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 (第2/2页)
能杀到江南来。 正因为郑氏不敢,也没有力量侵入江南。所以杨潮敢随意拿捏他们。 还真敢在长江拦截郑家的船,甚至是专门拦截郑家的船,直到郑家服软为止。 所以杨潮有恃无恐,让四爷带话给郑芝龙,让郑芝龙决定是打是和。 但是四爷却冷冷道“不用了。我说了算。” 杨潮心里这才一顿,一直把眼前的所谓四爷,当成了郑芝龙手下的小头目之类的,以为是派来江南办货的,所以人才会身在南京立刻见到自己,现在听他的口气。怕不是什么小头目能打发的。 杨潮直接发问“敢问四爷贵姓” 三爷道“姓郑。” 姓郑郑芝龙也姓郑 杨潮问“郑什么” 四爷道“郑鸿逵” 郑鸿逵郑家老四,郑芝龙的亲弟弟,郑成功的亲叔叔。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郑芝凤,是郑芝龙起家的核心人马十八芝干将之一。 知道这是整个东方海第一势力的核心头目,杨潮自然明白这不是一个什么办货的小头目,而且也是一个海的豪杰。 于是立刻收起了不在意的态度,拱了拱手“原来是郑芝凤郑四爷,真是失敬了” 见到杨潮终于收起了一直以来想立下马威的倨傲,郑鸿逵脸色终于和缓了些。爽朗的笑了起来。 “不知道郑鸿逵郑芝凤这个名字,能值多少钱” 讲价钱好,杨潮所谓的提价三倍,也不过是漫天要价。毕竟江南的货并不一定要走长江。 生丝的心产地苏湖一带,如果价钱足够高,大可以往南开到杭州湾去走私,只是走运河进入长江更方便而已,像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可以通过赣江从九江进入长江。也可以往南走过梅岭到广东一带出海。 三倍的提价,显然是把货物往其他方向逼,这不是杨潮的初衷。 郑鸿逵现在还价了。 杨潮立刻道“那两倍提价吧。”
郑鸿逵却摇了摇头“郑芝凤的名字不值钱,那郑芝龙的名字总能值点钱吧。” 显然郑鸿逵对一倍降价不满意,所以说他的名字不值钱。 杨潮笑道“那一倍提价。” 提价一倍,也意味着是过去的两倍价格了。 郑鸿逵笑了笑“杨大人这么肯定,吃定了我们郑家。” 杨潮笑道“非也,郑家自然是不好惹的,不过本官一营水兵,也不会怕了。三个月之后,本官的大军会浩浩荡荡沿江东进,要打要和看你们郑家了。” 郑鸿逵脸皮抽了抽,杨潮六百破一万的战绩真是太唬人了,现在这家伙手里有了一营兵,那还真的不好惹,不过郑家也不怕,郑家大海几十年,那是刀子见血自己拼出来的,不是靠别人赏的,要动刀子见血,怕过谁 但是那也只是在海,在福建郑家也有些根基,但是在江南没有多少话语权了,否则也不用出高价从江南走私了。 偏偏江南又绕不过去,郑家虽然可以从福建,从广东甚至东南亚进口丝绸,可是这些丝绸也是糊弄一下荷兰人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番子,郑家真正的大买卖还是跟日本人做的,日本跟大明一样,也是产丝的地方,只是一来日本人喜好大明风物,二来日本人的丝确实不江南的丝,所以日本是大明生丝最大的买家。 而生丝也成了郑家最核心的贸易,如果杨潮能控制江南物产,还真的掐住了郑家的脖子。 “三个月” 郑鸿逵语气轻了下来。 “三个月” 杨潮虽然对郑鸿逵这样的海豪强有些敬意,但是态度却依然强硬。 郑鸿逵突然笑了“不过在下做不得主,还是得跟大哥商议一下。” 杨潮道“那三个月也足够了。” 郑鸿逵哼了一声“好三个月三个月,不过在下有几个兄弟,陷在了牢里,还请杨大人给捞出来,三个月后在下想看到这几个兄弟。” 郑鸿逵的口气,其实已经打算答应了,不是他真的能做郑芝龙的主,而是杨潮的提议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杨潮只是加价一倍而已,郑家以前是用双倍价钱拿货,翻一倍也是四倍,运到日本去有十倍利润,被杨潮劫走的不过三分之一而已,大头还是郑家的。 但是跟杨潮合作的另一个好处是,他们不会在受到货源的影响,想要多少有多少,那样生意翻一倍是没有问题的,算起来赚的还过去多了。 至于杨潮有没有这个能力,郑鸿逵还真的不太怀疑,假如杨潮手里真有一营兵,而且都跟那六百精兵一个样子,怕是在江南敢横着走了,是左良玉那样的巨头,别说贩贩货了,是直接生抢,怕是也没人能怎么样。 所以郑鸿逵觉得,杨潮的条件自己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他可不相信杨潮喊他来这里是说大话的,以杨潮今时今日的盛名,犯不着拿瞎话来糊弄郑家。 但是郑鸿逵还是要表示一下“杨大人,你得知道,不是郑家怕了你,郑家的汉子在水还没有怕过谁来。不过是敬重杨大人也是一条汉子,有钱大家一起赚罢了。” 杨潮也见好收“没错,本官也不认为是郑家怕了我。你等消息吧,你要的人只要你们跟本官谈好了,三个月后来领人吧。在给郑大当家的带个话,说我也敬佩他是一条汉子,希望他一直是一条汉子。” 杨潮记得郑芝龙后来投降了满清,而且生怕人家不收他一样,投降的非常积极,非常主动,结果一家子被软禁在了北京,只有儿子郑成功在南方不肯投降,跟满清周旋了几十年。 也许是老了,也许是怕了,投降时候的郑芝龙,可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大海几十年的巨寇。 听到杨潮的话似乎有味道,却听不出什么蹊跷,郑鸿逵只能冷冷点点头“话我会带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