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风骨_第八章 铖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铖儿 (第4/6页)

己出。其中,公孙方当年曾与崔琰一道从学郑玄。

    故而,为了他们五个“混世魔王”的学业,我还真花了不少心思。

    我托匠人造来许多稀奇古怪的玩具,当作用功学礼、学乐、学射、学御、学书、学数的奖励。没想到,弹弓、陀螺、风车、毽子、纸鸢、九连环、竹蜻蜓这些,竟然早就在这个时代便流行了,而华容道这样重排九宫的游戏,貌似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河图洛书文明,更别提什么秋千、空竹、蹴鞠、击壤、拨浪鼓、鲁班锁、陶响球、鸠车竹马了。

    我黔驴技穷,只对古代工匠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即便如此,弟弟们还是十分欢喜,因为以前叔父在家,可从不许他们玩弄这些“奇巧杂物”。如今我造了出来,辟出后院一块场地,专门供他们作耍,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古代念书的小朋友,缺乏课间休息,如今,他们能从我这个阿姊这里,得到不少游戏的乐趣,自然在夫子授课时,也很认真听讲。于是我成功说服叔母,让她替我们隐瞒此事。

    每日傍晚,看着弟弟们在后院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心里真的无比宁静。

    可有时,看着铖儿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不禁背过身,偷偷抹泪。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样的欢乐,绝不会长久,往后数年,我都将与这些骨rou至亲分别,隔着巍巍公府高墙,一月难以相见数面。

    而这些,他们现在都不会懂。

    这次历史,崔曹两家,关系微妙,不再以联姻结缘,却又比联姻狠绝。

    我崔缨,今时今日,深深感受到家族重任在肩。

    清河崔氏三大支族,独我阿翁这家仅存遗孤。以后铖儿长大,定然是要分家别居,他年我若真被赐死了,他一人,又该如何振兴家业呢?

    “阿姊,你怎么哭了呢?”铖儿不知何时冒了出来,直揪紧我的衣袖,“是不是铖儿贪玩荒废学业惹阿姊不高兴了?”

    铖儿说着就把九连环掷于地上。

    我蹲下身,在夕阳下将他紧紧抱住,破涕而笑:

    “怎么会?阿姊这是被风沙迷了眼。铖儿你记住,不管以后发生什么,阿姊始终是你的阿姊……也许阿姊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但我一定尽我所能,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长姐如母,我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个乱世好好保护铖儿,把他当做自己前世的亲弟弟一样爱护。

    铖儿听了撅起嘴,很是难过,他指着地上的九连环,说:“阿姊,这圈圈套套,我解不开了。”

    “可以解的,可以解的,怎么能轻言放弃呢?让阿姊试试——”

    弟弟们都围观上前,过了半晌,他们纷纷笑道:

    “哈哈哈,阿姊你也好笨,你也解不开呢!”

    “这根本就是死结!”

    “对啊,没人能解开,这圈套真的好无聊呢。”

    我暗自嘀咕:怪哉,明明是我做的九连环,怎么自己反倒解不开了呢?

    ……

    窗外桃花开了又谢。

    转眼,春天已然过去。

    我常常倚在案上,支颐发呆,心里却想:

    曹丕与甄氏的邺城大婚,一定很热闹吧?而曹植、郭嘉,你们在邺城,也都还好吗?

    四月中旬某日,离去除丧服还有几天,我正坐在绿纱窗下,伴着虫鸣,默读流传甚广《女训》——那是当年蔡邕写给自己几个女儿的家书。

    简书内容,使人想见才女蔡文姬的姿容气质。

    正浮想联翩时,窗外忽然跳进一只小白兔,就蹲在我的竹简之上。

    “啊呀,兔子!”

    那是只晶莹如玉,皮毛胜雪,眼眸红赤,两耳微卷的小兔。

    惊愕之余,我欣喜万分,遂怜爱地将小兔捧在手心。撸着可爱的兔头,我蓦然抬首,这才惊觉窗棂边多了张青年男子的脸。

    “二哥!”

    我激动地按桌而跽,仓促起身时,却因久坐腿麻而有些踉跄。

    “哎,你小心些!”曹丕笑眯眯提醒道。

    我抱着小兔,踮起脚尖趴在窗沿,喜不自胜。

    “二哥!二哥!你怎么来啦?”

    “怎么,近三月未见,不欢迎我?”

    “没有,没有,突然见到你,缨儿可高兴着呢!”

    曹丕笑:“幽州暴乱,父亲欲亲征平叛,故召我北上留守南皮。行军匆忙,途经清河不能久留,不便叨扰府中令堂。于是翻墙入府,特来与缨妹相见一面。”

    “原来如此,”我眉开眼笑,指着怀中之物道,“那二哥,这——”

    “哈!这是春天的时候,二哥在邺西游猎时所得,缨妹可还喜欢?”

    “送我的么?喜欢!太喜欢啦!”我将小兔高高捧起,举过头顶,“二哥不知,缨儿最喜欢的小动物就是白兔啦!这几个月待在府中,可着实把我闷坏了!如今有了这小精灵,我乐得跟什么似的!”

    “功服期间,确实不便外出。可二哥倒是听这城里闲人,都在聊你这崔氏长女呢,怎么,短短数月,就声名远扬了?”

    “还不是托司空声望,不然,缨儿何有如此本事?”我眼珠一转,试探性问道,“对了,二哥,你也喜欢兔子吗?”

    曹丕笑了笑:“你二哥可是丁卯年生人,哪能不喜欢自己的生肖呢?”

    “那么,是几月几呢?”

    “十月初九啊,怎么,你想送二哥什么寿礼吗?”曹丕莞尔,一下便猜中了我的心思。

    我眨巴亮晶晶的眼睛,笑着点点头:“君子不受无酬之礼。”

    “你若有心,待明年你二哥及冠时,再送也不迟,今年便不了。现下要紧的,是等大军还邺,接你一道回去。”

    “嗯。”

    曹丕兴致忽起,像是与人分享小秘密,抑或引以为傲的壮举,他压低了声音,凑前笑道:“好meimei,你是不知道,这次回邺城,二哥玩得可高兴了!冀州初定,各部落进贡给父亲的名马良弓,不计其数。春神句芒司节,惠风拂过之处,草木无不繁盛,看着干燥无比的弓弦,二哥手痒得很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