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仲父发兵三处,朕只灭一路!(求订阅) (第3/3页)
问道。
“陛下此举甚善,考虑得周全,如此一来,至少有八成的属官吏员会上衙的。”丙吉说道。 “那再有第五道诏令,所有比千石以上的官员,只可称病告假十天,超过十天不回衙任事者,立即免官。” “比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告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不回衙者任事者,立即免官” 按照大汉律法,官员告假的理由有很多,一般而言,比千石以上的官员不管是因病、因丧、因事要告假,其实都没有一个定规。 到底给几天的假,全看天子的心情,因此准假又称为“赐告”。 既然也是天子的恩赐,那么当然就是天子说了算。 如此一来,比千石官员只可告假十天,比两千石官员可以告假三个月。 前者一定会不满意,更是对后者充满嫉妒——谁又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免官呢? 下层的属官吏员有想要的东西,中层的佐贰官们也有想要的东西,上层的三公九卿也有想要的东西。 拉拢下层,分化中层,打压上层——这是对付“罢工”的不二选择。 这五道诏令下去,恐怕这大部分的属官吏员都会乖乖地回衙任事的。 丙吉和张安世对天子的雷厉风行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对天子治理朝政的能力再也没有任何怀疑了。 大将军霍光煽动属官吏员称病告假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而天子这五道诏令也是破天荒的应对之策。 硬要说起来,这应对之策也没有太玄妙的地方,如果让他们慢慢来谋划,倒是也可以想得出来。 而天子厉害之处在于,居然可以短短几个时辰之内,就将这些事情全都想明白。 而这几个时辰里,天子估计还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昼寝的。 这难道还不是治理朝政的能力吗? 但是,丙吉仍然有一些疑虑,诏令的内容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尚书署的那些尚书们,会同意加盖传国玉玺吗? 就拿天子任命自己暂代领尚书事这一件事情来说,尚书署会同意吗,称病的大将军会同意吗? “陛下,这些诏令都要通过尚书署来加盖传国玉玺,陛下任命微臣暂代领尚书事一职,会不会激怒大将军。” 今日晨间,天子在门下寺就说过,先不要动尚书署,更不要动传国玉玺,以免让大将军“狗急跳墙”。 为何现在,天子却又改变了主意呢? 刘贺冷笑了一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晨间的时候,大将军没有称病,朕自然不好鸠占鹊巢。” “但是现在,是大将军自己向朕称病告假的,他想以此胁迫朕,让朕去求他?” “不,太祖高皇帝的子孙不会如此没有骨气的!” “既然仲父把尚书署、丞相府、大司农和太常寺都让出来了,如果朕无动于衷,那岂不是辜负了仲父的好意?” “国不可一日无君,衙署不可一日无上官……朝政停滞,引起混乱,朕作为大汉之君,怎么可以坐视不理呢?” “仲父想要用朝政来吓唬朕,让朕知难而退……” “那么朕也来吓一吓仲父,让他知难而退……” “如果他愿意回来主持朝政,那么朕会既往不咎,他仍然是大汉的辅政大臣;但是如果一意孤行,朕立刻就要亲政!” “到时候,相信天下臣民也会站在朕这一边的,相信仲父也就无话可说了。” 简而言之,晨间的时候,霍光没有出手,所以天子没有借口;如今霍光出手了,天子也就能名正言顺地反击了。 刘贺越往下说,脸上的表情就越冷漠和愤怒。 心中那股从晨间积攒到现在怨气,终于随着这一句句自我的剖白喷薄而出。 原本,刘贺只是想要徐徐图之,但是霍光居然想要用这种高高在上的方式逼自己就范。 还真的把自己当成天子的父兄长辈了吗? 君父就是君父,年龄再小也是君父;臣子就是臣子,年龄再大也是臣子。 身为臣子,可以当一个跋扈的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决不能主动退到一边去——以退为进,就把路走窄了。 今日午后,刘贺在昼寝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朝堂争斗瞬息万变,这个机会必须要抓住,进一步为亲政铺平道路。 要不是想清楚了这个关节,刘贺刚才也不可能沉沉地睡上一两个时辰。 看来,自己以往的演技确实不错,真的让霍光错看了自己。 不要紧,以前看错了,那么从今日起,就让仲父看看,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安世和丙吉也被天子突然爆发出来的这股杀意镇住了,他们原以为天子只比他们往前多想了一两步。 哪里想得到,天子早已经想在了百步之后。 看来,自己不是要给天子进谏,而是要尽量地跟上天子的脚步。 丙吉和张安世这两个见过孝武皇帝的朝臣,恍惚之间,忽然觉得被夕阳笼罩的天子,身形有一些模糊。 那散发着金光的轮廓,居然和他们印象中的孝武皇帝有一些相似。 君臣三人沉默一阵之后,张安世才问道:“陛下,几个衙署的上官不在,会不会怕有人敷衍了事。” “明日,朕会亲自去这几个衙署坐镇,这些三公九卿,朕一人来当!”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