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0章 霍光最后一次进宫面圣,向皇帝认了七条大罪,能活命吗? (第1/3页)
翌日巳时一过,一队昌邑郎,在昌邑中郎将将龚遂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将军后宅。 龚遂向门外的剑戟士出示了天子诏令之后,就带人快步走进了霍宅。 大约一刻钟之后,龚遂重新回到了霍宅冷清的大门处。 这时,龚遂身边还多了一个人——霍光。 霍光今日的精神不错,看着自然也比昨夜清爽了许多:胡子和胡须都提前梳理过,不再像一个将死的耄耋老人了。 他那颗大司马大将军的印信早已经被收走,但是腰间那紫色的组绶仍然在袍服上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 门前那队昌邑郎的队伍中,还停着了一辆黑红相间的安车——上面的戳记旗帜表明这是“大将军霍光”的安车。 如果是在数月之前,那么这辆安车出现在这霍宅门口,再正常不过了,但是现在却有些引人注目。 因为不管是这车子还是这戳记旗帜,都已经许久没有在长安城的街面上露脸了。 霍光昨夜睡得很早,就是为了今日面圣。 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他觉得有一些发昏。 “龚公,今日是什么日子了?” “腊月的二十三,小除了。” “今年过得可真快啊。”霍光叹道。 龚遂站在霍光身侧靠后一些的位置,给足了霍光尊重的颜面,他并没有接话,只是在一边默默地立着。 这个昌邑中郎将已经七十多了,这个天气对他来说并不好过,可他的腰杆仍然挺得很直,比霍光还要矍铄。 “龚公,你在昌邑国呆了几年?” “先王还在时,我就呆在昌邑国了,加起来快三十年了吧。”龚遂仍然恭敬地说道。 “三十年,竟然未能得到升迁重用,如今只是千石的昌邑中郎将,真是明珠暗投了。” “大将军此言差矣,大汉有《左官律》,郡国官员不得到长安任官,这是祖制。”龚遂不卑不亢道。 “倒是老夫忘记了。”霍光沉默片刻才答道,但是他仍然没有往前走的意思,而龚遂自然也还不好催促。 “按龚公所说,那你岂不是看着县官一点点长大的?” “正是。” “老夫想问你,在你看来,县官是怎样的一个人?” 霍光的话让龚遂有些发楞,他觉得此问似乎有一些耳熟。 片刻之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几个月之前,当龚遂和王吉等人进入未央宫,第一次去面见光禄勋张安世时,对方也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 那个时候,龚遂和县官一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根本不敢在张安世面前有任何表露。 所以只能含糊不清地说“不管天子是不是明君,自己都要当诤臣”。 不过今日,龚遂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心中所想了。 “县官是天子,而且是能成为明君的天子。” “一直如此吗?”霍光不可思议地看向龚遂问道。 “三年前,县官大醉过一次,从那之后,县官就有明君之资。” “如果大将军有机会去昌邑国,那可以问问昌邑城中的百姓的意见,他们一定也会这样说的。” “不只如此,大将军也可以问一问长安城的寻常百姓,亦会说县官是明君的。” 原来,从那个时候开始,天子就已经是这样一个人了啊。 自己实在是太大意太傲慢了,竟然被这小小竖子给骗了过去。 一阵苦笑,转而就是自嘲。 其实,天子也没有骗自己 从第一次面圣开始,天子就明明白白地说过他要当一个明君,还要当一个孝武皇帝那样的明君。 孝武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明君呢? 霍光是最清楚的。 天子诚不欺我,我却以之为欺。 “数月之前,若老夫能将龚公找来先问问这个问题,恐怕今日就不用昌邑郎来送老夫进宫面圣了。”霍光自嘲道。 “大将军若是在几个月前找我问这个问题,我定然不会如实说县官有明君风采的。” 龚遂这句有些针锋相对的话,一时让霍光不知该如何应对,片刻过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县官好城府,昌邑国出人杰。”霍光不仅是在说天子,也在说龚遂们。 “大将军,动身吧,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