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424章炮灰、河阳平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炮灰、河阳平定 (第1/3页)

    第425章炮灰河阳平定

    梁军既然不愿出战,陆渊也没强求。

    他现在率领的主力兵马,确实人少了点,才刚刚一百万而已。

    而且这一百万人里面,先天宗师才六个人而已,比城中的梁人先天还少。

    这种情况下,说想要打下大梁城,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他也能猜到梁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想借着周围各个重镇,用来消耗楚军兵力锐气,拖延时间罢了。

    可这些,对于陆渊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梁人低估了他,也低估了楚军,想要夺下大梁的决心。

    此时对方想拖延时间,自己又何尝不想拖延时间?

    “先等等吧。”

    陆渊冷笑一声:“等宁陵、虞城、谷熟三府拿下,大梁屏障尽失,就是这座两国帝都陷落之时。”

    远远望了眼大梁城,他收回了视线,转身返回了大营。

    楚军抵达大梁后,初期就这样在平静中,度过去了。

    梁军不想打,楚军兵力不足,也不愿打。

    除了深修高垒,广布营寨外,两边就是互相对峙,谁都没有主动出手。

    双方隔着营寨城池,就这样远远对望起来。

    一场静坐战争,以这种诡异的姿态,出现在了这场引世人瞩目的战场上。

    ……

    返回了大营后的陆渊,并没有因此闲下来。

    关于扩军、裁军的规划,虽然因为各处行营正在进行的战争,还没到推行的时候。

    但距离推行的时间,其实也不远了。

    他准备趁着这个冬天,有寒潮影响的期间,就尽快着手此事。

    楚军北伐,快两年了。

    两年征战,那些常备军还好一点,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在外常年厮杀,本就是寻常,没什么好抱怨的。

    可那些征召来的民夫,则就不同了。

    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只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临时征集起来而已。

    这种征集,几个月,乃至一年,还好一点。

    可像现在这种,直接长达两年,乃至可能要更久,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民夫被征召出来了,他们家中缺少了顶梁柱,不管是农业生产,还是做其他活计,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他们家中少了一个男人,谁知道妻儿老小,会不会受人欺负?

    丈夫长期不在家,老婆偷人了怎么办?

    这都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因此,思乡情绪,其实已经在民夫群体中,开始广泛蔓延了。

    楚国北伐,确实势如破竹,一战打垮了两个天下强国。

    可战争进展再顺利,速战速决的希望,却依旧渺茫。

    打了这么久,那些民夫再怎么没见识,这个流言散开,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也差不多都知晓。

    这场战争,没个三五年甚,至更久时间,是不可能完结了。

    一想到自己退伍之日,遥遥无期,不少人心中都生出绝望,觉得自己可能要死在战场上,再也没有回家的可能了。

    去年,打了一年,成果固然辉煌,但辉煌之下,一千两百万民夫,可是死了将近两百万的。

    那一座座被攻克的城池,一片片掌控的疆域,可都是那些民夫和战兵,用血换来的。

    只是一年时间,就死了这么多人。

    今年北伐,打一个蒙山关,又死了十万人。

    现在还要打宁陵、虞城、谷熟三府,估计又要再死个二三十万,甚至更多人。

    后面再打大梁,怕不是要死个百万人以上?

    以上这些,可不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啊。

    不,应该说,在将军眼中,这只是数字。

    但在士兵民夫眼中,这就是自己的性命。

    一座座雄城,都是要自己拿命去填的。

    眼下北伐大军,有三百万人,可能打完这场大梁之战,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剩下两百万人来。

    有了去年的经验,所有民夫心中,对此都有了些预料,知晓自己这次,大概很大几率回不去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情绪士气,能不受到影响吗?

    陆渊正是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不得不做出调整。

    进行裁军,不只是为了减少粮食消耗,更是为了让那些长期出征在外的民夫,能够回家和妻儿团圆。

    再不放他们走,他真怕大军士气也会崩。

    不过就算想放人走,也不是说放就能放的。

    去年就北伐的那些老人,是可以放回去的。

    这些人巅峰的时候,有一千两百万人,如今只剩下二

    一千万人左右。

    等今年打完第二次北伐之战,七大行营再消耗一波,估计也就只剩下七八百万人了。

    这七八百万人,再招个两百万人从军,最后应该能回去五六百万人。

    嗯,来时一千两百万,回去五六百万,能活着回家一半人,这个消耗数目,还算能够接受。

    毕竟这种级别的大战,身为炮灰的民夫,只是损耗了一半,而不是全都死绝,已经相当幸运了。

    像陆渊刚崛起那会,在洞庭郡内打仗,那时每次征召民夫炮灰,可是每次战一打完,人都没剩下几个的。

    当时的炮灰死亡率,基本都是奔八九成以上的。

    如今才只是三四成,已经相当不错了。

    其他各国这些年打仗,每次征召民夫,死亡率也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