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散记三 钓年泉(徐北枳篇) (第1/2页)
大雪时节的二泉镇终于也零零星星像那么回事的飘了头场雪,过了大雪是冬至,冬至无雪小寒有雪,自小寒起数日二泉镇银装素裹倒也附庸风雅起来,两国文士称之米色江畔雪落十八镇,只可惜此二泉镇非彼二泉镇,米色江以南已不属本朝国土,江南江北皆有二泉镇,历来是本朝文士以江北二泉镇为正统雪落十八镇之一,其一在于米色江北文士如过江之鲫,自然抱团取暖维护本朝利益,其二即江畔以南的二泉镇名副其实仅有一泉,本朝文士便唇枪舌剑诟病一番以示正统,以一句“无雪如何听雪落,一泉何以称二泉”为天下人耻笑,江南文士本无意争锋,经此波折却也与之针尖对麦芒,留下一句回文“衣单任雪欺,欺雪任单衣”来抨击江北皆是单衣立大雪的蛮子。 自凉莽役后徐北枳常隐于边境处,此番来二泉镇时寻了个清净处悟道,不成想已被人捷足先登,只见一蓑衣少年自肩头处积了层雪,静盘于灵气最盛处似尊石像屹立不动,若不仔细瞧来当真要与小山融为白茫茫一片,蓑衣少年手持一竿,只是凭空悬钓两山腰间半丈宽的悬崖裂缝,鱼线自竿处至下方悬崖深不见底,约莫得有百丈长。 此后数日徐北枳都期盼蓑衣少年能早些起身离去,自己也好于最佳方位观星赏雪,故立于不远处一块磐石上,实在还是那少年行为诱人,否则他一介读书人最多不过游山玩水。也不知那悬崖下有何奇珍异宝,少年始终一个姿势仿佛要等到天荒地老。 徐北枳讶然,私下揣摩道:“莫非年纪轻轻就得了辟谷术?怎能不吃不喝这么些天气息流转却不曾放缓?明明境界不算大乘却会仙家吐纳,这家伙到底要钓什么,底下连水都没有,难不成想钓个媳妇回家暖被窝?不怕我抢了?我这话怎么这么像…” 少年霎时提竿收线惊得蓑衣上的层层雪坠落悬崖间,徐北枳生出一丝占山为王的希冀,眼见鱼线自悬崖缝深处抽出数十丈却依旧不见尽头,徐北枳瞪大眼想看看这装模作样的家伙到底钓到了什么稀世之珍,终于过了三炷香时间,鱼线被全然抽出,线另一端有一玉瓶,瓶中却空空如也,蓑衣少年只是擦了擦鱼钩,又使出似是而非的佛门内力一震将三百丈长的鱼线连带玉瓶扔回裂缝继续垂钓。徐北枳刹那火冒三丈,蓑衣少年似对徐北枳心中所想了如指掌,率先喃喃:“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徐北枳终于忍无可忍出声讽刺了一句:“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少年默不作声亦不曾恼火依旧恬然垂钓,一晃再过去数日,即便是以温润如玉自居的南二泉镇在大寒时节也有些凛冽的味道,徐北枳闭目闻雪,再刹那开眼欲一探究竟,奈何裂缝深不底,视线无功而返。 蓑衣少年似有所察开口道:“裂缝深处直通地心,天上有天门,地底同样有一地口,每至年关则涌泉出水片刻福泽万物,在下称其为年泉,江北文士自以为是以江北二泉镇为正统,可又有几个真正躬身踏足雪落十八镇?皆是附庸风雅,而江南文士竟无一至此探寻,故认定仅有三十里外一冬泉,殊不知二泉确二泉,两朝文士皆是阿时趋俗的货色。在下散修柯宝成,自我年幼时便亲眼见证此缝出泉水,正所谓笨鸟先飞,故以瓶钓之只为先一步得水,如今除我外也有他人见证了孰为真二泉,实乃幸事。可惜我看公子像是个守口如瓶的人,否则此事传出必定也是坊间美谈。” 徐北枳自然清楚柯宝成的话外音,嘴上说着三生有幸为真二泉证道,实事上私心作祟想据泉水为己有,多年护食却没料到有萍水相逢一事,徐北枳本不在意年泉,可毕竟那柯宝成占了自己预料的宝地,其二品境界对自己来说也并非锐不可当,故灵机一动故作仗势欺人,贪婪道:“怎么?难不成你能守这裂缝一辈子?还是说它是你柯宝成开山开来的泉水?你这般折气运的修行利弊参半,我不出手,以我百里外的陆地神仙境友人杀你也是探囊取物。” 柯宝成面色如常神色平静自左袖口取出一宝图丢给徐北枳,安然道:“阁下能盘坐如此之久而不行诡事定然是正辈,在下自然心安理得,若在下在此扰了清净,此《金鉴买臣图》就作为赔罪了,此图乃南齐宰相戚买臣凝气运而作,后纹篆儒家帝王之书《金鉴》,图可收三样草木鱼虫为己所用,收之则不可逆,草木鱼虫闪现图中,在下得之时图上已有一座庭院,我常年深居山野,曾遇一金色鲈鱼与七色麋鹿见之甚喜故收入图中,也曾私心作祟欲收泉水与美人,可惜宝图没有那般承负之力,如今此图归你,你我便两不相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