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毕业那年⑴ (第1/2页)
中国,2015年。 天文系的课程难度也该清楚吧?首先是专业级别的物理,然后是仅次于数学和经济数学的数学,英语也是指标级的,还有一堆天文学专用的计算机语言,接下来才是基于前者的各方向基础课程,其难度和容量,可想而知喽。 如果不是对天文爱好和研究已经很深入,而且有很强的从事研究方面的想法,尽量别来天文系,那是不忍直视的苦逼一条路。 搞天文学科的人,有这样显著的特点,就是作息时间基本和北京时间完全相反。不管是搞RSD和MODIFIEDGRTVITY的,还是搞吸积盘,只有你在半夜路过他们寝室的时候,总会发现里面亮着灯,且有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他们的名字会用罗马音写好挂在门口的牌子上,除去和他们共同工作的那些学生,很难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相互又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只有在见面时客气地打下招呼;近乎颠倒的作息时间在宇宙学组再常见不过了,主要的科研工作一般人很难想象得到,时常白天休息晚上工作。于是,天文系盛产学霸,这很正常,能走到这一步的,都足够牛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研究领域: 一.宇宙学与星系物理 二.活动星系核与高能天体物理 三.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四.粒子天体 五.天体技术及运用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北京黄昏,西直门外。 喝咖啡或许只是某种形式,更在意的也许就是隐藏在咖啡背后的那些思想和声音。阿什莉告诉米棣,她特别喜欢雕刻时光,在这里,可以自由地看书、听音乐、许多美妙的爵士乐和轻柔的钢琴曲可以自己挑选着放。 “雕刻时光”带有更多的知性气息,米棣却突显出格格不入的举止,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咯噔咯噔作响,足以使人内心崩溃。阿什莉喝口咖啡,声音很尖锐:“米棣。”她并没向下说,侧着身,低着头,表示着不满。米棣扭下头,目光相撞,阿什莉等待着;他停止敲击,将目光转到桌上摆放的球形玻璃器皿上。从底座浮起大小不一的串串水泡,很有节奏,很有规律,它们做着缓慢的循环。 “快毕业了。” “快毕业了。” 很简短,也很尴尬。音乐听起来很悦耳,再配合咖啡馆里柔弱的灯光,仿佛接触到一个幻影,一个幻想的世界。某一时刻,你的察觉会稍纵即逝,思维上只留下起起伏伏的痕迹。手边咖啡的芬芳可以让你忘却忧人的烦恼,而此时,时间是凝固的。过了一会儿,她告诉他,这个环境就代表一个气场,两个人坐在一起说明有某种相似的状态;经常有学人、出版商、艺术家和广告人在这里进进出出,相互调侃、辩论、谈天说地,生活气息极其浓厚。白天,阳光从玻璃窗外照进屋里,印度红的窗帘留下道道阴影,与木质地板相映成趣。人在屋内沐浴着阳光,陶笛之声清悦明快,每每被陶醉其中。夜里,热闹和激情充溢着咖啡馆,人们在此相互交流和理解,或继续课堂里的辩论。每天,咖啡馆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是道可爱的风景;阿什莉还告诉米棣,廖老师也愿意到这里来,我遇到过好几次。 米棣笑了,他说:“我觉得可能是某种气质吧,这应该没有什么特别,也是一个人的性情,是很好的业余休闲场所。在这里,你也可能遇到那种气质相同的人,喜欢这个场所看书或者是喝咖啡。”阿什莉:“这四年里,你总是不爱说话。”米棣:“有很多人有这么一种习惯,感觉那是人生特别享受的事。我平时怎么能够抓住这些这么好的瞬间,只是偶尔来过几次。”阿什莉:“你是在躲着我,还是有其它原因?”米棣:“可以说是这样的,早些年的我挺爱沟通的,后来逐渐变成这样,我也说不清原因,感觉好像心态变老了?也不对,依我现在的年龄不应该这样,应该是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 轻抿一口咖啡接着说:“眼中的沧桑不是用年龄衡量的,应该是成熟。”阿什莉:“这样子很不好,以后融入社会会产生障碍的,这叫未老先衰”,她认认真真地看着米棣,语音上有抑制不住的关切:“看你学习累的,鬓角都有白头发了。”某种程度上,米棣并不排斥阿什莉,东西方已经融合许多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对自己影响很深,不能用中国的观念去影响西方,那将会产生极其激烈的对立;中国敞开怀抱去拥抱世界,就得包容一些、接受一些、坚持一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里优美的旋律,充满梦幻般的细致情调,让人神经舒缓。 短暂的静默后,阿什莉接着说:“多说话没什么不好,也能缓解学习上的疲劳。”米棣笑了,他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一直在向那方面努力,但还是效果不佳。”阿什莉看到他笑,自己也变得轻松起来:“不常看到你说笑,这种淡漠的心灵,给人一种恍如来世的感觉。要想从你心里挖出几句话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说这些了,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问题也就急聚突出了。其实,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天文系毕业有几个去向,1.中科院,2.国防科研所,3.航天局,4.续读博士后,5.出国留学等。 米棣将双腿调换下坐姿:“最近大家也在考虑去向问题,由于各自处在的阶段不同,所以选择也就不同。夏永续决定续读博士后,傅玉姝去北京天文台,我和郝秋岩去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阿什莉有疑问:“去航天局不好吗?”米棣:“航天局是行政单位,我属于技术型思维,到第一线工作更适合我。”阿什莉:“总是感觉你比较特殊。”米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