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路灯下的少年_又被资本割韭菜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被资本割韭菜了 (第1/2页)

    不知道大概什么时候,优选平台迅速火了起来。这种平台说的简单点就是个卖菜的APP。想买什么菜了,在手机上下好单,第二天就会有人把菜送到自家门口。

    其实这种平台很早以前就有,但是这一阵却因为各路资本大佬的加入,就立马刮起了龙卷风。

    比如美团优选背后的王兴,盒马优选背后的马云,兴盛优选后面的马化腾……

    有这么多的资本大佬加入,这种平台想不火都难。有人会问:“不就卖个菜吗?至于有这么多的资本家加入吗?大佬们至于为了几毛钱的利润费神吗?”

    这话看似问的没有毛病,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点。中国人多呀!整整十几个亿,这么多人每天都要吃饭的呀!

    卖菜表面看挣的是一点小钱,但如果把中国人都圈进来了,那挣得钱就很吓人啦!各路资本家正是看到了这点,才疯狂出手的,疯狂到什么地步呢?

    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都加入他们的优选平台。平台疯狂搞特价,比如今天送菠菜,明天送鸡蛋。后天鸡rou一元一斤,大后天牛rou二元一斤。

    除了疯狂搞特价,还有抖音等各大媒体狂轰乱炸似的广告。那段时间好像每个人都享受了优惠,手里都拎着白送的蔬菜。走到街上哪里都是优选的海报,这股风刮的叫一个起劲儿。

    杨叶见这种平台这么火,便动起了给平台供货的想法。他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机会。

    其实杨叶早就跟这种平台有过接触。前几年她一直搞着电商,所以对这种电子商务还是比较敏感的。

    杨叶最早接触的优选平台是兴盛优选,那时优选远没有现在这么火。当时一个市场的熟人是兴盛优选底下一个小收货人,专业叫法就是团长。

    杨叶和他经过几次的闲聊,觉得这是个机会。因为优选平台都是从产地和厂家直接进货,进完货后经过运输,就可以到买家手里。

    这相对于普通的超市而言,运营成本小了太多。因为小超市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进货量,自然也不可能从产地和厂家进货,并且它们的租金可不便宜。所以两者对比,优选是有很大的竞争力的。

    于是杨叶抽空便到了兴盛南郊的总部。当他到的时候,写字楼里已经挤满了好多人,都是想给平台供货的供货商。

    俗话说的好,客大欺店,店大欺客。这话一点也不假,接待杨叶他们的是一个湖南的小伙子,这家伙自称什么接待经理。反正这社会经理满天飞,是个公司小头目都要称呼什么李总,王总的。

    这个家伙那架势叫一个端的大,生人蛋劲儿十足。他嚼着槟榔,两条腿抬在桌子上,说话的语气那叫一个气人。

    杨叶看着这个讨厌的家伙,再环顾四周脏乱的环境,他对合作这件事情打起了退堂鼓。当他看了供货合同,里面的条件全都是一些霸王条款。

    比如一定要按时送货,迟到就要罚钱。包装一定要符合图片,如果不符合还是要罚钱。货物不能有破损,否则还要罚钱……

    杨叶觉得这些欠款一条比一条苛刻,这个要扣钱,那个要扣钱。合作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就放弃了。

    从事后的结果看,杨叶是做了错误的决定。如果他当时能选择给这个平台供货,那么他是可以赚点钱的。

    因为当时这种生意模式也只不过是起步阶段,竞争并不大。很多供货商都不知道这种平台是什么。所以供货的价位还是比较高的,同时利润也是比较丰厚的。

    至于规矩多,那也不用怕。如果违反了,给那个供货经理拿点钱也就糊弄过去了。听熟人说,那个经理当时可昧了不少黑钱。

    事后,杨叶还想过自己找人做个APP,然后在自己小区搞搞蔬菜配送,但是家里的生意就够忙活啦!哪有时间去整这个呀!所以只能暂且作罢,以后再说。

    杨叶为了在平台上有更大的竞争力,还另外注册了公司。因为公司的名头响亮些,到时候跟别的商户竞争起来也有优势。

    一切忙完后,杨叶和苗圃就去了美团优选的总部填写申请资料。没几天,杨叶家就获得了入驻平台的资格,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给美团供货了。

    这倒不是说杨叶家实力雄厚,而是优选平台接受所有商家的报名。只要有营业执照,他们都来者不拒。因为商家越多,竞争就越大,报价自然也就越低,那么平台赚的钱也就越多。

    看着优选这如火如荼的趋势,杨叶对它很有信心。当时的杨叶天真的以为只要把货供好了,那么一年挣个百八十万的绝不是问题。

    想象是丰满的,但是现实却始终是骨感的。在这个内卷严重的局势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