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忠犬  (第1/2页)
    似乎如王荛所言,在一场大火之后,开封城也平静了下来。    一直逃窜的宋人细作被除掉了,许多事情都有了交代。    李瑕的尸体挂在重阳观,城门也不再封锁……    王荛走进经略府书房,把临时调度一队兵士的信令交还给了史天泽。    书房中,弥漫着一股芳木香味,沁人心脾。    炉子里点的是上上品的龙涎香……    “没引起忙哥的注意吧?”    “没有,事情到此为止了,虽未杀了李瑕,但他逃回宋境,不会再闹出事由来。”王荛道。    “活人走得再远,也没有死人可靠。”    “至少三两年不会再生事端。”王荛道:“到时之形势,谁又知道呢?”    史天泽没有说话,只是抬眼一瞥。    那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气势,压得王荛连呼吸都轻了些。    王荛头一低,道:“也许到那时,我等已奉大帅为主,成就大业……”    “你露了我的名字吗?”    “没有,绝没有人知道大帅参与了此事。便算是张五郎,也只以为是姚枢在幕后指使。他从老归的身份猜到了姚枢,我便顺着他的话头承认了。”    “知道了。”    王荛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轻声问道:“那……举事之事……”    史天泽没有回答,只是淡淡道:“回山东告诉李璮,他近来太明目张胆了。若被汗廷提前查觉,休怪我亲手灭了他。”    “是……”    史天泽并未见王荛太久,一共也就说了这几句话。    王荛走后,不一会儿,赵璧走进了史天泽的书房。    赵璧时年不过三十六岁,但他曾为忽必烈讲儒经,因此年纪轻轻已经略一方。    两人同为经略使,平素还是以史天泽为主。    但今夜,赵璧隐隐不似平时那般客气。    “史公,近日到底发生了何事,还请勿要再瞒我。”    史天泽沉吟道:“与宝臣说也无妨,你我皆知,漠南王不仅是漠南经略,也是南征主帅。但这些年,灭宋之事进展缓慢,汗廷弹劾之声不绝;另外,我等以汉法治汉地,马合木这个总治汉地的总理官却想以回回人之法管汉地,这些年与我等冲突不小。”    “是。”    “今岁,漠南王在开平建城,你可知道大汗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史天泽叹道:“大汗说‘忽必烈身为南征主帅,不思进取,只顾经营自己的小家,欲建都自立吗?’这话,太重了,太重了啊……”    “史公,你我之间,不必卖关子了。”赵璧道:“我来直说吧,大汗早已有意更换南征主帅,今岁,若是兀良合台、帖哥火鲁赤、带答儿等人攻下四川,漠南王处境就更危险了。”    “是啊。”    赵璧道:“而姚公府上曾有一个仆役叫‘吴归’,其实真名‘赵欣’,是个宋人,还曾是宋将赵葵的亲兵,对宋廷忠心耿耿。于是,姚公派人将此消息递给赵欣,希望此战……蒙军不胜。”    史天泽道:“原来宝臣已知道。”    赵璧道:“姚公只想助漠南王,但你们……你们竟然趁机给了赵欣更多不该给的情报,甚至让他联络赵宋联盟抗蒙?”    史天泽吓了一跳,猛地转过头盯着赵璧。    “你!你……”    “史公在奇怪,我为何会知道?”赵璧道:“因为赵欣就是我杀的。他在正蒙书院耽误太久了,姚公的人起了疑心,通知了我,我杀了他。”    “你……”    “史公放心,攻蜀的消息我已另派人传到南面。至于其它证据,我皆已毁去。并无旁人知晓。”    史天泽松了一口气。    赵璧道:“本以为此事就到此为止,但没想到赵宋竟真派了人来。现在我只问史公,情报可给了宋人?”    史天泽摇头,道:“没有,宋人细作也死光了。”    “那就好。”赵璧又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