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三百五十四章 生不逢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五十四章 生不逢时 (第1/3页)

    从南宋开国以來,几次重大的事件,如岳飞之死、苗傅、刘正彦、郦琼之叛及曲端的被杀,孟珙的抑郁而终,原因固然各有不同,然而南北地域情结也起相当的作用。岳飞的出身和经历以及对北人的招抚触动了南人大臣和皇帝的心结,招降纳叛往往是地方图谋不轨的先兆。再看南宋初年著名的曲端之死、苗刘兵变,都毫无例外地涉及到南人主将、文官和北人武将错综复杂的矛盾。

    例如13世纪早期蒙古南下灭金,中原干戈四起,一时间很多金朝境内的将领、平民大举进入南宋境内,成为了新的归正人。其中很多人因为战功卓越成为南宋的方面大员、军队悍将,比如:刘整在金乱之际投南宋隶属孟珙麾下,信阳战役中,刘整为前锋,夜纵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孟珙赞其“赛存孝”,后累迁至潼川安抚使、知泸州事。姜才年少时被掠到河朔,后逃回南宋隶淮南兵中,以善战名,在淮西抗击元军的战斗中宁死不降。张世杰原在元将张柔军中,畏罪投宋后屡立战功。元军攻至临安附近时,张世杰率军勤王,力战不降直到崖山海战,是为宋末三杰之一。张世杰的堂兄张弘范则是元军大将。在南宋和蒙古的最初交锋中,正是归正人(包括蒙古、回鹘归附兵马)极大地遏制了强大的蒙古铁骑。1236年,大安军战役中曹友闻仅以两万人同数倍于己的蒙军展开激战。虽然全军覆没,但蒙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争激烈的时期,南宋整体对北军的薪饷待遇都是一流的,甚至优于南军。但这造成南军官兵的不满,南军不服北军的好待遇,也要分一杯羹。于是问题来了,著名的山东红袄军首领李全等人就一度因为南宋的猜忌游走金、蒙古之间,给南宋两淮防御造成了严重损害,让一度处于优势的南宋连连败北比李全更为著名的例子是刘整。

    贾似道控制了朝政后,推行「打算法」,表面目标是整治军中的贪污腐败为幌子。实则打击那些功勋卓著却不服从贾似道权威的将帅,扶持自己的手下比如李庭芝、吕文德、吕文焕等人。贾似道清洗掉多名对自己不敬的南宋高级将领。由金入宋的刘整在对蒙军作战中屡立战功,因担心祸及自身而叛宋。深谙南宋江防部署的刘整反而成了蒙元军灭宋的急先锋。刘整驻防的泸州本来是南宋长江上游防御的重镇,有著名的神臂城。刘整提出的中央突破,直取襄阳,组建水军,横扫南宋的大战略是事实上决定了宋蒙决战的最终走向。宋史专家王曾瑜曾高度评价刘整是13世纪的决策型将领,如此整治北人自然削弱了南宋防御力量,不久之后国门打开,襄阳失守,南宋危矣!现在回望南宋的历史,会清晰地看到围绕着和还是战的问题,南宋朝堂之上,地方之下,南人和北人,文臣和武将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如前各种案例所述,其代价和损失不可谓不大。

    虽然种种的因素导致大宋政权建立后就外患不断,战争不止。也由于宋太祖建国之初就定下的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导致了军事力量的欠缺。但是大宋政权至始至终无法成为一个大一统的政权最终被蒙古政权所灭,客观上来说实在是因为大宋政权生不逢时!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宋朝的这个运气,实在太差。为什么这么说?做两个假设就行了。一个假设是:让宋朝从赵匡胤建国开始,再重来一遍,看宋朝的明君贤臣们会有什么可能。赵匡胤连北汉都没能消灭,赵光义竟两次兵败幽州,而从宋真宗开始的历代赵宋官家,有一个算一个,几乎是一个比一个软弱,除了那个宋哲宗想奋起一下但英年早逝,实在遗憾。大宋皇帝在武功方面,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另一个假设是:把宋朝换成秦汉隋唐这几个强势王朝,让它们去纵横捭阖宋时天下,看它们会有什么作为。始皇帝北却匈奴,但草原上可不止一个匈奴,还有东胡、大月氏。当时的草原还没有实现内部自组织。汉武帝发动汉匈大战之前,大汉帝国已经休养生息70余年。隋唐之时,突厥已经分裂为东西突厥了。所以上面的时代要么是自己有机会,要么是草原给机会,所以秦汉隋唐才会有作为。

    但是,宋时的天下草原给过机会吗?草原不仅一次也没给过宋朝,而且还动不动就来一次内部自我更新,然后生出一个战胜不了的对手。那宋朝自己有机会吗?宋朝一直在做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却一次又一次在选择中让自己陷入被动。两次比较大的内部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全都失败了。而南宋的各种改革权且认为是自保手段。当然,宋时最重要的内部因素是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雄主产生过。

    如果认为这假设的说服力还不够,那就索性玩一次穿越,把我们放到赵宋官家的位置上,也当一回皇帝。就是穿越而来的皇帝,在当时能有什么作为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原因就是宋朝的运气实在太差。

    首先是立国阶段,主要是赵匡胤的太祖朝。赵匡胤是在公元960年代周建宋的。但契丹大辽在当时已经是个老大帝国了。从耶律阿保机算起,契丹人的建国时间是公元907年,比北宋早53年;从定国号契丹算起,契丹人的建国时间是公元916年,比北宋早34年;从南下开封、建国大辽算起,契丹人的建国时间是公元947年,比北宋早13年。也就是说,在北宋建国的时候,契丹大辽已经崛起了至少13年。而且不是雄霸草原的崛起,而是入主中原的崛起。公元947年,契丹人饮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