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独创前三后三机制(求订阅) (第1/2页)
“我暂时无法给你答复,晚点我去一趟军需处问问,最迟明早上之前,我给你准确答复。”袁朗道。 军事上的事,袁朗能对答如流。 有关地方社会上的买卖生意,还真是他的知识盲区。 好在大队有设立专门的采办人机构——军需处,专门处理装备处以外,所有对外的物资采购等工作。 “行,明也可以。” 成龙接着把杀戮屋的一大摞设计图,放到袁朗面前道:“杀戮屋是我设计的,所需一切物件国内肯定没得卖,找厂家订购还要重新开模太慢了。 我建议,你去找一些焊接工,还有木工过来,我亲自指导他们做会更好,也更快。” 自己设计的东西。 优点是能完美符合你的需求,缺点是根本就买不到成品。 “焊接工、木工、泥瓦匠这些,倒是都不用去外面找,工程团能搞定,向军区申请调工程兵过来就行,只是……” 袁朗皱着眉头,担忧的道:“你亲自督工纯手工生产制造?会不会太麻烦?时间上来得及吗?” 部队就是一个社会。 军人们不仅会打枪打炮上阵杀敌,什么稀奇古怪的人才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找不出来的。 别是找几个木匠和电焊工,哪怕是古老手艺传承人都能找到。 “时间上你尽管放心,我提前算过,绝对没问题。” 成龙自信的拍着胸膛道:“不管是杀戮屋的墙体还是门窗,或者是在训练时需要用到的各种家具摆件,我们都只需要它具备功能就好,并不需要做细致打磨。 所用的材料基本也就是角钢、圆钢、铁板之类的轻钢材,加上各种板材、木材、五金配件之类的。 只要有熟练的师傅,足够的人手,我把图纸给他们,做起来很快的。 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肯定能够完工。 只要各规格尺寸的墙和门做好了,到时候放到场地上,歌厅、宿舍、办公室,想要什么场景都能轻松组装。” 幸好成龙上辈子有过从零开始,全程参与打造一支特战旅的经验。 否则这么多基础性的工作,交给一个都在学怎么打战杀饶大头兵,还真是一件折磨的事情。 “只要你觉得没问题就行,毕竟伱才是负责人,我只是给你打下手的,哈哈。” 袁朗幽默的开了个玩笑,随即转到第二个核心板块问道:“人员方面,你准备怎么安排? 是整个三中队全部上,还是,先挑选一部分队员参加,做实验性的训练?” 试点改革嘛。 什么都存在不确定性。 怎么安排参加特训的人员,最有利于本次试点改革计划,又不会影响到三中队本来的运转。 这个问题非常的关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认真考量。 “有关参训人员,我早就考虑过,已经有了头绪,你先听听看可不可以。” 成龙整理了一下思路,徐徐道:“我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的。 首先我们这次只是试点改革,主要目的不在于训多少,而在于测试我的这套方案可不可行,是否合适进行大范围推广。 其次,训练的设备和设施太有限,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手搓,根本支撑不了一整个中队。 除非训练方案大规模普及后,由专门的军工厂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才能够保障更多饶训练。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觉得…… 试训人员不用也不能太多,一个队就差不多了。” 一个中队有三个队,拿出来一个队作试训改革,还有两个队没有动,正好可以维持中队正常运转。 而一个队15个人,也是满足试训各方面需求点,比较合适的一个数量。 “你考虑的很周到,的也很到位,可以按你的办,不过……” 袁朗特意加重语气提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训没有奖惩机制,就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激发不了他们的潜力。 所以,我觉得试训人数可以,就固定你的15个,不过,试训名单必须更灵活,不行的就退下来,换其他人上,不应该固定是哪15个人。” 袁朗还是老练的呀。 他提的这个建议有关饶本性,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 队员们都会认真努力的去训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能进A大队的战士,没有人会偷懒。 可在没有竞争关系的情况下,队员们就不会有任何压力。 他们会努力,但不会拼命。 而要想达到训练的最好效果,只是努力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拼命,激发身体的潜能赋才校 “这确实是个问题,有足够的压力,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得给他们增压。”成龙对这个问题深有同福 教官们总是在各种特训中,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折磨学员。 不是他们虐待的癖好。 而是为了激发学员们的潜能。 成龙如今成了试点改革的特训教官,他从学员变成了教官,角度也要发生变化,要想办法去折磨试训的学员。 “要不还是用积分制?分扣完下来,换其他人上。”袁朗道。 “不是很适合。” 成龙撇了撇嘴,摇头道:“老队员都在减分,新补上来的队员是满分,如此反复下去,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