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三十九章 治水有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九章 治水有方 (第2/2页)

解情况。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车子也陷进了烂泥中。试想下皇帝出事的话,下面的大臣会被怎么样处置可想而知。所以陪同的大臣们可真是吓坏了,殿前都指挥使作为皇帝的直接警卫人员,责任就更大了。所以当时的殿前都指挥使戴兴一见皇帝的车子陷进了泥里,担心皇帝有危险,不等其他的警卫人员上前,用自己的双手一把提出了太宗的车子。看来,危难之下人的潜能真的是无限的。太宗脱离困境后,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马上命令戴兴指挥随来的士兵几千人投入抗洪救灾。众士兵一见皇帝亲自指挥,哪有不卖力的。所以很快汴河决口就被堵上了。一场水患危机也在太宗的直接指挥下初步解决。等到太宗离开汴河岸边时,身上已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浚仪县知县宋炎知道太宗亲自指挥,自己的罪过实在是大了。吓得老早就远远的躲开了,不敢见太宗的面。太宗见决口基本被堵上,损失得到控制。而且经过调查后知道知县宋炎也一直在现场指挥,也就没有怪罪与他。所以在内政治理上,太宗还是赏罚分明,处置公正的一位君主。

    农业生产的稳定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所以任何一个朝代的君主只要不是昏君都是非常重视的。但宋朝的特别之处是,历代君主不但重视农业生产这个立国之本,对手工业,商业也是非常重视。甚至是更为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采取了许多合理的措施。太宗时期也是如此。历代以来像煮盐、酿酒、铸钱、制造工具、开采矿山等行业基本由政府专管。但在宋代并不由政府一家垄断,也允许民间进行这些项目的经营活动。可以说,在活跃经济方面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相当的开明。

    宋时在升州,鄂州,饶州以出产铜闻名,作为制作铜钱的战略物资由国家专营本来也无可厚非。一开始,这些地区的铜矿开采确实由政府专营,老百姓一律禁止开采。如果被发现有私采的行为,受到的处罚非常严厉。甚至最重的会被处以死刑。可以想像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且由政府专营,效率低下,产出的铜产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所以当时的铜产量总是处于供给不足的不利状况。后来,又在风州陆续发现了铜矿,在定州发现了银矿,一些拍马屁的官员又马上奏请太宗,在发现之地设置机构,进行政府专营。太宗针对实际情况,没有采纳设置官员,政府专营的建议,而是允许地方百姓也可以参予开采。通过一定的措施,允许百姓开采矿产,大大增加了相关的产量。也极大增加了民间的财富。老百姓在宋代确实是生财有道,生活水平是非常不错的。

    盐铁专营,在汉代及唐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唐代的著名人物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在从军前就是一个著名的私盐从业人员。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是一个著名的私盐从业者。被政府捉住了都是要砍头的。到了宋代,这一专营政策有所改变。老百姓也能从事煮盐的业务,盐业不再是政府的垄断行业。所以当时宋境内的许多地方盐业的发展都是相当兴盛,老百姓再也不用顶着被砍脑袋的风险进行私盐的贩卖活动。甚至出现了存量的盐几十年用不完的状况。政府以至于下令在广南地区停止了官方的煮盐活动。正是由于充分的民间老百姓的参与,也可以说是初步的市场经济的活跃,宋代的经济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

    其他方面如纺织业,酿酒业,制瓷业,造船业等等各行种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宋代以前,各级人员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官员,士人,农夫,商人,衣服打扮有严格的区分。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因为衣服不对而受到处罚。但是到了宋代,只要你愿意,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当然一些制服还是有规定的。但是很多有钱的普通老百姓,你要喜欢怎么样的面料做衣服随便你自己来决定。像极了现在的,有钱就是大爷的说法。很多人都用绫罗锦绣的面料,就像今天一样,想从衣服上区分人们的身份变的非常困难。宋初立国时还像前代那样对酿酒业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平常老百姓是不能自行酿酒的,原因可能非常多。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在产粮不足以满足生存需要的情况下,民间的酿酒行为肯定会得到严格管控。这一手段对一个国家的治理而言,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到了太宗时期,由于民间对酒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夜间经济的繁荣,商业活动的繁荣,对酒的需求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太宗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就下令民间可以自行酿酒,不再严格由政府专营。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已经是非常高了,特别是粮食的产量肯定是相当的富余。实际上当时放开民间酿酒的禁令,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粮食储备的大大增加。是有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这个内在因素为基础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