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叁 异母双生花开并蒂 (第1/2页)
“沈敬?”萧峪道,“典册中寥寥数语,内直局监殿舍人。太子逆乱,东宫二仟二佰卌叁余人,或降或缢,皆有着落,唯有舍人沈敬不见。”如飞鸟投林,池鱼入海,此后再也不见。寒来暑往数年,他见萧祁寻见过山水,探访过岁月,唯独沈敬不曾见得。 官家钦命,格杀判臣。 他触目所及,皆是枯骨。不论断港绝潢的十率府,还是势如破竹的南、北衙军,没有人的一生是降生在兵戈扰攘的时代。但显然,太子并不是。父继子承的皇位来得总也招人,致使他困兽犹斗。昔时客卿盛,今朝碾作泥。雕栏玉砌,不知何时也化了水月,逐了镜花。门扇陷落,十六府于外候等,北衙军则驻进内殿。拾基而上,他绕过金雀地屏。早先来时,便已听闻东宫走水。虽有火丁扑救,但些许物什不禁火燎,兴是烧尽了。屏息上前,正中御窖金砖上伏尸一人。 萧祁用剑尖翻挑看过,那人面目焦黑,身着鱼龙服样,冠发,配饰皆与太子相似,由此他才认出此是东朝之尊。为保严慎,他从随行中招了一个仵作上前,谨防太子脱壳。那人矮身剖开尸体咽喉,随后方验了一个时辰,才认了太子。仵作转身欲退,萧祁突是道了停步。他屈腰捉住那人脚踝,仵作险扑在地上,后者从他身上赫然解下一只串着铃的足链。仵作拱手道是:“请将军还与卑职。”萧祁不理,伸手触上对方颈间,指尖在喉咙滑了一圈。 “有道是内直局黄门沈敬颇得太子眷宠,足上就带着这铃。步步涟漪,教人羡慕。宫中妃嫔媵嫱甚多,却独独输与了一个阉人。太子龙阳之癖,我竟不知——”他自许敛手中接过册子,念道:“沈敬,龙图二年生人,家中幼时父母皆丧,留作名伶陈氏养子,后入宫内直局,任监殿舍人。太子对其宠之信之,罔顾论法,方以至今日。不过……姑娘家还是待字闺中的好,若一日殉职,可就说不清了。”他将足链复递与仵作。萧祁道:“你且留步。” 他伸手指了太子,“今时你也算是开了眼界,如你所验,这伏尸恰是太子。帝储谋逆,你说当是如何处置?”那仵作回道:“将军自有决断,卑职不敢妄言。” 萧祁一笑。“你说就可,今日在内皆是北衙禁军,无一人多言。”仵作道了恕罪,“按齐律,太子谋逆者,当斩立徇并鞭尸。同罪者当逐出宗族,流放三千里,无诏不得回京。”萧祁赞了妙极,吩咐了亲卫将伏尸抬了出去。 尸身久埋灰中,不防被抬起,簌簌地落了尘,激地萧祁不住轻咳。兜走的地方落了一颗珍珠。萧祁拾起来,细细看过。珍珠两边各有穿孔,应是络子或是百索上面漏的。只是珍珠百索一物从不属男子,自然,太子应是不会命人编制的。至于原是谁物,他也无从考究——兴许是哪位良娣或是良媛予他的。 “太没意思,回去罢。”向萧峪道了失陪,他离去。 却说萧太爷新丧,在朝在野皆是一片暮沉。由此渐显出一番“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感,顾而官家赦命宫妃凡二十七世妇及以上者皆可月内内省一次。正说良月初一一日,灯辉相映,细乐声喧。约莫小半月前时,杜家众人便在街上遮幕,打扫,又定了跪拜,问话等各处。至今日午后,家中有官、爵者皆作品服妆扮,迎德妃婧瑄省亲。 日始,她躺在榻上,臂下枕着沉香秘阁在小憩。刀髻上簪着一对双凤金步摇,钗花于冠,面上正贴着牡丹妆靥。华贵富丽,像欲飞的凤鸟。齐朝人喜浓色,尤宫妃更盛。因而她一身墨绿底色的袄裙,裙面上绣着蜀葵和杜鹃,张扬漂亮。翠鸾赞道:“娘娘午后回府,这一身衬得娇艳。”她陌然一笑,眼中万般情种。“我已是官家御妻,论不上娇艳一说。何况官家最不喜我浓妆,因要省亲,少不得明媚些。日前我曾于淮丫头递了话儿去,你带去了府里,不知她可说了什么?” “回娘娘,奴去时淮姑娘正习书。待将娘娘之言转到后,姑娘思虑片刻只道是心中明了。淮姑娘明理,遴选之事娘娘无需多言。男婚女嫁,即是如此,确也不见得委屈了姑娘。她若是不从与遴选,采花使也不能耐她如何。何况宫里再是富丽轻奢,也不比家中舒心。” 杜婧瑄道:“要说起来,合家子里就她是活得乐淘,四叔不常归家,爹爹又平迁御史,眼下时节正闷得很。我常居深宫,鲜少归宁,既身为官家御妻,一门心的心系一人,委实辛苦。翰飞戾天,当必跌重。那丫头自小长在我身边,幼时尚小,哪谙得什么‘姊妹’一说,直至进了宫墙之内,我才方知身边有个知心人儿是如此幸事。” 午后,一番妆毕,她乘了銮舆往杜府去了。府上各处置得妥当,焚香作乐等礼制也已遵厌兆祥,而杜府中人已在东门候着。少时,两个青衣黄门策马而行,至东门处正见着德妃之父,当朝御史。黄门下马见礼后道:“大人,德妃娘娘銮驾现至法恩寺,约日昳三刻左右驾临东门。”循礼,他从仆从手中拿了一吊钱递与黄门,道了“有劳公公”。 步声渐近,杜仲澜携家人叩首拜礼。车舆停住,黄门并女官在道旁站定,从中迎出一红袍宫妃。婧瑄蠲了众礼,亲搀起杜仲澜进了府中。众人两两相对,皆是无言。婧淮泯然道:“承蒙天恩,今日阿姊难得归宁,可这半晌默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