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春江花月夜(下) (第1/3页)
“看看你干的好事,昨日陛下邀太子饮酒作诗,太子将你写的诗拿出给陛下看,本以为是妙语绝句,结果竟是一行行白话,陛下勃然大怒,斥退了太子。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平日里文采斐然,让太子放松了警惕,都没看你的诗就直接拿给了陛下,可你竟然故意戏弄太子!张若虚啊张若虚,你就等着太子问罪于你吧,哼!” 说完,孟浩然拂袖而去,只剩下张若虚傻站在原地。 原来,太子本身无甚才华,恐怕皇帝动了废立之心,便把张若虚的诗句谎称为自己所作,在人前显示出一副文采斐然的样子。不料昨日皇帝突然兴起,宣太子入宫饮酒作诗,太子一时慌乱,也顾不上其他,抓起张若虚刚送来的长诗便进了宫,再后来,自然是被皇帝一顿呵斥,甚至险些以欺君之罪论处。 张若虚心中害怕起来:“早听说其他皇子正跟太子暗暗较劲,此一番后,太子认定我是其他皇子派来的jianian细,必要杀我!不如……我跑了吧……” 想到此处,张若虚赶紧收拾行李,也不敢走太子府正门,搬了一个长椅从墙上翻出去,拦着一辆马车,火速离了长安城。 出城以后,又换了一匹快马,朝着扬州城飞奔而去。 张若虚惶惶如丧家之犬,一刻不敢停歇,就这样跑了三日,才停下来找了一处店家休息。 被店小二领进客房后,三日未曾合眼的张若虚便昏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张若虚朦胧之中听到有人讲话: “孟德有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不要嫌弃槐花掉进酒杯中,这也算是一种爱。” “哈哈哈,再来,《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独自彷徨在雨巷,我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 “哈哈哈,好文采啊!” 仔细听来,似乎是几人在后院饮酒作诗,张若虚睁开眼睛,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进窗户。他起床整理衣冠,把一盏油灯,便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走出客店的后门,眼前的景色突然豁然开朗,原来这旅店的后面竟是一处开阔的湖面,湖边芦苇飘荡,湖上有一只游船,灯火通红,船上几个人正在把酒欢宴。在寂静的夜里,他们的声音沿着平静的湖水一路飘入了客店旅人的耳中。 张若虚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出了神。 “若虚大哥?”身后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张若虚紧张地打了一个寒颤,转头看时,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正站在他的面前。 “你是……季真?”张若虚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你真的是若虚大哥!”少年看到张若虚的脸,激动地跳了起来,“哥哥,你不是去长安了吗?怎么会在此处?” 所谓他乡遇故知,此时境遇的张若虚碰到故人贺知章,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慌忙转身拭去泪水,然后回过头来同贺知章讲话。 “季真,我在长安不小心得罪了太子,不得已逃难到了此处,不想竟能遇见你……” “听哥哥的语气,怕是在长安受了莫大的委屈。今日与哥哥重逢乃是喜事,哥哥莫要再去想那些个伤心事,同我一起去船上痛饮吧!” 说完,贺知章把手里的东西提到胸前展示给张若虚看。 “这是……酒rou?” “对,不瞒哥哥说,我因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半个月前来到这里,没想到遇见许多隐世的文人墨客。这些天我都在同他们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哥哥快随我来吧。” 说着,贺知章拉起张若虚的手,登上了岸边的一只小船,朝着湖中那艘游船而去。 游船上的人一见贺知章来了,都热情地朝他打招呼,并把他们二人扶上了船。 接着,贺知章把张若虚介绍给了众人。 听闻了张若虚在长安的遭遇,众人不胜唏嘘,忙招呼张若虚入席开宴。 “这几日,众位高朋迷恋上一个新的饮酒令”贺知章开口道,“庄家要用白话文的形式,重写古代文人先贤的诗句,若写的有意境,便是赢家;若是答不上或是毫无诗意可言,便需罚酒。这白话诗的想法,正是我哥哥提出来的呀。” 说完,贺知章开心地拍着张若虚的肩膀。 “哎呀,这白话诗真是好主意啊!” “依我之见,白话诗将来必大行于世。” “张若虚的才情,可是名声在外呀!” 众人七嘴八舌地夸赞起张若虚来,搞得张若虚都有点害羞了。 这些人当中,带头的似乎是一个身着锦袍之人,约莫三十岁的年纪,他开口说:“若虚贤弟是遭朝廷排挤之人,我等这些人的境遇也大抵如此。饱读诗书本想报效君国,不料尘世容不下我等的才华与气节。贤弟不如留在此地,与我等一起快活度日,也算不枉此生啊。” 被突然这么一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