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八十一章 水稻大获丰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水稻大获丰收 (第2/2页)

时功夫,就把十几亩地全部收割完毕。

    原本水稻应该摊场晾晒收割的,只是罐子村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如果一场一场打,实在太慢了。

    几个工作人员等着想要知道亩产结果呢。众人简单商量一下,便决定现场摔打稻穗扬场。

    水稻连晒十多,早已经咬起来发干了。

    为了防止稻米四散飞溅,王连顺特意让人从村里拿来二三十张高粱簿子立起来遮挡,地面则铺上一片芦苇席。

    接着,百十号劳力重新开始忙乎。

    现场摔打声一片,再加上水稻灰大,整个东山峁顿时烟尘滚滚……

    “一号田516斤!”

    “二号田478斤!”

    “三号田……”

    听到汇报声,很多人脸上都带着激动。

    这数字绝对顶住了!

    大米白面可是好粮食,做成驴球吃着也香。

    王满银同样不例外……尽管他很早就知道,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但是最高的亩产数字,还是让人有些震撼。

    这个时代杂交水稻尚未问世,即使南方的田地,一季亩产也不过在五百斤左右,北方平原地带则更低。

    之前他们了解到,刘家湾用了氨水后,平均亩产才堪堪达到四百斤。

    所以这516斤的产量在石圪节公社绝对算放卫星了。当然如果把水稻彻底晒干,肯定要损失不少斤两的。

    即使如此,也让在场众人欢呼不已。

    对比效果非常明显,那些没有使用过尿素和新菌肥的,产量都在三百斤左右。

    不过关于尿素的事情,王连顺等人自然不会提。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他们心里很清楚,人家就是来看菌肥推广的。如果把功劳归在化肥上,罐子村这十几亩稻田就没那么抢眼了。

    最后平均算下来,十多亩水稻平均亩产接近四百斤。

    忙乎完,王满囤便邀请公社众人去村里休息,中午顺便品尝一下罐子村新大米。

    早上得到消息时,他已经让村里杀了只羊,这会儿估计也炖的差不多了。中午吃炖羊rou大米饭,绝对美太太的。

    王连顺那边得了吩咐,立刻开始安排人手舂米。

    罐子村今年第一次种植稻米,根本没有专业的舂米工具。

    不过这难不倒他们,村里有的是石臼。所谓石臼,就是把石头做成碗状的凹槽,按个头分为大两种。

    石臼平时用来捣蒜汁用的,几乎可以家家必备。还有些大石臼主要是捣辣椒面,现在用来舂米正好。

    当然,这些和王满银没多大关系了。

    王连顺本来想让他也去大队部露露脸的,被王满银给拒绝掉。反正自己又不准备进步,何必凑这个热闹呢。

    而且陪着一大群人吃吃喝喝的,他有些不自在。

    倒是刘向阳作为稻田管理员,也被请去当陪客。

    应该,这次二队水稻大获丰收,最大受益者就是刘向阳。他的名字已经彻底被公社几人记在心里。

    不过这机会也是人家自己挣来的。

    干活时,有个干部还特意拍着刘向阳的肩膀表示鼓励。嗯,上次也被对方拍过。

    其他知青看到这情况,心里很是羡慕。

    当然这次新菌肥试验成功,少安同样也得了好处。

    要今最郁闷的,应该是一队长王满军。他这个人本身很喜欢出风头的,现在看着王连顺风风光光,心情和几个知青完全一样。

    更重要是,为了二队的风光,他们一队还贡献了几十号劳力。

    对于村子里的孩子们来,收完稻谷同样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儿,意味着他们可以下田挖泥鳅了。

    之前怕毁掉庄稼,这些家伙只敢守着田埂捉。

    罐子村第一年种植水稻,田里淤泥只有四只厚,更底下则是坚硬的生黄土层。泥鳅大多待在淤泥层里,只要看到洞xue,挖起来很容易。

    半时间,十几个碎娃便各自挖两斤多。等他们拿回村里后,立刻引起不的轰动。

    第二,全村的孩子们都出动了。

    短短一时间,十多亩稻田便被翻了个遍。

    现在水稻已经收割完毕,只要这些孩子不毁坏田埂,王连顺便任由他们折腾。

    话从春到现在,村里孩子们倒没怎么断过rou食,隔三差五总能吃点鱼rou的。虽然数量少得可怜,但比起以前好多了。

    ***

    在社员们期盼中,二队终于开始分稻米了。

    本来按照规定,在没交秋季公粮前,生产队是不能私下分粮食的。

    不过前几在饭桌上,王连顺已经特意征得公社工作人员的同意。每人先按10斤稻谷分,剩余留着交公粮。

    毕竟不管咋地,二队社员们也忙乎大半年了,总要吃几顿大米才校

    王满银家两口人,能分二十斤。

    如果做米饭的话,最多半个月就能吃光。

    不过对他来,无所谓。

    空间里如今堆有二三百斤稻谷,王满银一直发愁着呢。

    分辆米,自家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吃米饭了。所以稻米领回家,他抽空全部舂完,转头给老丈人家送了几斤。

    不过有些孩子多的人家,能分一百多斤米。如果折合成红薯干,一斤换四斤,相当于硬生生多出一个饶口粮。

    收完水稻,接下来还要种麦,刨土豆红薯……

    不过这个时候,秋季交公粮也开始了。

    黄土高原这边夏粮少,一般几就完成。秋季交公粮才是大头,而且交的比较杂,糜子、玉米、高粱、谷子花生等等。等再过些日子收了红薯,还要交红薯干。

    断断续续,公社交粮时间能持续一个多月。

    之前罐子村分大米纯属特殊情况,现在其他粮食还是不能分的,除非公粮任务完成一半才可以开始。

    早交了公粮早安稳,所以王连顺也没打算耽搁。他一边安排人继续忙乎秋收,一边开始派人交公粮。

    经历过交夏粮的经历,这次他仍然派知青们出头,直接让刘向阳拉了一手扶拖拉机玉米。

    结果,自然顺顺利利验粮过关。

    第二,交粮队伍变了,各生产队派的都是知青。

    一时间,整个粮站大院吵闹声不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