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上红梅_第二十章 神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神交 (第2/2页)



    大通在青城县下了船,两人就此别过,竟有些相见恨晚之意。李开相约大通,如有机会,一定到巴中再续。

    船到巴中码头,李开直奔县衙附近的公房。

    巴中县笼罩在一片黑漆漆的夜幕之中,偶尔经过的打更人,手里提的纸灯笼犹如萤火虫一般。而开封府此时正是华灯初上、行人如织的时候。

    问小二,怎的不见巡街的差人?对方回答:“此地穷得人人叮当响,家里那有什么值得偷的?”

    李开不解:“这巴蜀之地不是十分富庶吗?”

    小二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自从本朝开始,连年兵乱,好不容易太平几年,旱灾又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哪有活路?”

    李开并不急着上任,第二天早上,换了身常服,挨着街道溜达。

    这巴中县曾被《邸报》通报过,说四川本是战乱之地,民风彪悍,唯独在寇准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寇准升迁后,刘魁接任,也就是接替李开当上监察御史的那位。

    街道上道店铺林立,但开门的只有十之二三,行人稀稀拉拉,人气连开封府管辖的一个村庄热闹都不如,这令李开十分失望。

    李开走进一个半掩屋门的rou铺,一名四十多岁的屠户正伏在案板上打盹,见有人进来,两眼顿时放了光,十分麻利地站起身,递着笑脸迎了上来。

    “这街上人咋这么少?平时都是这样吗?”李开问。

    “都出来干啥?吃的半饱经不住来回折腾。”屠户回答。

    “吃半饱?咋回事?”李开不解。

    “一看客官就是新来的。我们这里刚过了几年太平日子,这不,又回到以前了。”屠户不满地抱怨着。

    看李开满脸疑惑,就解释道:“寇大人在时,事事公正,大家一视同仁,遵循法度,再加上老天作美,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不错,大家都能混个温饱,做个小生意。实在遇到一时半会过不去了,给寇大人说一声,那寇大人真不含糊,银子整两整两地给,那可是真给呀!”

    屠户一提起寇准,仿佛口中没有了把门的,继续说道:“寇大人借出去的钱,从来不记名字,谁有钱了就还,还多还少他也不知道。当然,到他走时,没还的不在少数。”

    “寇大人在任那几年,咱巴中打架的、偷东西的几乎绝迹,人家是拿自己的钱给百姓,不像刚走的那位,从巴中拉走了好几车值钱东西,哪管百姓的死活,你问问谁不骂他祖宗八代?”

    “好官上天保佑,赖官天怒人怨。自打这家伙上任,夏天涝灾,大雨过后又是蝗灾,那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过后寸草不存;到了冬天,大雪封门,只能躲在家里挨饿。没人管你的死活。”

    屠户说着,不由连连叹气。

    “那你这rou铺开着,生意还可以吧?”李开问他。

    “我这还好点,守着县衙,总归他们要吃rou,羊rou一是太贵,二是也不好运到,只好吃猪rou。你看咱俩说了半天,寻常百姓问都不来问一下,吃不起呀!”屠户说。

    李开一路走一路问,有的说:“县城还好点,山上那些村子都吃上野菜了,那真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回到战乱年代了。”

    有的说:“好多地方啥也不干,成天跪着求上天开恩呢!”

    李开心里越来越堵得慌:这巴中县可不好弄呀,穷山恶水的。他娘的!自己开始时,还以为虽然远,毕竟还是个好地方,准备大干一番呢!谁想到,这是把自己放在炭火上烤呀!

    这一架打的,可真是不值,一下子把自己从京城弄到千里之外,这不和充军发配一球样?

    事到如今,后悔也晚了,回也回不去,自己只有见风使舵,看以后的司徒能否有所改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