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王师又一年_第八章 连角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连角起 (第3/3页)

相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两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铁鹞子部队,可就已经令我束手无策。”范仲淹皱着眉头说道。

    “大人,我们骑兵已经组织起了八千余人。”狄青说道。

    “大人,在韩帅率领的十万大军之中,仅有两千骑兵。”包拯说道。

    “我大宋少马,骑兵根本训练不出多少。”范仲淹则是说道。

    “在此次征战,若能成功,我大宋五十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的战事,要是此次还是失败,那么我回朝就要动一动这国之根本了。”范仲淹则是这样说道。

    听到这里,包拯心平气和地端起桌边的那杯茶喝了起来,狄青则是一脸震惊。

    “难道大人?还望大人三思。”狄青说道。

    “当年本官权知开封府,吕夷简吕相,皇后,公卿大臣,士族豪阀,王公权贵谁我都斗过一斗,要是还这样下去,我大宋山河易负,天下危咦。”范仲淹说道。

    “富弼富大人,韩琦韩大人,尹洙尹大人,王质王大人在下官出发前托我为大人说一句话,山河不负,乾坤正形。”包拯对范仲淹说道。

    ——

    此时在京城通往延州的官道上,一条足足有着十五里长的人群结队,整齐划一的向着前方行军,即使现在已经到了深夜。旌旗十万凌风扬,背负枪弩男儿郎。

    领头的校尉接到了主帅的命令,全体就地宿营,吃的还是干粮。显然一支都已经在深夜还在行军的部队,根本想不了那么多的问题了。

    一人身披银甲,手握尚方宝剑,眉宇间透露着许许多多的秀气,在而立之年就以统兵十万,本是那太极殿上笔试榜眼,与那状元只是一丝相隔,此时却弃下手中半尺毫,拎起了皇上所赐的宝剑。

    一身银甲托不出此人身上的一丝勇武,那随风飘逸的垂发,从此人身上尽显出儒雅和高贵,当年的榜眼,带领十万大军远征西北,亦是流传万古的一段佳话。

    “大人,距离延州仅剩十天的路程了,我们紧赶慢赶,会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到达延州。”副官在一旁报告到。

    “通知下去,就按照这个速度行军。务必在十天以内,赶到延州。”那人说道。

    ——

    天微微出亮,太阳从远方升起,那红色的旭日,即使使用眼睛看上去也丝毫不会觉着有着任何的耀眼,此时的延州大营已经集结了三万大军,在击了三通鼓之后,只见得数十名将领一齐走进了那帅帐之中。

    “诸位,今日朝廷的钦差将到达我们的大营,还望所有的同仁齐心协力,以后共同进退。”副将在一旁说道。

    “报,大人。钦差大人已经到了大营之外。”传令兵一声传令,让在站的诸位将军立马提起了精神。

    “诸位大人,准备接旨吧。”范仲淹对着在站的所有将军说道。

    在大营之外,包拯骑着一匹棕色大马,一旁的狄青骑着一匹黑色巨马,勇武威猛的两匹战马之上,只见得包拯看着在大营中集结的三万大军,心中也颇为震撼,如此威风凛凛的军队在整个天下可是不可多见的。

    包拯随着狄青走进帅帐,身后的文官手捧圣旨。包拯接过圣旨,“众将听宣。”

    范仲淹此时亦站在众将的身前。

    “门下,朕绍膺骏命,御命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公希文,西北边军诸将,康定军诸将。自本朝元宝元年起自关河不宁,西北暗涌。逆党多攻城略地,纵使之然。缘幸得范使君安抚招讨有方,承上苍之缘。念其西北苦寒,多年征伐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上苍有好生之德,不愿看到征伐杀戮,遂欲停战征伐,使民有所养。钦此。”包拯念完圣旨。

    “臣等接旨谢恩,圣恭安。”范仲淹起身接旨。

    “上差,请至后帐歇息。”范仲淹起身将包拯迎到了后面的帐篷之中。

    剩余的诸将立马炸开了锅,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候,明明都已经完成了各项的备战,现在却要停止进攻。况且不少的军队都已经完成了各项的准备,只差一个命令就可以直捣黄龙,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敌军。

    “怎会如此?不是说好了要进攻的嘛?现在怎么又要防守了,我们能守得住吗?”

    “莫非前次范大人的意见,被朝廷采纳了吗?”

    “我等现在要为上次的战败一雪前耻。现在停战,不是自取灭亡吗?”

    各种各样的议论此起披伏,不绝于耳。

    ——

    范仲淹和包拯走进了后面的帐篷便呵斥所有的官兵以及仆从退下。

    “范帅,此次作战成功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使得李元昊知道我大宋的确是要固守自保,根本没有意图进攻他们。”包拯说道,“等到韩帅到的时候,他应该会将兵力分散,最后集结部分军队,直取兴庆府。”

    “出奇制胜,兵者诡道,这的确是兵家的法门,但是韩琦的十万人马不是一个小的数量,西夏一定会侦查到的,到时候我们如何办?”范仲淹反问到。

    “在大军出发以前皇上就已经想好对策了,现在我们已经派出六扇门的高手,去到了辽国的境内大肆破坏,并且已经在京城散布谣言,我们将借道陕西路,北上出大草原,向东直击幽州,以绕开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的防线。”包拯说道。

    “但愿能够瞒天过海吧”范仲淹对于这样的计策显然还是十分的不削,因为他明白这样根本骗不了李元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