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三十一章 越看越搞不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越看越搞不懂 (第2/3页)

梅一样,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哇,真好喝。”小当家嘴里赞了一句,嘴唇上还沾着白色的奶渍。

    李卫国就提议说:“二哥,以后每天早上,大伙都来一杯奶,对身体有好处。”

    “成。”李卫军也点点头,既然对家人身体有好处,他也就不差这点儿。

    要是换成原来,他可舍不得,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嘛。

    这待遇可够高的,现在物资紧张,大城市的牛奶供应更是紧张。

    许多城市,退休老干部想喝牛奶,都需要有关部门的特供证;孕妇和婴儿喝牛奶,都得妇产医院开证明。

    所以每天能喝上牛奶,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吃完饭后,还剩了小半盆牛奶,李玉梅就突发奇想,又往里加了点水,加了点糖,说是要拿到外面冻冰棍儿。

    就是没有冰棍模子,最后冻成了一个乳白色的大冰坨子,然后拿进屋里,砸成碎块。

    大伙都尝尝,还算不错,带着一股奶香和甜味,凉丝丝的,吃得挺过瘾。

    其实在这个时候,因为许多东西都买不到,所以大家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强,许多东西都用土法自制。

    比如夏天吧,天热没汽水,小娃子们就自己做汽水。

    水瓶里加上点醋,然后再加上小苏打,老百姓俗称面起子,然后堵住瓶口使劲摇晃。

    里面的醋和小苏打起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喝起来十分爽口,那个时代过来的,基本都这么干过。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过年嘛,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辛苦一年了,大伙好不容易放松几天。

    为啥要规定每天吃啥呢,就是因为不常吃啊,平时难得吃到一回。

    等到正月初七,早上吃完面条,田大贵也终于结束休假,准备返回县里。

    李卫国也要跟着跑一趟,主要是把这些天攒的鸡蛋,都运过去,现在鸡蛋的数量都超过一千了。

    而且那些鸭子也陆续开始产蛋,这个先不急,现在天凉快,蛋类保存的时间也长,李卫国的计划是,半个月出一次,能保证两千多枚的数量。

    田大贵在前面开着小轿车,李卫国开着四轮子,在后面跟着。

    四轮子的翅膀上,坐着李卫军还有刘罗锅家的大小子刘大勇。

    后面车斗上面装着几只装牛奶那种铝制大罐子,一罐子基本能装一百斤,这时候都论斤,不论升。

    李卫军和刘大勇的脸上明显都比较兴奋,因为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去奶站送奶。

    辛苦这么长时间,终于要有收获了。

    “二哥,大勇,你们得把开小四轮学会喽,以后每天都得跑一趟呢。”李卫国朝着身边的两个人说着。

    现在这月份还好说,等到夏天的时候,要是用牛车送奶,到公社估计也就快变成酸奶了。

    “我现在也差不多能开了。”李卫军在空闲的时候,也练车。

    听二哥这么说,李卫国就把驾驶位让给他,正好他还能坐在旁边指导。

    一路突突突的就到了公社奶站,本来以为他们是来得早的,结果前面都来了好几辆大马车,都是别的生产队来送奶的。

    他们的情况,和大馒头屯略有不同,还没搞分田到户的试点,所以奶牛还都是生产队的公有财产,没搞承包。

    大家都是同行,见面了自然都亲热地聊上了。

    李卫国则凑到王小乐那边,看他对牛奶进行初步的检测,然后旁边有人过秤入账。

    结果在过秤的时候,就看出来差别了,其他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的牛奶。

    到了李卫国和刘大勇这,一过秤,总共是将近四百斤。

    把其他大队的送奶员都给吓了一跳:“你们大馒头屯养多少奶牛?”

    “不都是二十头吗?”刘大勇回道。

    其他几个人对对眼神,其中一个人哼了一声:“那你们大馒头屯,肯定往牛奶里兑水啦!”

    “瞎说,我们这牛奶老纯啦!”刘大勇一听就来气了,这事可不能忍。

    李卫军比他沉稳多了,炯炯的目光扫扫周围那些人,然后开口道:“奶站这边有检验员,谁敢掺假?”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是这个理儿,其他大队的人都互相望望,也认可了这个说法。

    不过他们心里还是想不明白,都是一样的奶牛,凭啥你们产奶量那么多,就跟拧开自来水龙头似的?

    于是就有人开始套话:“你们都给奶牛喂啥饲料?”

    李卫军也没藏着掖着:“主要是两部分,粗饲料主要是青储玉米秸秆,精饲料是我们自己配置的,里面有豆饼、麦麸子再加上玉米面。”

    “你们还喂精饲料,难怪呢。”周围的人直咂嘴,去年闹灾荒,社员都吃返销粮,哪有多余的饲料喂奶牛。

    冬天的时候,奶牛没有青草吃,整天也就嚼点干巴草,什么豆皮子、谷草,甚至包米杆子啥的,所以他们这几个大队的奶牛,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

    这种情况下,产奶自然比较少,一头奶牛,一天也就能挤几斤奶,而且还得预留牛犊吃的。

    而瞧瞧大馒头屯,将近四百斤牛奶,算下来,一头牛一天就是将近二十斤牛奶的产量,实在有点吓人。

    这还是冬天,这要到草木茂盛的季节,那肯定更多。

    其实李卫军和刘大勇心里也纳闷呢,他们都是第一次养奶牛,也不知道产奶量具体是多少。

    刚才瞧着其他大队的车上,基本就俩奶桶,而且还没装满,他们还琢磨,是不是都叫社员给喝了?

    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那些地方还没分队呢。

    现在听这些人质疑,李卫军才明白:原来咱们养的奶牛,奶水竟然这么多!

    这当然是好事,同样情况下,回报就更多。

    最关键的是,他瞧着其他人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出售给奶站的牛奶,是一毛二分钱一斤,这个价格是真够便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