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372章叔侄夜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叔侄夜话 (第2/3页)



    但如何去死,死的能否有价值,可就是战争的艺术了。

    既然已经注定,没法将这宁国东征大军仅剩得的五万大军带回去,那么剩下该考虑的,就是如何使这五万已经陷入绝地的大军,发挥出最高的价值了。

    白义安对此,已经有了决断。

    “二叔!”

    白景洛听出了白义安的寻死之意,立刻急道:“五万大军人太多,没法撤走,可是我们有武艺在身,天高地阔,只是数十上百人想要离去,这有何难?

    如今我军大败,国家危亡,只在旦夕之间。

    值此危急之刻,我等更要留待有用之身,在来日保家卫国,抵御楚人,护我河山啊!”

    白景洛苦苦哀求。

    他自幼丧父,是白义安亲手将他养大,以亲子待之。

    也因此,白景洛也将自己这位二叔,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般,尊敬孝顺。

    此时见父亲一样的二叔,想要寻死,自然心中悲痛不忍。

    “景洛……”

    听着自家侄子这番话,白义安语气重了些,严肃道:“你听着,我白家世代承袭武安侯之位,祖上不知出过多少名将,向来被誉为江东半璧,护国之族。

    如今我领兵与楚贼交战,战败不说,连安然撤回国中,都无法做到。

    此前答应将士们的承诺,也成虚妄。

    败兵杀将,丧师死帅,本就是天地常理。

    我已负了国家,负了将士,又岂能再负家族,再负自身?

    作为一位将军,我已无颜面,苟活于世。

    就让我,让白家的武安侯,为这场国家大败,送上最后的祭奠。

    让那些楚人知道,我江东男儿,亦有血性敢战之辈,非是任人欺辱的。”

    白义安并不怕死。

    人终有一死,谁也无法逃避。

    可死有轻如鸿毛,也有重如泰山。

    他为国家而死,为三军将士而死,为家族而死,为自己而死,可谓死得其所。

    这般死,有如泰山,轰轰烈烈,哪怕命丧沙场,也不后悔。

    传出去,也为人敬重。

    可要是作为主帅,畏敌如虎,临战抛弃大军,独自一人逃命苟活。

    如此纵然活了下来,在白义安看来,也与死了无异,甚至比死更差。

    因为这样做,舍弃的不只是自己的名声,还是家族世代传奇的武安侯之名,更是抛弃了宁国最后一丝尊严。

    他不愿意这么做。

    宁愿用自己的死,来保全这些。

    而且,如今宁国,败的太惨了。

    楚军进入了豫章,岭南那边的战局,虽无确切消息传来,但想来也已是败了。

    豫章既出了问题,那么同样后路已失,正在衡阳、庐阳二府的两路十万宁军,估计下场也不比他这边好上多少。

    至于长沙十万兵马,更是不胜片甲。

    几乎只是顷刻间,宁国东征、南征的五路兵马,就已经一朝丧尽,惨败溃散。

    也就江北杨景那边,有大量水师照应,大概能顺利撤离,逃回国内。

    可此次东征,宁国基本已倾尽国力,六路大军皆败,其中更是大量全军覆没。

    折损兵力,或许已有五十万。

    丢失了这么多精锐兵马,仅靠国内那区区二十万人,已经顶多逃回来十来万的残兵,怎么守得住宁国?

    是,如今宁国国内,确实招了不少新兵。

    可这些新兵,才刚刚入营不到一月,与民夫无异。

    没有一两年时间训练,能顶什么大用?

    这种情况之下,白义安不得不考虑,宁国未来的出路,他们临海世家未来的出路。

    思来想去之下,他最后想到的办法,也只是在大败之际,做一场临时反扑,尽可能的杀伤楚国兵马,损其实力。

    这样死伤惨重之后,楚军也经历了连番大战,师老兵疲,想要进攻宁国,便没那么容易。

    最终,或许会久战疲惫之下,暂缓对宁国的进攻。

    如此,应能争取到一年半载的喘息时间。

    有着一年半载,国中招募新兵,应也能恢复不少实力。

    届时应对楚国,才不至于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至于这恢复的实力,能否挡住楚军。

    宁国能否在楚国的攻势下,保持国祚,不被灭亡。

    这些就不是白义安该去考虑的了。

    那时,他早已死去,尸骨都可能腐烂,化为白骨了。

    自己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宁国的未来,临海世家的未来,就只能靠后人自己去努力了。

    白义安并非是神,不可能算尽一切,也不可能做完一切。

    如今能做到这种地步,已是他的极限了。

    不能奢求更多。

    “可是……可是……”

    听完白义安的想法,白景洛张了张嘴,最终痛苦的合上了眼睛。

    他知晓,二叔已经下定决心殉国,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劝说不了的了。

    而且身为白氏子孙,白景洛同样自小以武安侯的名号为荣,所以对于白义安想要维护武安侯的名号,维护自身之尊严的信念,也是分外的能够理解。

    正是理念想法相同,所以他此时,才说不出劝解的话。

    因为让一个有着信念与荣誉的人,放弃一生的坚持,这比杀了对方还难受。

    倒是白义安,见自己待如亲子的侄儿如此,却是上前两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双手拍了拍白景洛肩膀,劝慰说道:“这场战争,需要有人来负责。

    宁国危亡,也需要有人站出来,康慨赴死。

    你二叔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宁国对我有恩,我白义安能成先天,全赖陛下培养,方能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