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六 枣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 枣酒 (第2/3页)

子系统的发展都不能超过金字塔整体结构。

    商人四处流动,这是不安定因素,商业只能带来奢侈品,而由此造成的道德缺失,结构失衡却可以危及整个帝国,所以必须抑制商业。明初,巨商沈万三散尽家资修南京城墙,依旧身死族灭,朱元璋就是让豪强巨贾引以为戒。

    北方老百姓眷恋乡土,此时经商,充满危险,官府盘剥,路途不靖,土匪,黑店比比皆是,水土不服以及漫长的行商旅程,商人每一次出发,很难说是不是生命的终结之旅,每一次出门行商对家庭来讲,都是一次生死离别。

    北方百姓大多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守着几亩田土,老婆孩子热炕头,一辈子出不了百里之外。统治者也鼓励这种习俗。

    山西人是北方的特例,历史上形成浓郁独特的经商氛围,只要有条件,便安排自家男女孩子读两三年书,学习些简单的算学。绝大部分男孩子接着被送到商队商铺学习经商,其中参加科举的凤毛麟角。男子出外经商,女子在家cao持家业,打理店铺,认字会计算,山西女子精明,同时又是家里顶梁柱,所以性格泼辣!

    每一条商路都洒满了山西人的血泪,也造就山西人精计算,勤俭,善于变通,眼界宽阔的商业性格。

    自己要发展贸易,肯定要和山西商人打交道,李银河问道;“柳大叔,年关将近,行商们都在结算回乡过年,你们怎么此时出门?”

    柳河叹口气;“马市正常时与蒙古人交易,日子过得还好。只是这两年,左翼察部大汗西征右翼蒙古人,长城外打得尸山血海,今年又围困大同,宣府大同多遭荼毒。货物卖不出去,我带着小儿到内地看看有没有商机,寻条新商路。”

    李银河心中一动;“商机如何?”

    柳河摇摇头,黯然道;“大同府周边断壁残垣,保定府和易州商会进货有限,价钱压得极低。”

    李银河道;“柳大叔,我需要大批货物,你有多少我收多少,价钱好商量,如何?”

    柳青插嘴嘲笑道;“你穷得连我们的银钱都抢,你有多少钱和货交易?”

    李银河脸微微一红;“柳青兄弟,此一时彼一时,兵宪知州大人对剿匪极为关切,也大力支持,已经给了我百户所一批物资武器,如果剿匪成功,大泽之地就是百户所控制区域,我的心思很大,招兵,练兵,所需甚巨。”

    柳青也认真道;“据我所知,易州两次清剿大泽土匪,都被土匪击败,损失惨重。

    边军号称精锐,大同边军我们也熟识,积弊甚深,户部欠饷,军将吃空饷,喝兵血,除了将领的家丁,其他军士饭都吃不饱,一月cao练不了几次,今年骑马的北虏入侵,险些拿下大同坚城,可见战力极弱。

    边军尚且如此,你小小百户所,又能训练多少精锐兵士,击败土匪,占据大泽之地呢?”

    李银河苦笑道;“眼见为实吧,年前我就兵发大泽,如果能打败土匪,你也相信了我的实力,如果被土匪击败,此事作罢。

    再说了,新的商路哪有那么好开辟的,我们现在姑且聊聊,你们主要交易何种货物?”

    柳河也深以为然,现在的商业渠道早已被各地豪强掌握。行销大宗商品者为行商,在固定地方交易者为坐贾,各地豪商巨贾都是权贵的代理人,普通商贾只能背靠权贵,士大夫,或当地豪强,缴纳一定保护费去交易,所以,开辟新的买卖渠道何其艰难!

    柳河耐心地讲解;“昔日马市时,我们主要用盐茶粮食布匹以及百货交易蒙古人的牛马羊和皮毛制品。

    现在马市断绝,粮食已被张家口商会收购一空,我们积压的货物主要是盐茶布匹及一些百货。

    如果李百户能消灭土匪,所需物资多的话,我可以组织一些大同商贾共同备货,不知李百户将来交易何种货物?”

    “银钱我还要留着买物资发赏银,短时能不能用酒交换!等我有了信地,再开辟新的货源。”

    “酒啊!那要看看酒的品质,如我山西汾水烧酒,那就如同银钱。”

    “只是普通火酒,我这两日给你送些样品,你住在何处?我给你送过去!”

    “我们住在悦来客栈,看过你的酒水,年后我可以让伙计跟你接洽,左右也就是费些脚程,当然,我们希望百户大人剿匪成功。”

    和柳河商量妥当,李银河愉快地回了军营。

    刘虎正扶着谢宁在屋中溜达,李银河关切道;“叔,别急着活动啊!”

    谢宁摆摆手;“叔没那么金贵,没伤筋骨,慢慢活泛气血,有十天就好了。

    对啦!你让屯丁拉回的家伙什做什么?”

    “叔,咱们以后要想发展,土地是根本,但商贸也必不可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后有机会我们都要参与。

    要说利润高的,烟酒盐,小侄脑子里正好有火酒做法方子,我组装一个简易蒸酒设备,如果能得火酒,我联系了买家,就是救下的那两个大同行商,可以换物资生活用品。”

    谢宁舔舔嘴唇,笑道;“这火酒方子可以传给后人,一会让刘虎帮你,务必保密!真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