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怕人投降 (第2/2页)
r> 特别是占城,与暹罗,真腊这几个国家。 他们三国对大明想来恭顺。当然了,不乏有小动作,小心思。比如占城一直想要拉拢大明压制安南对他们的侵略。 表现出是大明的忠臣孝子。但是内地里其实是想化解自己的国防压力。 而暹罗一直再侵占真腊的土地。其实真腊之前才牛,就是很有名的吴哥王朝,奈何分崩离析了,被暹罗欺负。 在南洋总督府刚刚建立的时候,其实暹罗也不是没有暗中与大明对抗,但是不敢上台面。让南洋总督府也抓不住把柄。 虽然说很多事情,也不需要把柄。 就好像,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进攻,虽然没有说明,这背后有谁支持,但是不用说也知道,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藏不住,有这样体量,有能力,有意愿的,也就那几个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 这三个国家,对大明一向恭顺。 大明天朝,决计不能做出无罪而伐的事情。 这一件事情,也是必须要处理的。 怎么处理,三个人一时间还没有想出来,但是几乎同时觉得,将对三国的战争,与对安南的战争合并起来是最好的。 否则一收兵,一两年之内,再出兵的可能性不高,而今即便再出兵,主事之人也不可能是他们几个了。 毕竟后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等着。 三个人就这一件事情立即有了统一决断了。 从他们派人去京师活动,到尘埃落定,最少几个月。在此之前,安南必须抵抗到底。
只是他们刚刚做出决断。 外面有就人来汇报,升龙城中来使。 三人对视一眼,绝对来国交战,不斩来使,不能做到太过分了。更何况,何夕进行军事改革之后,几乎军中所有公开的命令都是要存档的。 他们做什么,当时没有事情,但是事后是有人查证的。 虽然一般来说,打了胜仗的人,是不会受到惩罚的。但是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太明目张胆了。 张明说道:「请他们进来。」 使臣一进来,二话不说,就跪倒在地面上,将手中的书信呈上。 左右检查过后,送到了张明的手中,张明打开一看,立即皱眉,心中暗道:「麻烦了。」随即将书信给了沐春,与方关。 两人看过之后,与张明一样的表情。 无他,胡家父子服软了。 说起来,也很正常。 大明军队三个月打到这里,势如破竹,将安南上下都吓破胆了。胡家父子也 知道,支撑不住了,所以请降了。 因为胡家父子面对的不仅仅是大明的压力,还有内部的压力。 胡家父子是篡夺了陈家的江山,在内部也是不得人心的。而今他的强权,已经被大明朝,给砸得粉碎。而今他再不投降,说不定他先被城中的安南人给杀了。送到明军大营之中。 历史上张辅七月灭一国,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胡家父子不是没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是保全他们荣华富贵,去的大明生活,什么违命侯,顺命伯,都是可以的。 只要能活下去。 按理说,这个条件已经很低了。 不过,张明自然不会答应的。他厉声呵斥道:「吾来此,是奉朝廷之命,吊民伐罪,诛杀乱臣贼子。胡家父子不授首,就不可能完,使者请回吧。」 张明找的借口也是相当不错的。 即便是放在南京,也不会有人反驳的。虽然天命观被动摇了。但是君臣秩序,还是需要维护的。特别是对于朱雄英来说。 胡家作为乱臣贼子,不接受原谅也是应该的。但是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这一次打安南,多少是为了安南的土地,多少是为了拨乱反正,诛杀乱臣贼子的。 明白人都知道。 只是张明将这个使者给打发了,依然不见高兴。 沐春说道:「张将军是在担心什么?」 张明长叹说道:「我担心胡家父子的人头,送过来又该怎么办啊?」 此言一出,其他两人也皱眉了。这是一个问题,而今看来,胡家父子已经坚持不了多少了。如果升龙城中有人将他们给杀了。投降大明该怎么办啊? 这成为了他们三个人的心烦恼。 且不说,他们三个人怎么解决这个新烦恼,他们三个人的想法通过很多渠道都来到了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