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之蓝光计划_01.毕业那年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毕业那年⑴ (第2/2页)

:“我是外星人。真不容易,这你也能看出来。”阿什莉:“不许胡说,怎么可能呢?在我看来,你有内在的气质,青春最美之处,就在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未来。那些曾经在校园里飘荡的歌,感动过多少年轻的心!回首时光,有时甚至,甚至要泪如雨下。敲击键盘的声音,字字敲打着近乎寂寞的心灵;我们的键盘,竟有恍如来世的感觉,那是真实的感受。”

    米棣笑笑:“哪还有什么青春,而立之年了。我们都没有复古的心灵,只不过都在诉说,诉说着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我们都在不停地尝试着,让自己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路,但我们把自己迷失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里。我们聊了很多,认清自己是必要的;我不想同你绕弯子,其实,你真正的意图我猜到了。”阿什莉带着疑问问他:“我有什么意图?”米棣回答:“我不是爷们儿!”阿什莉:“胡说八道。”米棣‘嘿嘿’地笑着说:“我确实没那么多豪情,不像东北爷们。”阿什莉意味深长地解释说:“你呢,我觉得,你是心思很细的人。”米棣:“怎么样,还是女人。”这种说话状态,确实让她有些发急,可还是要压制住,阿什莉耐住性子说:“你怎么不好好说话,男人也分好多种。”米棣问:“我属于那种?”

    她沉浸在自发式的偶感里,声音婉转地说:“你很守规矩,很尊重女人,并且很爱学习,向上的那种精神。”米棣端着咖啡,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轻轻地‘哦’了一声,他说:“你让我有些飘,你看街道上的那棵树,它从不企图什么,只是站在那里,新鲜和美丽。我很普通,真的,走在北京的街头,在人群里认不出来。回归我们学习生活里,说我中规中矩可以,说我是学霸也可以,我不否认,这是事实,我有些太自恋了!”阿什莉:“怎么可能呢,很符合美国人的精神,因为你做到了。”阿什莉来到他身边:“平时看你很呆,可骨子里有股正能量;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我喜欢你这样的男人。”

    她把话儿切入正题,也是早有预料的,但也应学会理解。看着窗外,米棣直言相告:“真不希望你夸奖我,脑子需要多转几个弯,给我一个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否则消化不了。”很直接了:“如果你去美国,我的家庭会支持你,比在中国有发展。”阿什莉是富豪的家庭背景,这个圈子里都知道;出国留学,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米棣:“我不愿意离开中国。”阿什莉:“我可以嫁到中国来。”

    这是米棣万万没有想不到的,而且她的态度又这样坚定。在北大一万多学生中,阿什莉算得上是有名的校花,又有家庭背景,谁不想接近她?她家在北京有很阔气的住宅,由于学习不方便,又显得孤单,便搬到学校公寓住。成年人的世界,米棣不爱闲扯一些无节cao的片段;他不想离开中国,也不喜欢美国式的婚姻。更不要说,千里之行,结局会很惨,他给自己下了结论。在米棣的意念中,爱情不可能永远存在,婚姻更多的是信赖和支持;这不是自己的选择,早晚会有闪失,也是内心抗拒的原因。然而,阿什莉已经把实质内容阐述得很清楚,如何也要把自己的态度说清楚。

    米棣委婉地说:“我们能理解得越多,猜想得越准确,许多错误就会越容易避免。”寻思了半天,根据精细的理解,终于明白了表达的意思,阿什莉:“我们在观念上有差距?”米棣:“可以这么理解。”阿什莉惊呼:“MyGod!让我放弃?”米棣:“何必那么执着。”如此明白的拒绝,让阿什莉的思维转速困难,呆在那里有阵儿子。周围的环境也是静止的,无论是谁,想要专心地去得到一样东西,那种心境必定会跋涉了三千里路。这样的故事,根本就没有人犯错或不对,有些事情,主要是从谁的角度去看待。越想要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不遂人愿的事情真的很多。米棣先回到座位,阿什莉缓着情绪,但她内心仍感到很痛苦,人在用心的时候,突然眼前的目标不见了,会是怎样的失落!

    阿什莉:“不说这些了,你的论文写完了吗?”米棣:“快写完了,题目是《天体物理学与现代宇宙观》。”阿什莉:“我的是《近邻星系中星族和尘埃的紫外红外观测特征研究》。”米棣:“哦,不错,符合你研究的领域。”阿什莉:“哪能和你们比,只是从小有几分好奇心;父母早就想让我进鲁道夫斯坦纳戏剧学校学表演,后来还是尊重了我的意见。你知道的,美国也有不错的天文学院,干嘛来中国?干嘛去学这样的学科?我的性格有时候执拗得要命,没出国前,对中国特别的向往。”米棣:“现在呢,还是以前的想法吗?”她点点头:“嗯,中国是个很神圣的国度,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人留恋。”米棣深深呼了一口气说:“对了,有人说你长得很像你们国家的影星詹妮弗安妮斯顿。我看过她的照片,真的有几分相似。”

    提起安妮斯顿,让阿什莉舒颜了许多,用手捋了捋自己的长发,站起来把杯子里的咖啡重新续上新的。端着咖啡来到窗子前,看看窗外面稀稀落落的行人与汽车,心里却是由衷的惆怅与失落。情感这种事情,很难说清楚,总会有那么多的意外。或者说,意外也是种遗憾,遗憾也是种美丽。阿什莉侧过身来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交谈,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米棣:“嗯,这就好。毕业在即,我们系里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由于学习的原因,在中国的这些年,也没好好感受一下北京。毕业还有一个多月,想趁这个机会,让学生会组织一次怀旧之旅,游览一下北京的历史古迹,也让我们的身影永久地留在一起。”阿什莉:“我非常同意。”米棣:“让郝秋岩规划一下线路,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夜色阑珊,北京街头的人流熙熙攘攘,人们都在这个时刻缓解一天工作后的疲劳,感受这份喧嚣与宁静。他们从咖啡馆出来,拦了辆出租车,返回北大畅春园学生公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