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实做了很多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其实做了很多事 (第1/2页)

    听王满银这么一分析,刘向阳立刻开口道:“我想起来了,有知青私下讲过,氨水很危险的。去年刘家湾有个社员拉氨水时没有cao作好,最后吐血死了……还有一个人眼睛被熏瞎。这玩意儿毒性太大了,一般人不懂cao作,很容易出问题的。”

    “嗯,我也打听到一件事儿。有人手指头被蝎子蛰到,听氨水能够解毒,就找个墨水瓶灌了半瓶,然后把手指放进去浸泡。半时间,手指变成黑色,最后送到医院截了一节。”王延强接口道。

    王连顺听完连连摇头:“这么危险,还是算了。”

    当然,众人之所以这么快将氨水否决掉,主要找不到购买门路,再多话都是扯淡。

    顿了顿,王连顺又开口道:“人家刘家湾也淤地坝,修梯田,实话,如果咱们真能把东山峁一百多亩崖沟彻底弄好,我有信心让二队不再领返销粮,社员们顿顿能吃上玉米窝窝。”

    王连顺没有敢想太多……在他看来,能够吃上玉米窝窝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话刚完,王延强就出声反驳:“关键提高粮食产量,咱们最多也只能分到三百六十斤,还不如继续领返销粮呢。”

    王满银也点点头,这就是问题所在。

    其实现在各地交粮标准不统一,具体到罐子村,不但要交公粮,还有交余粮。总之,三百六到顶了。

    不过在南方高产粮区,社员们每年分粮可以达到四百二十斤。甚至最高能达到四百五十斤……像这种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点,田地里种植什么庄稼,不是生产队能够决定的。

    像刘家湾大面积种植花生大豆,山坡上栽果树的情况,在罐子村可能性不大。他们都知道临近公社去年发生一件事情,有生产队私下多种了些棉花苗,结果被发现后拔光。

    现在石圪节不但集体田里种什么农作物有规定,连自留地也开始管。

    前端时间赵建海在村里开会时还专门强调过,凡事能够卖钱的都不允许社员们多种,够自己吃就校

    尤其像黄烟、辣椒、大储大蒜这四种农作物,更是关注的重点。赵建海专门带人对各家自留地进行过测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砍掉。

    二队能有十多亩稻田已经算很幸运了,一方面和新菌肥推广扯上关系,另一方面则是田福军的支持。

    这也是王延强和王富贵郁闷的原因,想使劲儿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满银,我们刚才这么多了,你到底有啥想法?也给大家。”

    “对呀,咱们都是自己人,别藏着掖着。”

    其余几人纷纷催促道。

    他们刚才提到氨水,王满银能够立刻讲出了解的情况。再加上他一直建议几人去刘家湾参观学习,明之前早有想法的。

    “我问一下你们,是高粱面黑窝窝好吃,还是白面大米好吃?”

    “你这不废话吗,王清明不是早过‘谷糠捏成个元宝也难以下咽。大米白面就是捏成个驴球,照样吃着香’。”

    “对呀,咱们队里的稻谷收了,能不能让社员们多吃几顿大米?公社其他人是不是也喜欢吃?”

    听他这么一,众人眼睛顿时发亮。光想着困难,倒把这茬给忘了。东山峁十几亩稻田可是被当成样板的,而且还能不断通过淤地坝,扩大种植面积。

    虽然到时候收辆米要交公粮,但各家肯定能够分一些的。

    王满银话没完,意思他们听明白了。

    如果社员分辆米舍不得吃,可以悄悄将细粮换成粗粮。黄土高原麦金贵,一斤能换三四斤红薯干或者高粱。

    稻谷更是个新生事物,应该差不多也这价。

    按一人十斤稻谷来算,相当于多分了三四十斤粗粮。

    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今年春发放返销粮,二队一个人才领二十八斤半半。

    如果再多种些稻米的话,没准社员们真能填饱肚子。

    “满银,还是你脑子好,愣把粮食算的明明白白。”

    “这么一,我感觉好受多了。至少咱们辛苦两个月,没有白费的。”

    “对呀,还有咱们的鱼塘,等冬每家也能分两条。”

    ……

    一时间,王连顺几人脸上轻松了许多。

    先前他们光考虑分粮食总量,倒把粗换细给忘了……主要二队分得麦太少了,还要留着招待客人呢。

    刘向阳同样有些佩服,这就是自己所认识的王大哥。很多看起来平常的事情,换个思路马上变得不一样。

    王满银心里有些无奈,在粮食上做文章,自己暂时只能想到这个,也玩不出更多花样。

    除非瞒产私分,不过这个犯错误的。

    等大家平静下来后,他又继续开口道:“其实除了淤地坝种植水稻,咱们还可以将整个东山峁都利用起来。那里沟沟茆峁算下来,属于咱们二队的地块,能有三四百亩吧?”

    “差不多,有这个数量。”王富贵担任着会计,对队里的账目当然很清楚。

    按照罐子村当初分队时的结果,整个东山峁归二队所樱只是这里以山梁崖沟为主,地势陡峭,连梯田都没办法修,更别种植庄稼。

    当然,现在大家有了新选择,那就是拦着崖沟淤地坝。

    这时,王连顺接过话茬道:“满银,我们当然知道淤地坝好,关键太费工费力。东山峁就出口那片地势稍微好点,咱们已经给修完了。其他地方崖沟陡,洪水急,要想淤地坝,可要花费大力气。”

    “连顺叔,你别着急呀。淤地坝咱们可以慢慢来,但是可以趁着现在在崖沟里种其他东西。”王满银笑道。

    “你是种柠条和果树?”王富贵立刻想起刘家湾山上的情况,随即摇摇头,“种柠条还可以,果树恐怕不允许的。关键柠条籽儿才几分钱一斤,而且枝条带着刺儿,捋柠条壳可是个辛苦活儿。回来还要捶捶打打将籽儿弄出来,然后晾晒……有这功夫,还不如咱们淤地坝呢。”

    “就是,刘家湾能种那么多柠条,主要有奖励,一斤柠条籽还一斤玉米。我专门打听过的,其他村子卖柠条籽可没这条件。”

    接连两次话都被打断,王满银很无语的开口:“你们听我把话完好不好。种植柠条不单单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