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_第300章 仲父送的尚书署,朕就笑纳了!(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 仲父送的尚书署,朕就笑纳了!(求订阅) (第3/3页)

2' class='gcontent2'>

    第四道诏令,旌奖丞相府、大司农、太常寺三个衙署的属官吏员,来年考评定为最。

    第五道诏令,限定不同品秩的官员可以赐告的天数。

    丙吉就坐在霍光平日所坐的位置上,不动声色地看着陈留寿。

    后者的表情最初是平静,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惊喜、不解、担忧和恐惧。

    看来,这陈留寿确实和大将军走得不算近,否则脸上不会是这种复杂的表情的。

    “陈使君,你可有什么疑问吗?”

    “府君,这真是县官亲笔所写……”

    “这是自然,陈使君如果不相信,自可以去温室殿和陛下核验。”丙吉皱着眉头反问道,这陈留寿果然有一些迂腐,居然又问出了这种碰到刀口的问题。

    “不不不……”陈留寿知道丙吉误解了,连忙摆手想要解释。

    “下官想问的是,这第二道诏令上所说的,坚持上衙任事的属官,可以获得赏赐……”

    “那……包不包括我们少府寺的属官吏员呢?”

    丙吉一开始没有听懂这句话的用意,当他看到陈留寿眼中的渴望时,才明白了过来。

    这陈留寿品秩不过六百石,一个月的钱粮是七十斛,如果家中要养的人口很多,那么也是捉襟见肘的。

    看来,他不是质疑这些诏书的合法性,而是在想自己能不能落到一些实惠。

    “当然,县官的诏令上写得非常清楚,这份赏赐覆盖长安所有府衙的属官吏员,只要来上衙,就都能领到。”

    丙吉的这句话,让陈留寿的脸上一下子就乐开了一朵花,颇为真诚地感叹道:“这真是县官的仁政啊。”

    “既然陈使君没有其他的疑问了,那就命人誊抄诏书,加盖传国玉玺吧。”

    “诺!”

    很快,尚书署就在一种喜庆的氛围中忙碌开了,上到尚书仆射和尚书丞,下到书佐卒役,一个个都是喜上眉梢。

    大家一边誊抄着诏令,一边小声地讨论起赏赐发下来之后,是存起来应急,还是换成缣帛给家里的妻儿做一身过冬用的袍服。

    男人们那憨厚的笑声时不时就从两侧的小阁里传来,让这冰冷的空气中,都有了一些欢快的气氛。

    丙吉背手站在正堂的屋檐下,侧耳倾听着属官们的窃窃私语。

    他并没有出声阻止。

    如果说刚才在温室殿里的时候,丙吉还对天子的应对措施有一点点怀疑,那么现在这点怀疑已经烟消云散了。

    丙吉突然意识到,天子看待人心,似乎和他们这些朝臣很不一样,更准、更全。

    “他们虽然品秩低微,但却是大汉政令通畅的基石和枢纽,把他们当做人来看,他们自然就会忠于大汉。”

    这句话也是天子今日说的,丙吉当时还听得似懂非懂,但是如今已经全部都懂了。

    这天子以后恐怕不只是明君,更会是一个仁君。

    看来,大汉的朝臣和百姓,是得了福报了。

    在尚书署上下一心之下,这五道诏令很快就各自被抄录成了三十份,并且全部都加盖上了传国玉玺。

    再往后,就会由谒者把它们传到长安城大大小小的各府衙去——再往后,就是继续逐层通传。

    此时,天色已经晚了下来,长安城已经逐渐安静了下来。

    下载乃送出诏令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明日一大早,各个衙署会收到这些诏令。

    到时候,那些今日告了一天假的属官吏员,到底会有多少人回来。

    ……

    戌正时分,北阙丹墀之上,刘贺正在冷风中,独自散步。

    来到未央宫之后,刘贺运动的机会就少了许多,所以每天用过晚膳之后,他总会在未央宫四周的丹墀上走一走。

    而北阙的丹墀,是刘贺最喜欢来的地方。

    此时,天色已全部暗了下来,太阳更是早已沉到了地平线下。

    和这浓郁的黑暗相比,身形单薄的刘贺显得非常渺小。

    他背着手,迎着风,一直就这样站着。跟在他身后的戴宗和李章,以及昌邑郎们则远远地停在几丈之外,不敢打扰。

    从此处向北方看去,可以在极远的北城郭的方向上看到万家灯火——虽然若隐若现,但是却如同天上的银河流泻到人间一样让人着迷。

    那里有不少刘贺熟悉的人,咸亨酒肆的关二和张三,许广汉一家,木匠孟班一家……

    不知道他们这几个月过得如何,不知道今夜是否又能酣然入睡。

    无论如何,刘贺今夜是注定睡不着的。

    因为明天,他就要出宫,去接管那几个衙署了。

    想到此处,刘贺又转身向东边的尚冠里看去,那里有大将军府,更有许多品秩甚高的朝臣。

    此刻,他们想必一定非常得意,而这一晚也会睡得很好。

    白天,他们向天子发起了反击。

    虽然仅仅只过了一天,但是长安已经有一些乱了。

    数百辆运送租赋的马车无处可去,近百名上计的官员在丞相府外吃了闭门羹……

    就是这一天的时间,许多谣言就从长安城的角角落落里冒了出来——天子受jianian臣蒙蔽,气病了大将军,让朝政凝滞,大汉危矣。

    也不知道这是好事之徒自发传出来的,还是有人特意鼓动引发的。

    刀枪之战尚未开始,这民心之战倒是要先打起来了。

    刘贺准备的《长安月报》和昌邑孤儿也该派上用场了。

    今夜,暂且再让仲父好好睡一觉,明天过后,想要再能睡着,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戴宗,李章,你们过来。”刘贺侧脸向身后喊道。

    “诺!”两人立刻就走了过来

    求订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