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霍显该死,老夫恨不得杀了你!(求订阅) (第3/3页)
“夫君想到了何事?”
“唉,虽然军司马王献已经死了,但是恐怕禹儿所做的那些糊涂事,已经走漏了风声……” 霍显的眼神抽搐地跳了一下,不安地看向了霍光。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天子恐怕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这今日才会突然性情大变。” 里通匈奴,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死罪,哪怕那个人是霍禹,是霍光的独子,一旦事发也绝躲不过去的。 “那禹儿岂不是……”霍显不敢把“死无葬身”之地四个字说出来,生怕这句话会一语成谶。 “还好,如今还没有到这个田地,县官应该只是有耳闻,但是并没有真凭实据,否则将之公之于众,哪还有你和我在此处说话的机会?” 霍显松了一口气,只要没有真凭实据,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圆过去。 “但现在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时候,但凡是阴谋之事,不管思虑得多么周全,也总会有泄露的那一日……” “这阴谋行得越大,知道的人就越多,就越有可能走漏风声。” “此刻,县官的手中也许没有真凭实据,但是总有一天是会有的。” “夫人莫忘了,这几日长安城的动荡,都源自于县官要天下臣民直接向他上书。” 此刻,霍光已经从刚刚的震撼和慌乱当中,渐渐地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和睿智。 慢慢地梳理下来,霍光自认为他已经看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而实际上,他猜测得也确实是八九不离十,但是没有猜到的那一分却是关键——天子不是为了霍禹而对付霍光,而是为了对付霍光才找了霍禹这个借口。 “幸好现在的县官还稚嫩,要是孝武皇帝在位,根本就不会在乎什么证据和名声。” 朕即朝堂,管他有没有证据,抓起来再说。 放到诏狱里去,严刑拷打,总能问出点什么来的。 别说是一个辅政大臣,就是当年的太子据,不也差点陷入这种境地吗? 想到这一层,霍光反而就有一些庆幸,幸好不是孝武皇帝在位啊。 “夫君,那我等现在要怎么办,难道禹儿就只能回来任县官宰割吗?” 换做别人,儿子犯了那么大的错误,最好的选择就是到天子面前亲自去出首。 用一个人的命,换取全族的命。 但是霍光自有一股傲气,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那么多年,他觉得自己能把霍禹保下来——自己只有一个独子,不保也得保。 “不至于,从县官刚才那道诏令看得出来,他还是对老夫非常敬重的。” “可是,里通匈奴,那可是死罪啊,县官能……”霍显想了想,才接着问道,“夫君是要向天子求情吗?” 前两日,霍显问过霍光这个问题,到底是战还是要和。 那个时候,霍光说自己腰腿太硬,已经不愿意弯腰了。 而如今,心虚的霍光只能选择这条路了。 “嗯,但是现在还不是求情的时间,非要等到禹儿他们的捷报传来,老夫才能进宫去找县官旁敲侧击。” “如今老夫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去见县官,他不会答应老夫任何要求的。” “那上朝之事……” “那是天子收买人心的举动,他想要罢朝就罢吧,在征北前线没有捷报传来之前,老夫是不会在朝议上露面的。” 自己用罢衙的方式,没有让天子屈服;那么天子用罢朝的方式,自己也不能屈服。 这看起来天子是给了自己台阶下,但实际上也是在胁迫自己。 如果明天朝议上,自己若无其事地去上朝,天下臣民恐怕会指着他霍光的脊梁骨,骂他是一个欺压天子的权臣。 这个骂名,霍光可背不起。 “此事就如此定下来吧,老夫会上一道谢恩的奏书给天子,然后安然等待便可。” “大军全部出塞已经五日了,再等一个月,捷报一定会来的。” “到那时,就什么都好办了。” 霍光的这几句话,即像是对霍显说的,但是又像是对自己说的。 这意味着,这五六日来,霍光吃的所有的“亏”,他都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想要有转机,那就必须要等前线的捷报了。 至于这段时间,霍光只能用首辅大臣的身份硬顶天子的威压——不上朝、不露面。 以此来撑起大将军的威严。 “夫人,你先出去吧,老夫想要独自歇息片刻。” “诺。” 霍显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下来,对天子的怨气也差不多散尽了,她已经全然接受了霍光的说辞——毕竟是霍家有错在先。 她服侍霍光躺下之后,才蹑手蹑脚地出了寝房。 然而,在掩上房门的那一刻,霍显的眼皮子却跳了一下。 给田顺、田广明和范明友那三封信该不该追回来呢? 如果如信中所说的,让大军撤回来,那么他们如何立下战功呢? 可是追回来的话,后面如果又出了变动,该怎么办?没有大军在手,如何应对? 罢了,说不定此信送到的时候,范明友他们已经取得了大胜也说不定。 那样一来,两难自解。 想到这里,霍显再也没有纠结,款款地离开了中邸。 她要去隔壁的院子,再给霍成君教一些在闺帷之中讨好拿捏男人的法子,进宫之后,一定要将天子掌握住。 球球大家给个全订吧,呜呜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