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粮交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粮交粮 (第2/2页)

r>    黄土高原的夏夜,显得特别静谧。

    吃过饭,暑气已经彻底消散。

    兰花烧了半锅热水,然后一股脑倒在大木盆里。

    这木盆用木料箍成,盆底盆沿有二指多厚,密封性特别好,也是两人结婚的嫁妆之一。平时除了洗衣服,还用来洗澡。

    没办法,男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的下到水塘里,大部分婆姨只能呆在家里洗一下。

    王满银本来半靠在床上看书的,一看灯下情形,立刻合上书本。

    “我来给你洗……”

    很快,兰花就嗔怒推了丈夫一把:“你干啥呢?忙一活了,不嫌累?”

    男人刚收工回来一个劲儿喊累。马上该休息,又来精神了。

    “这是给自家干活,能一样吗?”王满银嘿嘿一笑,继续拿起毛巾帮忙擦拭。

    “明你还要早起割麦呢……”兰花有些犹豫。

    本来她心疼丈夫干了一活,结果洗着洗着,稀里糊涂被抱到炕上……

    被大喇叭吵醒时,王满银无奈伸了个懒腰,实在不想起来。

    不是累,主要犯困。

    等洗了脸后,整个人才变得精神抖擞。

    吃过咸鸡蛋馒头,他又踏着夜色朝村中集合。临走前特意交代兰花,早上送饭时将大黄带过去,打算半晌捉兔子。

    王连顺那边准备的更加充分,出山时还让人扛上了兔子网。

    没什么意外,半晌整块麦子快割完时,众人很顺利轰出四只兔子。

    这次有了大黄加兔子网,结果自然不同。四只兔子被捉三只,其中一只正是大黄的功劳。

    ***

    罐子村二队种的麦并不多,三时间全部收完。

    紧张的麦收,也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还要趁着好碾场,早些把麦子拾掇出来交公粮。事实上从割麦开始,村里的大喇叭每准时三响。一般是赵干事讲话,号召广大社员早日交公粮。任务完不成,新麦是不能分的。

    交公粮,准确应该叫预交公粮。按照规定,罐子村二队差不多要交一千多斤麦。

    王满银原本以为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谁知道转王连顺就找到他。

    “满银,粮站伱认识人不?”

    “不认识,咋了?”

    “明交夏粮,我正发愁呢,年年那帮日怂货刁难人,横条鼻子竖挑眼的。咱们晒干的粮食,愣评不上级……”

    提起交公粮的事儿,王连顺很是头疼。

    别看公社催动很紧,村里一个劲儿做动员。但是对于生产队而言,想要顺利完成任务却不是件容易事儿。

    和交任务猪一样,公粮也分等级的。其中一等最好,二等属于中粮,三等算最差的。如果上交的粮食低于三等,是要被打回来的。而且公粮等级不同,扣杂数量也不同。一级扣杂百分之三,二等百分之五,三等百分之七以上。

    换句话,麦相差一个等级,可能要多交上百斤,两亩地的收入就除掉了。

    至于评级标准,全凭验粮员的“经验”。

    这些人手里能管点事儿,自然鼻孔朝。

    随便一句话,可能就让人折腾半,灰溜溜把粮食拉回去重新晾晒去杂。

    罐子村离石圪节公社比较近,来回一趟还好。

    有些村子差不多离有二十里地,如果当验不上,只能在粮站守一晚,第二继续验粮。

    不过王满银虽然不认识粮站的验粮员,却同样有主意:“连顺叔,其实没那么麻烦,明咱们交粮时,找几个知青跟着就校”

    王连顺先是迷惑,随即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对,还是你有注意,明也跟上。”

    普通老百姓交公粮会被刁难,但是知青们属于宝贝疙瘩,待遇肯定不同。粮站的人再牛气,也不敢摆谱。

    村里几个知青麦收没帮上什么忙,不断偷懒请假,现在终于可以物尽其用了。

    第二吃过饭,王连顺就早早带队出发。

    有了手扶拖拉机后,现在交公粮省事儿许多,一辆车子就能拉完。

    石圪节公社近二十个村子,六七十个生产队。听闻今粮站开始收粮,各村自然蜂拥而至。等王满银几人开车赶到时,粮站院内已经排起长队。

    看这情形,最少要一个时才能轮到罐子村二队。

    王满银和刘向阳闲得无聊,便凑到前面看粮食验收情况。

    两人瞧的清楚,在有关系的生产队很轻松,验粮员随便戳几下,便让拉到磅秤上开单子,而且大都给的是一级二级。

    没关系的队长只能陪笑脸,一个劲儿冲着验粮员好话。当然有聪明的,还会偷偷往对方口袋里塞烟。

    一些老实人央求半没用,只得灰溜溜拉着粮食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