信,转身便往金堂街走去: “我先回去了。陆姨明天见。” “明天见。” 萍儿见此也摆了摆手,怀里的鸟鸟倒是有点犹豫,看起来是在考虑继续陪着荷包蛋,还是跑去宫里蹭吃蹭喝,只可惜还没来得及表态,就被云璃逮住抱走了。 璇玑真人瞧见此景暗暗摇头,等云璃离开后,才走在夜惊堂身侧,轻声询问: “伺候完了?” 夜惊堂在大街上也不好摸水水,便调侃道: “等急了?” “嗯哼。” 夜惊堂没想到水儿答应的如此干脆,倒是把他给弄不会了,左右看了看: “要不先回天水桥,晚上再进宫?” 璇玑真人此行是奉命探望相公,要是在外面玩到晚上才回去,师徒之间怕是得起矛盾,当下还是轻叹道: “罢了。你也不是铁打的,刚劳累完,总得让你缓缓。” 夜惊堂不太喜欢这话,但把钰虎晾在宫里确实不合适,为此点头道: “行,我先养精蓄锐,晚上再好好孝敬陆仙子。” 璇玑真人听出了威胁意味,淡淡哼了声,有恃无恐。 两人如此闲谈,朝着皇城方向行去,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东城的黑衙前。 五层高的鸣玉楼,依旧是云安城最高的建筑物,因为靖王不在府上,窗户都关着。 而外面的黑衙,则出现了些许变化。 黑衙作为朝廷鹰犬,以前在江湖上名声并不好,过往江湖人都是绕着走,极少有人会主动加入,连夜惊堂最初进黑衙时都心存犹豫。 如今黑衙的职责并没有改变,但顶头上司却变成了夜惊堂这实打实的南北江湖第二人,虽然夜惊堂有‘活阎王’之称,见谁杀谁行事出了名的暴躁,但武德确实没话说,也未曾失侠义。 江湖人一敬侠客二敬英雄,夜惊堂两样都占,仰慕者不在少数,慕名而来想成为夜惊堂下属的人自然也多了,每天来应聘的江湖武夫甚至在黑衙外排起了队。 不过黑衙终究不是江湖门派,没有财政来源,银子全靠东方离人问户部要,为此人手没法多多益善,只能精益求精,入职的门槛相当高,还有背景调查,新招的人并不算多。 夜惊堂在黑衙门外打量几眼,倒是想起燕州二王那俩憨批杀手还关在地牢里面。 二王正面刺杀他两次,事后还四肢健全活着,如今想来履历称得上南北江湖独一份儿,而且注定后无来者,砍了夜惊堂都觉得可惜。 但夜惊堂目前还是天下第二,尚未真正登顶,没到过往恩怨全部揭过去的时候,就这么放了显然也不合适。 为此夜惊堂打量几眼后,还是没进去当大善人,继续和水儿朝着皇城行去…… 另一侧,南霄山。 时近九月,南霄山已经满山青黄,山顶关口的城墙上,护法张横谷,穿着一袭深蓝道袍迎风而立,看向山道上行来的两人,眼底带着几分恍如隔世。 张横谷放在江湖老人中,年纪算的不得太大,比孙无极、柳千笙这些都要小一两轮。 不过其经历,绝对称得上大起大落,先是幼年入京,被选为钦天监的道童,跟随大燕国师学艺,把奉官城叫前辈,和曹公公是挚友。 但尚未出师,就遇上了大燕国灭,年不过十岁出头的张横谷,随着燕恭帝难逃,到了这南霄山穷乡僻壤,和薛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