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手抄本 (第2/2页)
然很欢迎。他一直觉得和对方聊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王满银指了指笔记本,好奇的问:“你看啥呢?这么投入。” “手抄本,前两从石川村知青们那里借过来的,挺有意思。” 着话,刘向阳把翻烂的笔记本递过来。 王满银接过瞥了一眼,只见第一页用钢笔写着几个大字《一双绣花鞋》,下边列有人物介绍和故事简介。 他顿时脸色变得严肃:“向阳,这些手抄的东西你最好心点,让人看到终究是个麻烦。尚志民身上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的。” 这个年代各种休闲文艺读物缺乏,偏偏人们又有需求,因此造成很多手抄本文学广泛流传。《一双绣花鞋》就是最为出名的一部,其火爆程度,远超过后世大神们所写的网络,可以红边大江南北。 影响力之大,根本无法想象。 王满银曾经在网上看过统计,它被手抄过几千万次。 而且手抄传阅过程中,很多人自发进行二次创作,改编成各种版本,让故事情节变得越来越神秘。 另外还佣第二次握手》、《303号房间的秘密》等等,同样风靡全国。 不过,也有许多人因传抄犯错误的。 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人较真,那就一切都好。 要真论起来,肯定有麻烦。 王满银和刘向阳关系不错,心里把对方当半个弟弟看待,自然不希望他栽跟头。 “我就是闲得无聊翻看几下,完事儿立马给人家还回去。”刘向阳讪讪的开口。他知道好歹的,心里也没有不忿。 “总之,你最好别再给其他人看了,自己也别抄,早点还回去为好。”
“嗯,我晓得。王大哥,你放心吧,我快看完了,明就给人家……” 刘向阳再次点头。 见他真听进去,王满银没有继续关注,反问起浇水情况。 这才知道两人不单单要负责东山峁的十几亩稻田,连附近那条崖沟里的高粱苗也要时不时进行灌溉。 按照谢工的法,淤地坝属于一个长期工程,应该以型集群为主,大中结合,形成一定的阶梯落差。 也因此,当初对方规划时,特意在稻田前面崖沟预留有一片区域,以方便进行二期工程。 前几下过雨后,王连顺看那片地墒势不错,就带人稀稀拉拉撒了不少高粱种子。用他的话,收不收看。 不过有水的话,要隔段时间浇灌一下的。 *** 接下来几,王满银日子变得非常有规律。 早上起床,他守着代销点招呼客人,兰花则生火做饭。 随着气愈发炎热,再加上前些日子下过一场暴雨,村里村外蝎子愈发多起来。尤其晚上,很多昆虫具有趋光性,会吸引蝎子不断出现在窑洞外觅食,捉起来非常容易。 也因此,近期三个村过来卖蝎子的碎娃们络绎不绝。 这些家伙害怕蝎子放置时间太长死掉,往往大清早赶过来出售。 他们捉的不多,一般十几二十条的样子。就是挨个数太麻烦,王满银吃个早饭都不安生。 至于兰花,吃过后急匆匆跟着弟弟往供销社赶,家里活自然插不上手。 之前孙少安大部分时间在供销社宿舍住,自从jiejie学裁缝后,他便担任了护送任务,每晚返回双水村居住。 其实王满银想过给兰花弄个自行车的,来回赶路也方便。关键连村支书王满囤都没买,自己实在不好冒头。 不过距离这一应该不远了……上次王满银去送货时,听郭朝旺提过一嘴:县里近期从外地采购了300辆自行车,将会分配到下边各供销社一部分。 这些自行车肯定先紧着公社工作人员和各村支书。只要有人开头,其他各村支书应该也会跟着购买。 到时候,自己可以找机会弄张票,以舅子的名义购买一辆。 王满银忙过了这一波,白就基本没什么事儿了。上工后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无非扛着铁锨到田里巡逻一遍,检查各处情况。 看看哪里水沟被堵塞,需要及时挖开。再不就是有田埂被踩塌,顺势加几铁锨土。 除此之外,就是抽水灌溉。 当然,王满银并非彻底无所事事。趁着凉快的时候,他会拉上刘向阳挖水沟,准备直通田边那块高粱地。 既然接受了任务,王满银当然想办好。 挖条水沟并不算啥难事儿,自己在空间里做的多了。 没人监督,两人半玩半做事,并不觉得累。等热的时候,便早早地收工回草棚呆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