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大婚整军 (第1/3页)
弘道八年十二月二十三。 这一日,整个长沙城都被染成了红色。 大红彩带在街头巷尾飘荡,华丽的红毯铺了十里长路。 蓝彩儿乘着尊贵的车架,从城外特赐,作为王后娘家的的凤居被迎了出来,由上千耀武扬威的宫廷卫士护着,从城外穿过城中。 红毯附近,街头屋口,城内居民尽皆涌了出来,双手持着飘带,发自内心的欢呼祝贺着。 陆渊自从入主长沙以来,对内压服了五毒教,勘平了各地叛乱。 使动乱了数年,饱受战争之苦的洞庭百姓,得以在乱世之中恢复难得的和平,重新安稳下来。 对外,北伐以来,则连破周人,斩了对方两位柱国,破灭十万大军。而后连定三郡,拓土八府,声威享于列国,简直不可一世。 对内能安百姓,对外能扬国威,对于这样一位君王,哪个百姓能不爱戴? 陆渊越强,对外胜利越大,这些长沙百姓们,也能享受更大的好处。 最简单一点。 这些日刚刚结束的科举,汇聚于此求官的万余各国士子。 他们在这里住了一年有余,每日里的消费,甚至光是房租,就令城中大小商户百姓,挣了个盆满钵满。 就这一点,长沙百姓就得足了好处。 更不用说,今日大婚,陆渊早早的就吩咐下去,全国同乐。 不仅赦免了一些罪行较轻的刑徒,更给国内所有在籍百姓,每户都分发了一些酒食rou类,使得他们与王同乐。 这项工作经过了一年筹备,早就完善至极。 别的地方如何,陆渊不清楚。 但长沙城内的百姓,确实在昨日就挨家挨户,每户奉上了一斤rou、十斤米、一壶酒的赏赐。 等今日迎完亲后,长沙城内更有大量流水席,会摆三天,城内百姓不论何人,皆可上前享用。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再有以上诸多好处,你说这长沙城内的百姓,能不对带来这一切的陆渊,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吗? 而如今这位他们眼中的大圣君结婚,虽然结婚的对象,身份有点不令人讨喜,是五毒教的妖女出身。 但大家伙也能理解。 就像说书先生说的一样,大王娶五毒教的妖女,为的是安抚那些苗人,让他们不要再起来作乱。 只要能安抚住那些凶悍的苗人,别让他们再闲的没事,跑出来造反,那这大家伙对于王后,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甚至有着些许的拥戴。 毕竟百姓的愿望很简单,事到别乱别打仗,国家收的税少点,当官的再少贪一点,别搞出那么多强抢民女的糟心事。 对于百姓来说,就已经是难得的好日子了。 放在史书上,那更是足以津津乐道的大盛世了。 所以不只是长沙。 在婚礼这一天,陆渊治下十七府城一百七十县,甚至一些较为重要的镇子,在地方官员的督促下,都同样摆起了酒席,办起了庆典,欢祝大王结婚。 开玩笑。 大王结婚,甚至已经早发令旨,要与国同庆了。 你地方官员敢不用心尽力,让各地百姓跟着一同欢乐吗? 而且说实在的。 虽说是发动百姓,但整项庆典开支,其实也不用地方出一分钱。 为了这项婚礼,陆渊前后花费了四百余万两银子,近乎十万大军一年的军费。 耗费如此之大,讲的就是一个排场,一个与天下国民同乐。 如今钱都发下去了,各地只需按照规则,按照拨下的经费,自行筹备即可。并不用耗费地方库银,劳民伤财。 当然规章是规章,制度是制度。 有没有胆大包天之辈,连大王赐下的婚礼经费都敢伸手,连原本定好的与国同庆庆典,都敢拿来鱼rou百姓,这就不好保障了。 陆渊也只能多遣人监督,并且让人事后巡察,多清理点害虫了。 但这是远话,日后的事情了。 起码此时的长沙城内,是真正的百姓和乐,共度欢典。 迎亲队伍顺着十里红路,从城外进入城内,享受了一路百姓的祝福欢呼,再从城内穿到城外,进入了如今临时的长沙王宫。 到了王宫内,同样大红地毯铺路,而且沿途的各种装饰,也变得更加奢华壮丽。 甚至连两侧观礼的人,也从原本的普通百姓,换为了城中大小官员以及来自各国的使者。 婚车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车辆两侧的随行,也只剩下了一些侍女宫人。 陆渊站在高台,注视着远处大红车辆的到来,目光幽邃,神思飘远。 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穿越了十七年,这局身体也已经三十三、快三十四岁了。 过去这么久,经历不断奋斗,他总算有了一方王霸之业,实现了当初称王称帝的梦想。此时更是要迎娶五毒教的圣女,达成找一个魔女老婆的成就。 时光如梭,真是宛若梦幻啊! 陆渊脑海中,回想着这些年来的一桩桩一件件,真觉得恍如隔世。 短短十七载,自己竟就完成了这些伟业,这是真的吗? 他在心中问着自己,但最终也没个答桉。 最后只能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然后迈起脚步,缓缓下去,迎接自己的王后。 不管这是真是假,是梦是实。 最少此刻,就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