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2/2页)
r> 因为宝钞的贬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先是朝廷,其次是官员,然后是商人,最后是百姓。 朝廷使用一贯宝钞,能从市面上买回一贯钱的物资,因为没有人敢不卖给朝廷。 而到了官员手上,宝钞便会大幅度贬值,一贯钱只能买到八百文的物资。 当流落到商人手上的时候,一贯宝钞就只能买到五百文乃至更少的物资了。 而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是由大明朝淳朴的百姓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来的。 一贯宝钞从朝廷,官员,商人手上过了三道手之后,到了百姓手上,或许只能买到三百文的物资了。 整个过程,朝廷是不会亏的,官员和百姓也不会亏,那么亏的只能是百姓。 前三者用一张纸,便换走了百姓手中大量的物资。 百姓辛苦忙活一年,到最后很可能因为宝钞贬值一事,导致连吃饭都成问题。 这便是所谓的经济泡沫。 并且,随着朝廷还在不断的增发宝钞,宝钞的价值还会再一贬再贬。 而商人和官员,自然不可能把宝钞留在手中贬值。 所以,百姓反而成为了持有宝钞最大的群体。 但百姓手上的宝钞就算再多,有个几十贯上百贯也就顶了。 手上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宝钞的百姓,那已经不叫百姓了。 所以陈堪才会告诉朱棣,如果有人要一次性兑换大批量的金银,将他抓起来是绝对没毛病的。 如果朱棣不同意,陈堪便打算这么做,趁百姓和自己的信息不对称时,去百姓手上大批量收购宝钞,然后拿到银行兑换大赚一笔。 第二个问题解决了,朱棣话音一转,问道:“还有第三个问题呢?” 陈堪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那是他国之事,与我大明何干,我大明虽是宗主国,但也没有贸然插手他国内政的权力吧?” “什么意思,给朕好好话。” 不知道为何,每次看见陈堪这种轻佻的样子,朱棣总是忍不住莫名的火起。 陈堪眨巴了一下眼睛,正想话,便听见一旁的胖墩嘀咕道:“死道友不死贫道呗。”
陈堪和朱棣同时转头,胖墩瞬间缩了缩脖子:“我错了吗?” 陈堪赶忙朝他伸出大拇指:“没错,殿下此言,话糙理不糙。” 得到陈堪的夸奖之后,胖墩心里一下子便有磷气:“皇爷爷,孙儿觉得陈堪得对,咱们大明只是宗主国,又不是他们的爹。 那些国家的事情与咱们大明何干,反正金银都在咱们的手里,大不了咱们到时候再取缔宝钞,给百姓发放金银,大明的百姓照样能活。” “嘶~” 陈堪和朱棣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棣是被胖墩年纪便如此冷酷的样子给吓到了,陈堪则是在惊叹于朱瞻基的悟性。 瞧瞧这觉悟,你朱棣好歹也是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堂堂千古一帝的守门人,这觉悟,咋就比不上一个孩呢? 朱棣的脸色黑如锅底,一把将朱瞻基揽入怀里,蒲扇大的巴掌瞬间就朝着朱瞻基的屁股打去。 “混球,谁教你的如此漠视下苍生?” 朱瞻基惊呆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只是了几句实话,皇爷爷干嘛要打他? 难道他错了吗? “啪~” 朱棣的巴掌狠狠的落在胖墩的屁股上,看得出来,他确实很生气,这一巴掌没有丝毫打折。 “啊~” 大殿之中忽然响起了朱瞻基杀猪般的惨叫声。 “皇爷爷,孙儿哪里错了?” 陈堪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爷爷揍孙子,他也没有劝的份儿。 “皇爷爷饶命,饶命啊。” “皇爷爷饶命,别打啦~” 狠狠的揍了朱瞻基几下,朱棣放开胖墩,胖墩抽泣着一溜烟跑到陈堪背后躲着。 然后从陈堪的肩膀处露出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不满的抽泣道::“皇爷爷,孙儿又没错,干嘛打我?” 陈堪幽幽一叹。 迅速闪开了身子。 就见朱棣一个饿虎扑食,朱瞻基再一次像是鸡仔一样被朱棣提了起来。 “混账,还敢顶嘴,难道你不知道咱们大明以仁孝治下吗?” 恶狠狠的教训了胖墩一句,朱棣再一次抬起蒲扇般的大手。 “这一巴掌,打你没有仁爱之心,这一巴掌打你年纪冷酷无情......” 朱棣很生气,后果便是大殿之中回荡着清脆的巴掌声和惨叫声。 陈堪心中恶寒,他怀疑朱棣是在杀鸡儆猴。 杀朱瞻基这只鸡仔,吓陈堪这只野猴子。 朱棣揍着大孙子,心里面忍不住有些后悔,早知道陈堪这浑蛋出的是这种绝户计,他就不应该让朱瞻基留在这里。 朱瞻基可怜巴巴的看着陈堪,一双贼溜溜的眼神里充满了求助的意味。 陈堪不着痕迹的转了下身子,避免与胖墩直接对视。 胖墩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绝望的灰白之色。 片刻后... “救命啊,皇爷爷杀人啦,皇奶奶救我!” 陈堪忍不住嘴角一抽,然后不着痕迹的捂住了耳朵。 但朱瞻基嗷这一嗓子倒也不是没有效果,至少门外的太监就被吓得一溜烟跑向了后宫。 朱棣心中气急,这个大孙子他也是真的疼爱。 现在揍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爱护之心。 就像是树苗长歪了,一定要使用外力将他掰直。 揍了几下,见胖墩已经是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朱棣也不忍心继续下手。 “哼,看你以后长不长记性了?” 朱棣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胖墩闻言,赶忙止住惨叫,哀求道:“皇爷爷,孙儿再也不敢了。” “来人,将皇长孙殿下送回后宫。” 朱棣迅速做出了决断,他觉得不能让朱瞻基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 不然的话,自己聪慧过饶大孙子早晚要被站在不远处看戏那个浑蛋教成浑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