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_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 (第1/2页)

    郑芝龙的人来的倒是很快,不到晚赶来了。夢,最新章节访问:。敬请记住我们的址:。

    来人五大三粗,尤其是脸,颇为浑圆,跟一般的江南人削尖的瘦脸完全不同。

    “这位是四爷”

    何明宇介绍说道。

    杨潮随手拱了拱手。

    “这位是杨大人,在海州阵斩万鞑子的勇将”

    对方也拱了拱手,眼睛有一种别样的热切,好像棋逢对手,好想立刻来一盘的架势,或者说他将杨潮当做对手,想要试一试身手了。

    “真是久仰大名了。”

    杨潮轻轻点点头。

    几人坐下后,杨潮也不想跟这个四爷多客套,几乎直接摆明了意图。

    “本官知道郑总兵的海贸生意做的很大,在江南也要办许多的货,怕是多有不便之处。本官恰好在江南有些门路,想跟郑总兵做一笔大生意”

    郑芝龙这个人是个传人物,以民家的力量,组建了一般需要国家力量而且需要倾国之力才能打造起来的庞大海船队,连海马车荷兰的海船,都要悬挂郑氏的令旗,否则不敢在东方做生意。

    但是杨潮却口气生硬,背后站着皇帝,站着江南第一权臣史可法,手里又有百战精兵,不强硬点也不符合形象,当然更重要的是,杨潮必须以强硬的姿态杀入市场,说白了他加入海贸,是要跟豪族,跟郑氏口里夺食。

    反正是不可能让这些人满意的,那么索性强硬一些,直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没准麻烦还少点。

    所以才不用跟郑芝龙的人虚与委蛇,直接开宗明义好,先给郑氏这个领头羊一个下马威,下面那些豪族什么的更好办了。

    四爷听完杨潮的话,不置可否笑道“不知道杨大人想跟我家大哥做什么大生意”

    杨潮道“今后江南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我替郑总兵包办了,要多少货有多少货。”

    郑芝龙虽然能从江南通过走私拿货。但是走私那种方式,总是数量不太够,所以常常郑芝龙需要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采购。

    四爷呵呵笑了起来“杨大人是杨大人,说话是大气。不过杨大人怕不是那种白帮忙的人,开个条件吧。”

    郑氏集团忍受着数倍的差价,但是苦于无法得到江南足够的货源,郑氏旗下大小船只几千艘,每年能够去日本的货船才不过十几艘甚至更少。而且为了得到生死这样的货源,甚至不得不在越南这样的国家拿货,越南货是什么档次,江南货是什么档次,大家心里都清楚。

    所以杨潮号称能够提供充足的货源,仅凭这点,足够让郑氏心动,答应杨潮一些额外的利益,也乐意接受,于是主动提了出来。

    杨潮也笑了起来“痛快劳烦四爷回去给郑将军传个话。以后江南所有的货,他得抬一抬手,提一提价了。”

    原来是要提价,四爷不由皱起眉头,郑氏从江南拿货本付出了高价,现在还要加价,那郑氏辛辛苦苦还有什么利润。

    但仍然耐着性子“不知道杨大人想要提多少”

    杨潮干脆道“三倍”

    四爷的脸色顿时变了,郑家从江南各个豪族拿货本来很贵了,是市面的两倍甚至是三倍,现在杨潮还要涨三倍。是六倍以,郑家的利润也不过是十倍,这等于是将郑家的利润拦腰斩断,还要在拿一成。简直是从郑家手里抢钱的,郑家是海盗出身,从来只有他们抢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抢他们了。

    但是四爷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拱了拱手“杨大人大气,我老四很佩服。不过大话谁都会说。可本事呢却未必有”

    杨潮也笑了起来“有没有本事大家拭目以待,反正今后从我手里过的货,那得提价三倍,至于别人手里的货吗,以后怕是没有了本官的大军将封锁长江,没有本官的允许,一根蚕丝也休想运到郑家的船”

    四爷鼓起掌来,同时站了起来,双手突然趴在桌子,死死盯着杨潮的眼睛。

    四爷一字一句冷冷道“杨大人,咱们走着瞧,我倒要看看,谁还能在江面拦住郑家的船。”

    杨潮呵呵一笑“先别忙,你还是把我说的话,带给你们家头领吧,答不答应让他好好想想。”

    郑芝龙的人色历任内,杨潮反而和颜悦色起来,郑芝龙海实力确实很大,但是在长江吗,杨潮还真用不着怕他。

    郑芝龙雄霸海不假,兵力二十万,包括了汉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非洲黑人等,而且都是亡命之徒,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与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等地通商,过了马六甲海峡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不挂郑家令旗没人能在这里经商。

    郑芝龙富可敌国不假,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可这又如何,哪怕郑芝龙雄霸大海,哪怕他富可敌国,可是大明帝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官阶层,人家根本不正眼看他,给皇帝的奏折,直言不讳的称郑芝龙为海盗。

    这种固有的对海盗、倭寇的鄙夷,让郑芝龙势力在陆地之步履维艰,除了福建有些影响力外,在其他地方人家根本不把郑家当回事,尤其是人势力最强大的江南,在这里别说官了,是那些豪族都不太把郑氏当回事,否则也不会在货源敲诈郑氏集团了,他们仗着走私这种事没有大背景做不来,因此吃死了郑家。

    对于这种歧视,郑芝龙集团虽然恼火。却也没有好办法,毕竟他们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还是依靠大明庞大的经济实力,否则怎么可能养得起那样的船队。因此哪怕备受歧视,他们也只能含恨忍辱,不过以那群海盗的性子,恐怕真恨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