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援兵 (第3/3页)
原来,陛下一直都记得他们。 原来,还有人在一直挂念着他们的行程。
片刻之后,郑和收好印信,看向两个大汉,沉声道:“二位壮士,请随本将来。” 说完,对着一旁激动得手舞足蹈的王恩呵斥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速速设宴款待贵客......” 王恩被郑和呵斥了一句,咧嘴一笑后,急忙转身小跑而去。 一边跑一边喊:“人都死哪儿去了,那个谁,赶紧去海里打几条大鱼,敢拿鱼干糊弄贵客,我抽不死你......” 目送王恩远去,郑和平复了一下心情,带着两人朝山顶之上的藤条编织而成的屋子走去。 三人走进房里,郑和的亲兵立即讲屋子把守得水泄不通。 待两人在藤椅上坐下之后,郑和才坐到主位上,强自摁下心中的激动,朝两人问道:“不知二位壮士如何称呼?” 两个大汉对视一眼,拱手回道:“某家王度,裴狗儿。” “王壮士,裴壮士,不知靖海侯此时,驾至何处?” 郑和开口了,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还有几分期望。 王度摇摇头道:“大将军,实不相瞒,吾等也不知道大帅此时到了哪里,吾等与大帅自安南分别,大帅率领船队南下,吾等却是借道暹罗,真腊等国,历经万难才得以面见大将军。” 见王度也不知道陈堪到哪里了,郑和的眼中明显闪过一抹失望。 但还是继续出言问道:“那此次靖海侯前来,可备足了粮草弹药?” 此言一出,王度和裴狗儿顿时相视一笑。 随即回答道:“大将军不必忧心,此次大帅不仅备足了粮草弹药,更是率领大军一万五千人一同南下,势必要杀穿海峡,向南洋土着撮尔小国宣扬我大明天威,好教他们知晓,我大明的虎威不是谁都能触的。” “那就好,那就好!” 听见陈堪这一次是带着大军来的,郑和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一万五千人大军,虽然不足以灭掉两国,但在粮草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杀穿海峡倒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两国联手逼得他不得不退守大洋一事,大不了等自己回到大明补足粮草弹药之后,再度向陛下请求出海,再来亲自讨回公道。 似乎是看穿了郑和的想法,二人又是相视一笑。 他们此来,除了告诉郑和大明的援军到了之外,还带着陈堪的计划而来。 只不过郑和能否配合陈堪的计划,还需先问清郑和军中现在的基本情况。 所以两人倒是不急着向郑和道明他在南洋的立威计划,而是话锋一转,问道:“大将军,敢问如今大将军麾下能战,敢战之士尚有多少?” 此言一出,郑和顿时皱起了眉头。 一上来就打探大军的情况,这可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但考虑到对方只有两人,而且还是在他的大本营之内,他思索片刻,还是回答道:“本将出海之时,率水手一万二千余人,战兵一万人,三年航行减员不少,但能战之士尚有七千余人,不知二位将士为何问起这个?” 王度没有回答郑和,继续问道:“那如今大将军麾下可还有未曾消耗完毕的弹药,另外,火炮,火枪能否正常使用?” 此言一出,郑和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二位壮士,此事,似乎不是你们该问的吧?” 见郑和冷脸,王度赶紧应道:“是,倒是吾等唐突了。” “哼!” 郑和冷哼一声,心里刚刚因为援兵到来而升起的喜悦之情顿时消磨了个干净。 他不明白,为何陈堪会派出这么两个不知轻重的斥候来联络他。 一上来就打探军机要事,也就是他们盯着陈堪的名头了,要是换成别人,此刻郑和早已下令将二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了。 气氛冷了一瞬。 王度急忙再次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恭声道:“大将军恕罪,是吾等没有说清事情缘由,此乃大帅之亲笔信,大将军一看便知。” 郑和将信将疑的接过信件。 看完内容之后,尽管脸上的表情依旧不好看,但还是开口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一次性说出来吧。” 说完,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个陈堪,搞什么,神神秘秘的。” 而听见郑和开口,王度又问了一遍刚才的问题:“敢问大将军,军中的火炮,火枪是否还能正常使用,留存的弹药是否经得起一场大战?” “火炮尚能使用,但火枪已经被海风腐蚀,至于弹药,火炮齐射的情况下,尚有两天的量,若只是一场寻常的战事,倒也足够了。” 郑和不情不愿的告知了两人详情。 闻言,王度急忙起身赔罪:“还请大将军恕罪,非是吾等打探军机要事,而是来时大帅曾有过交代,若是大将军军中无力支撑一场大战,则切不可告知大将军大帅的谋算,以免大将军力求配合大帅,致使无辜之人枉死。” 郑和冷眼盯着他,问道:“那现在能说了吗?” 王度点点头:“既然大将军麾下尚有一战之力,吾等自当告知大将军实情。” 郑和嗯了一声,淡然道:“那就说吧!” 王度与裴狗儿对视一眼,最终由王度附在郑和耳边告知了陈堪的计划。 而郑和在听完陈堪的打算之后,顿时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嘴巴更是张得大大的,几乎可以放进去一个拳头。 半晌之后,郑和才从震惊中回神,难以置信的问道:“你是说,你们大帅打算行灭国之事?” 王度点点头,笑道:“我家大帅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一定会这么做。” “就凭他一万五千人?” “他疯了吗?” 郑和忍不住惊呼出声,随即忍不住喃喃道:“胆大包天,胆大包天啊。” 自语了一阵之后,郑和忽然一下子起身,大笑道:“不愧是陈堪啊,他总能创造出奇迹,此事,我郑和干了。” 对于郑和的反应,王度和裴狗儿都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得知陈堪的打算时,比郑和也好不了多少。 但一想到自家大帅带着两千人就敢转战草原,更是火烧肯特山抓回了本施雅里。 南洋这些谋划,也就显得很合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