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地动火海 (第3/3页)
考扬名不好吗?
这一朝中举,金屋软玉,方是人间正理啊! 当然,迷眼红尘之中,也并不是所有战争都被排斥。 比如在十月的时候,当护国真人、汉中郡总管、黄欣真人领兵二十万出陇山,于陇西大破五十万袭扰边疆的蛮人,斩俘二十余万。 那些南迁的草原蛮人,被此战吓得为之胆寒,变得闻楚音楚旗而色变。 此后黄欣乘胜追击,二个月间,扫荡雍西五郡,俘获蛮人百万,牛羊千万的消息传回国内,整个巴陵都为之欢呼。 陆渊也很高兴。 不仅是为了战胜蛮人,更是为了自己两个孩子,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而高兴。 此战陆昊、陆贺两兄弟,随着大军出征,被各自委派了一万兵马,负责方面之任,可谓大用。 而他们也无愧于陆渊这些年的培养。 在这场战争中,两人虽然没有多亮眼的表现,但所行所为都是中规中矩,没出什么失误,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以上这些,听起来有些平庸,似乎与他们皇子身份相比,不够亮眼。 但陆渊本就不需要陆昊他们亮眼。 以楚国如今的底蕴体量,今后不出意外的话,就算靠实力硬推,也能够扫平中州,统一天下。 在这前提下,老老实实的依照正道阳谋,横推过去就是了。 在硬实力面前,只要自己不犯错,那么敌人就没有丝毫机会,最终难逃覆亡结局。 玩什么花里胡哨的计谋手段,反倒是放弃了自己最大优势,去和敌人比拼他们唯一的优势。 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所以对陆渊来说,稳妥,才是最为重要的。 手下人,包括他的儿子,只要合格,能执行正确命令就可以了。 其他什么奇才英才,哪怕才能再是出众,但只要不听指挥,会影响大局,那也是必要摒弃的劣才错误。 陆贺、陆昊通过了这个考验,自然让他感到欣喜。 于是为了继续锻炼两个儿子,陆渊直接下令,让他们依旧留在汉中军中,跟进扫荡陇西蛮人的战事,在边疆锻炼自己的能力。 是的,对于草原蛮人的战争,并不是结束。 这一次楚国虽然大破蛮人,几乎一举将陇西、河西二郡的草原蛮人给荡空,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但这个胜利,也仅仅是针对两郡草原蛮人的而已。 随着时间过去,只要北方的寒冷天气一日不结束,源源不断的草原蛮人,就会从草原中迁徙而来,重新进入河陇二郡,继续sao扰楚国的边疆。 甚至西方既寒潮之后,似乎也出现了变了。 一些生活在西域戈壁的部族国家之民,也开始向雍州迁徙。 这次黄欣扫荡雍西五郡,便在原本西凉国境内的区域,发现了不少从西域戈壁迁移来的人。 听他们说,西边发生了可怕的地动,大片的山川河流撕裂,地面如蛛网一般碎裂。 而且这个碎裂,还不是一次就过去的,而是一个区域持续不断的翻动碎裂。 已经有很多生活在西边的部族,受此大害,逃命般的向东边开始迁徙。 他们就是受这波迁徙潮影响,最先抵达雍州的部族。 继北极寒潮之后,西极地震,也终于紧随而来了。 事情,并没有像陆渊和九州修士们,所猜想的那样,按照先北极,再南极,然后是东西二极的顺序,一步步降临天灾。 似乎天地四极是一个整体,北极出了问题,其它三处也同样开始崩坏。 楚国这次在陇西扫清了蛮人,只是暂时安稳一会罢了。 北边还会有更多的蛮人到来。 甚至就连西边,此时也有源源不断的,想要求存的人开始到来。 可以想见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四极灾难蔓延到中州边缘前,这场汉中和陇西的边境战争,都是不会停止的了。 楚国也将如魏赵徐等国一样,面临一场长久的,持续的,没有休止的战争。 这是陆渊收到西边变故后,所作出的推断,并且也为之做好了长久战争的准备。 但不等他在西北边境战事结束后,歇上一口,在入冬后的十二月末,临近新年的时候。 被陆渊所封,由原先临海世家穆氏,转封的静海国传来奏报。 说在南海之外,有大片敌国船舰浮海而来,入寇其静海国。 未过多久,陆渊在岭南所封的一票临海小国,也纷纷传回奏报,说有海寇入侵。 又过一段时日,岭南各国在楚国帮助下,勉强抵御住了海寇入侵,并俘获了不少俘虏船只。 岭南再传奏报。 根据俘获的海寇所言,他们是南海一小国水师,因为国中许多区域爆发山火,海底也有大火涌出,国中大半区域沦为火海。 不得已下,这些人只能乘船出海,远离故乡,寻找一片新的栖息之地。 最终沿着商路,就到了楚国扬州。 不仅仅是西极地震,南极火海,在寒潮出现了二十年后,也初露端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