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明月楼高休独倚 (第2/3页)
有等到狄青的一万骑兵部队。他们现在已经是忧心忡忡,倘若今天狄青还不能回到延州大营,那么他们也就全部得回京请罪了。 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的跑进帅帐。 “韩帅,范帅,夏枢相,狄青大人已经回来了。” 夏竦,韩琦和范仲淹听到这样的报告立马自己走出帅帐,看着走进大营的狄青。远远望去,一万多的骑兵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他们三人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范大人,韩大人,你看吧,我说的没错吧,狄青将军是一定会回来的,你们现在就放心吧。”夏竦对着范仲淹和韩琦说道。 范仲淹此时则是面露喜色,看向一旁的韩琦,韩琦则是一脸沉思,什么话也没有说。 “夏枢相,现在我们也就走过去看看吧。”范仲淹还是这样对着夏竦说道。 另一边,见得狄青已经走进了大营,种鄂已经很迫不及待想见到自己的弟弟,只见得狄青背着自己的弟弟,种鄂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现在他的大脑里面则是一片空白。 种世衡看见坐在地上的种鄂,走到了他的背后,狠狠地踹了种鄂一脚。这时种鄂已经是泪流满面,爬到了种世衡的脚下。 “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也是为人父的人了,遇见事情这样哭哭啼啼不像是我的儿子,你的弟弟是为国捐躯,这是我们家里的荣光。”说罢,种世衡走向了狄青。 狄青见到种世衡的走来,狄青也停下了自己战马的脚步。在数名士卒的帮助下面,狄青将背后的种卫解了下来。看着狄青一身的血水,种世衡看着狄青的模样,不禁说道:“狄将军,犬子在你的麾下添了不少的麻烦。” 狄青听得这话,立马朝着种世衡跪了下去。 “是我没有将他带回来,种老将军,是我没有将他带回来。”说道这里,狄青已经是如哽在咽。 见到此状,种世衡立马将狄青给扶了起来。此时的种世衡也没有去说一些什么话了,良久之后才缓缓地说道:“他有他自己的使命,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回到上苍面前复命而已。” 随后,种世衡背起自己的儿子种卫,朝着自己的营帐走去。刚刚赶来的范仲淹三人见到这种情况,也是一时间对于种世衡不知如何上去安抚。 就在这一边还在举营哀痛的时候,在数百里之外的大宋朝堂里面,在刚刚接到西北在次大败的消息之后,赵祯的心脏病差一点就当堂发作。在朝堂之上数十名官员,眼见皇上现在已经被吓得不轻,自己也就没有说着什么了。 欧阳修看着赵祯已经倒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众多的朝臣。心中总觉着自己应该在此时站出来说一些什么。 “启奏皇上,现在还是龙体要紧啊。在这个时候,没必要为了与区区小国的作战失利而生气。”一旁的王拱辰倒是在自己之前将这话说了出来。 “众位爱卿,可有和办法,助我荡平西北现在的动荡。一个小小的西夏,竟然有着这么强大的力量,接二连三战败到底是这大宋的问题,还是朕的问题。”赵祯在此只可以无奈的感慨。 “启奏陛下,这并不是陛下的问题,而是这大宋军制的问题。”一旁的欧阳修直言到。“我大宋立国数十年,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北边对辽国的防御作战,还是西北对西夏的反击作战之所以我们会失败这么多,就是因为大肆的剥夺了武将的权力,以至于武将不能长时间的领兵,兵不认将,将不识兵。这样的军队焉能有战力?” 这话一出,虽然朝堂上许许多多的大臣想要反驳,但这也的确是一个事实。当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的武将地位便逐渐的低于文人的士官集团。现在欧阳修这样一说,在站的众位大臣也是瞬间鸦雀无声。 “陛下,老臣倒是认为现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好的。现在的情况是西夏并没有突破我们的延州防线,而且现在西夏的伤亡据西北大营统计,亦有数万人的伤亡,所以现在我们的战略目标虽然没有按照着皇上所期待方向发展,但是在一年以内,西夏此战耗费的钱粮,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再战一场。现在恰好让边境休养生息,以求再战。”站在百官之首的吕夷简杵着拐杖说道。 “老丞相说的极是,现在就下令让范仲淹休养生息,以求日后再战。另外在派出十万大军支援西北战局,众位以为如何?”赵祯在朝堂上说道。 “皇上,现在西北边境足足有着士卒,十五万人以上,朝廷每年在西北上的开支足足达到了百万钱,现在若是再一次曾兵,无疑这是无形中增加朝廷的负担,现在三司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负担了。”一向谨言慎行的章得象对着赵祯说道。 如此一来,赵祯也看清楚了现实,现在西北战局,敌我双方的力量是慢慢的趋于平衡,现在的西夏自己已经是不能够将其消灭了,也就是说在现在的着一场战争,也就是以现在的这一种结果而收尾,到了现在自己也已经谈不上什么建功立业,刻碑留文,只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的稳住西夏就可以了。 “启奏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奏。”只见此时富弼站了出来,“现在有一些情报表明,辽国现在想趁着我国与西夏交战,他们想向我国索要当年太宗皇帝打下的关南土地。” 赵祯现在正是被这一件事情困扰,这原本就属于朝廷机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