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贰 爱乌心无意遇故人 (第1/2页)
张氏理妆,玉翠手捧漱盂巾帕侍立在侧。镜台上摆了一黛砚并小盒胭脂,一小鬟正在砚上磨着石黛。另一人则平端着茶盘,盘中俨然是一盅漱茶。张氏抬手抚上鬓发,微抿得紧了些。菱花中伊人玉貌已逝,教人平添怅然之感。“按理,既着凶服,便再不该着此红妆了。只是我自入了门,竟连喜服也是穿不得,终日若此恹恹。”玉翠慰道:“姨娘莫苦。奴自随姨娘嫁至候府,这些年苦楚侯爷是看着的。侯爷虽年事已大,但毕竟也是会疼人儿。何况二位公子也过冠年,姨娘勿需cao念。偌大候府,姨娘至于其中,何论长房妻——” 一语未完,婆子忽忙忙地走了来,“这可怎么说,王娘子竟吞了金了!”张氏一惊,半晌无言,玉篦栉自手心滑落,击于地上,碎了彻底。玉翠见她神情属异,叱了那婆子。后者自觉悔礼,跪了下,复又道了冲撞。张氏垂了泪珠,“她可就如此去了,教我如何呢!当真好狠的心。”却说哭了一回,道:“平素我虽是姨娘,与她也是要好的。今日她辞了去,我总该送她一程。”言罢,就要挣扎起身。玉翠恐她跌着,便一手搀着腋下。 及至王氏房中,满屋子已跪了一地。复见张姨娘,皆要行礼,她则一律蠲除。四处一看,炕上躺着的可不就是通房王氏。张姨娘见王氏衣冠齐整,思及生前种种,复又滚下泪来。“王氏本是侍候我的大丫头,名上是丫头,可在我心里早已是手帕姊妹了。即便抬她做了二公子通房,也未疏远。与她半生相识一场,不忍见她身着旧衣。可巧前几日方做了新衣,我也素来不避讳。回头叫玉翠取了来你们给她装裹一番,也好尽了我与她的情分。” 丫头们纷纷应下。张姨娘在榻前恸哭,悲悲戚戚。丫头婆子都不好说话,便跪与地上。“昨时晨间二位公子并侯爷扶柩南下,可曾想今儿王氏新丧,我赶得匆,未曾备下赏银,待新衣取了来与银子一同交与你们带去给她母亲。王家的女儿身前品德心性如何,我再清楚不过,一朝身后事,我是段不肯你们置喙她一星半句。如此,稍后停灵五日后便也一同发丧了罢。” 是夜,丫头们已备了棺椁。因王氏于萧祁并无名分,且又无儿女,萧家便也未广发讣告。将将停于正厅中,明日做些归山灯,四五日后就葬入坟。王家人听闻女儿芳逝,忙奔至候府,号哭上香,又是一日。 和京城颇为不同的是,秦淮的夜并没有那般萧索肃穆。淮水人家极晚落窗熄烛,因此有时彻夜长明也是有的。借着未灭的灯火,也有贩夫在市上做些小摊。由是如此,秦淮才有了些烟火气,不至过于寡淡。及过水路,萧峪二人乘小艖回客栈。因萧祁不服水土,便由萧峪安置于舱中,自己则端坐前首。橹声催行,萧祁在舱中听得哀默,或许欸乃亦知人,种种未发之言,未寄之态,皆融于此。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1】 一曲歌毕,渔夫弃橹靠岸,萧峪自舱中搀着萧祁而出,并付了银。萧祁手扶寻栏,弯腰干呕。“我本想你冠年游历,此间数年应是不会有如是忌讳,不想乘艖便让你呕得难受。”萧祁出了身虚汗,因恐着风受寒,便借了萧峪的薄氅来披着。“我既非善水,又不善假于物。偶时出行,定会难受一阵。何况御策军驻守皇城,非是水军,军中兵士多会如我一般。你闲的很,竟还有心嘲我。” 今日是九月廿九,按照秦淮旧俗今夜里是有个集会的,虽不如举国同庆的节日般盛大,但确也是要张灯结彩。萧祁听渔女言说过道是这个集会还有个甚雅致的名字,叫“秋霁”。霁有初晴之意,秦淮雨水多,尤秋季甚。取秋霁之名有是有着几分盼着天晴之意,也愿在这个节日里可以觅得自己的意中人。秋霁有个颇为别致的习俗,便是集会上若是姑娘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常以红簟为礼,赠予对方。红簟即红竹,寓意谦谨,比作君子,再好不过;但若是公子有了心仪的女孩则常赠以合欢,以期夫妻之好。 “今日倒是热闹。”萧祁赞道。“原以你不喜此般,我倒不知何时你却落了俗。今时南下,我才方觉这秦淮是个好去处。若是浪迹其中,则再好不过;但若是志至庙堂,总不免颓靡了些。想来确是担得起绮景之名。只叹太爷新丧,两年守制,届时回京,还不知是何光景。”萧祁笑道:“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理当如此,怎么你也感伤春秋了?” 二人至望子下,门口摩肩接踵。萧峪二人挤不得进,便找货郎打问一番,那货郎道:“这妇人与稚子在此有些时日,听小二说此二人自锦官城而来,千里寻夫。不想夫君却是见着了,但卧榻之侧已有他人安眠,自是怎么说也不肯认下。可妇人亦无他法,只得乞食过日,想知,她纵是可裹腹,稚子是敷衍不得,今日可不就生了病。” 萧祁疑道:“店家不肯留她打杂?” 货郎“嗐”了一声,“那妇人一身病气,将活几日还未可知。她要是在店里就去了,可是招得一身晦气。何况药石一物最是金贵,若她所得已入膏肓,还不如待死的好。”道理不糙,却不诘屈聱牙。“你看那——”萧祁顺货郎手指之向,倒还真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