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饮马川上(下) (第4/5页)
一次感到愤怒,胸中似凭空燃起一场大火,直烧得他呼吸急促、面红眼热。 嫉恶如仇这四个字,过去徐延很少提起,但陆适庸却牢牢记下了,因为顾少炎曾告诉他,这是成为大侠的前提。 何况,身前站着的,正是杀害师父的凶手。 “小子,纳命来!” 谭力这一招“扶摇直上”,本就是九霄剑法中十分迅猛的,为了尽快解决战斗,他鼓起了九分劲气,誓要一击制敌! “傻小子......” 气力衰竭的贺连城微张着双眼,心中万分担忧,毕竟面对谭力的蓄势一击,少年竟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习练了近三十年九霄剑法,谭力自认为武功超凡,就算再不济,也不会败在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手上。 挂在谭力脸上的自信渐渐消失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对面的少年不仅没有躲闪一步,反而顺着自己的招式猛然抽出佩剑,全力来迎。 一道金光射进谭力的双眼,他意识到少年手中的长剑绝对是件宝器。 剑尖相抵,劲气冲撞,瞬时激起万千枯草,仿佛天上翻了栽盆。 “唔......” 谭力收招后退,手臂上传来一阵酸麻,低头再看,只见自己手中那柄励翼剑早已从当中断裂,成为废品。 “这...这......” 谭力眼如铜铃,盯着少年手中的宝剑看了又看,只觉愈发眼熟。 “这...这是......” 陆适庸已经动了杀念,从小到大连只鸡都没有杀过的他,也不知自己究竟哪里来的勇气。 “凭借宝剑不算英雄,有...有本事比比招式......” 谭力明显怕了,因为他明白,这地上虽然满是长剑,但无论自己捡起哪把,都敌不过少年手中的那柄。 胸口处的灼热感变得愈发强烈,陆适庸的心中,已经只认得一个“杀”字。
一剑刺去,快如闪电。 滴答,滴答...... 谭力喘着粗气,刚刚少年的剑距离自己的咽喉仅仅一寸不到,若非自己拼力用手上这柄残剑挡去了三分劲力,只怕此时自己早已丧命。 只是,他的手掌却因此磨出了鲜血。 “我看出来了,你的招式与那人颇为相似,”谭力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徐延,咬牙说道:“招招直往人要害上刺,不留一点容情的余地......” 陆适庸没有回话,他只感觉自己心中的仇恨正在不断膨胀,双眼已经有些模糊,似乎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赤红,分不清到底是夕阳映射还是血气上涌所致。 “这小子会千屠剑法......” 谭力稍稍测过身子,他的腰间还藏着最后一枚火蚁风麻针,也算是一棵救命稻草。 复仇心切的少年又是一剑刺出,谭力瞅着机会捏出飞针,就要甩手掷出...... “小心!” 刚刚恢复的那一成功力,贺连城选择全都用在这声喊叫上。 滴答,滴答。 这次,流血的并非是谭力的手掌,而是他的咽喉。 谭力瞪着双眼,十分不甘地望着指间未及掷出的暗器,明明针尖距离少年的瞳孔咫尺之遥,但他已没有力气再进分毫。 陆适庸的眼睛眨都没眨,一双冰冷的眸子里,映出的全是谭力颤抖的身躯以及痛苦的面容。 “告诉你,若是只论剑术,一年前我还胜了师父半招。” 扑通一声,谭力的身体如同死狗一般瘫倒下去,而不远处的贺连城也终于安心地合上了双眼...... (四) 秋风吹不走饮马川上的血腥气,也吹不淡少年心中的悲苦味。 “我杀了人。” 这句话,徐延曾经说过,陆适庸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天,他便会跪在徐延身前,重复一遍。 大仇得报的陆适庸心中反而更痛苦了,他认定师父已死,茫然地跪在一旁,想说些什么,泪水又如奔流的江河,仿佛淹没了口舌。 “咳咳咳......” 徐延突然轻咳起来,陆适庸忍不住暗骂自己疏忽大意。 “师父,师父!” 陆适庸赶忙将徐延扶起,险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你...你怎么又...又回来了......” “不知为何,徒儿心中很是不安,”陆适庸一边解释一边在身上摸索伤药:“到最后步子越迈越沉,心里也越走越慌......” “适庸,别忙活了,”徐延拦下了自己的爱徒,缓缓问道:“老贺呢......” “贺伯伯他...他......” “这老匹夫,倒自己先走了......” 徐延的眼角滑下一滴清泪,在满是血污的面庞上显得格外明显。 “师父,我带您去疗伤......” “孩子,我自己的命自己有数,你安心坐下,陪师父最后再说说话......” 如血的残阳将要沉入西山,日光将师徒二人的面庞印上了暖暖的红色,仿佛在这寒凉的秋日里,悄悄添上了一丝温暖与生机。 “适庸,你可知道这里为何唤作饮马川?” “徒儿不知......” 这句话,练剑十一年的陆适庸不知说过多少次。 “三百多年前,正值大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