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她叫白清丽 (第1/2页)
“哐当哐当” 一阵颠簸,火车缓缓启动了。 窗外的景物,慢慢远去。 青山绿水,树木成片。 广阔的大地上,不时有个村落点缀其中。 “小孩,你去哪,来补一下票!” 女售票员,拿着票夹站在身前,一身绿色制服,特别精神。 “姐,我仨一起的,去七河市,多少钱?” 王泉把目光从窗外收回。 “三块。” 女售票员准备去撕票。 “那啥,姑娘,这是我儿子,他才上五年级,能买儿童票吗?”王泉老妈赶紧说道。 女售票抬头瞟了王泉一眼,“不能,身高超了。” “姐,你刚才不是还叫我‘小孩’吗?小孩不就是儿童吗,你长得这么漂亮,就卖我张儿童票呗!”王泉上辈子老实人一个,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现在他重生,感觉性格也变了。 “噗嗤”女售票员笑了,“没看出来啊,你小子,人小鬼大,还挺会说的。” “小孩子乱说话,姑娘你别往心里去啊!”王泉老妈连忙笑着说。 “没事。”女售票员捋了捋鬓角的头发,“那啥,大姐,你给2块5吧。你们这是去市医院吗?” “是啊,谢谢你了。”老妈闻言一喜,连忙掏钱,出声感谢。 “谢谢姐!”王泉也是跟着道谢。 “叫姨。”二十出头的女售票员,撕下票来,“小孩,以后让你妈省点心啊。” “行。”王泉点头。 又看了眼一头纱布的王泉,女售票员转身离去。 “小子,行啊,你给妈省了5毛钱,到时,给你买糖吃。” 老妈口里的“到时”不知道是啥时候啊,王泉笑了笑。 忽然他又是开口道:“姥姥,我有点渴了,咱带水了吗?” 姥姥一拍额头,“你看我老糊涂了,忘带水了,我去和乘务员要点去。” “妈,没事,你甭管了,一个来小时也就到了,忍忍就……” 不等老妈把话说完,王泉插口道:“谢谢姥姥,姥姥最好了。” “就你小子,嘴甜。”姥姥笑了,起身去给王泉找水。 “妈,就你惯着他,你歇着,我去吧!”说着老妈就准备起身。 “我感觉纱布有点松了,妈,你再帮我看看吧!”王泉又是出声。 “你小子,怎么这么多事啊?”老妈嘴上说着,还是过来帮王泉看了看。 等姥姥走远了,王泉说道:“妈,我想去市里医院给姥姥检查一下身体。” “啥?”老妈被王泉的话给惊着了,声音一下高了起来,“为啥啊,你姥姥咋啦?” “没咋,妈,你小点声。我是之前有时候听姥姥嘟囔头晕。我寻思咱去医院给她查查,别有啥大毛病。”王泉解释。他印象中,小时候,姥姥有时候会说头晕。他怀疑这和姥姥后来突然去世有关。 “你个臭小子啊,吓我一跳!”老妈点头,“你姥姥啊,是有头晕的毛病。她说啊,年轻时候就有这个病,每次犯病啊,躺躺就好了。” “那姥姥没去医院查过吗,这到底是啥病啊?”王泉问道。 “没啊,姥姥不去。总说不是啥大毛病,又不用打针不用吃药的,自己就好了。”老妈叹口气,“你姥姥也是疼花钱啊。” “妈,咱这回想法给姥姥查查吧。我把姥姥支走了,就是怕她不同意啊。”说话间,王泉伸长脖子,向前面看看,还没有姥姥的身影。 老妈看着王泉,眼中闪着光:“王泉啊,妈怎么觉得你一夜间长大了似的,懂事不少啊。” “妈,我都十二了,能不懂事吗?”王泉笑了笑,“用你的话说,你十二岁都给家里做饭了,老爸都会下地干活了。” “嗯。”老妈点了点头,又摇头,“可是没你小子心眼多啊,出门前,你让我多带钱,是不是你早就打定主意了。” 王泉点头承认,老妈笑了,“行,算你小子有良心,你姥姥没白疼你。” “妈,那咱咋说服姥姥去医院呢?”王泉问道。 “说服?”老妈摇头,“没门啊,你姥姥比妈还犟呢。” 王泉挠头,皱眉,“那咱咋办?” 老妈想了想,让王泉把耳朵附过来,“到时,咱就这么办……” 听了老妈的话,王泉扭头,盯着老妈,“妈,你确定?” “要不咋办,谁让姥姥最疼你呢!” “好吧。”王泉无奈点头。 “你娘俩,说啥悄悄话呢?” 姥姥从远处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个水杯。 “没啥,妈,你快坐。”老妈接过水杯递给王泉。 中午菜有点咸,王泉还真是渴了,拿过杯子,咕噜灌了一大口。 这时就听姥姥说。 “刚才那小姑娘人还真好,这就是她给找的水。” “对了,她家啊,就是咱勃兴县的。” “住那个国营饭店院里头。” “她家,就她一个孩。“ “她今年啊,才二十,接的他爸的班。” …… “姥姥,你也太牛了吧。除了名字,你这啥都知道了啊!” 听了姥姥的话,王泉由衷佩服,心道:“上辈子我要是能有姥姥一半的搭讪功夫,那么上大学那会……” 想到这里,王泉感觉嗓子有点干,又喝了口水。 “她啊,叫白清丽,属狗的。” 姥姥听了外孙的话,不紧不慢地又补了一句。 “噗。”王泉没咽下去的水,当时就喷了出来。 走出七河市火车站,外头清一色是“倒骑驴”。 一群人围拢上来,乱哄哄地问,“大娘,你们去哪,我捎你们吧,价钱好说。” 姥姥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啊,神色有点慌。 王泉把胳膊一伸,将这群人挡住,“都散了吧,我们不坐车,家里有人来接。” 听了王泉的话,这群人悻悻地散开了,然后呼啦一下子,又围住下一个走出车站的人。 车站到医院,距离不算远,也就是六里来地的样子。 王泉担心姥姥,还是在路口偏僻一角,找了辆倒骑驴。 花了八毛钱。 娘仨坐在车上,微风徐徐袭来。 姥姥和老妈感叹,七河市的繁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