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教唆 (第1/3页)
程椗满脑子费解的走了。 莫杵榆拿着麻布巾走出来道:“你跟他废话什么。” “这小子人不坏,就是沾了点市侩气,没完全掉钱眼里,试着纠正一下,说不得以后有用。” 莫杵榆来到井边打了水,拉张小板凳坐下,解开上衣道:“没等你纠正完,这人应该就堕入魔道了。” “既然你提到魔……”三娃正经起来:“别怪我考虑多,你不信我妖魔出世,这天下也安生不了多久,我们不仅要自保,要活下去,我还希望你能为更多人考虑,共同面对未来的大变局。” 莫杵榆没有多言,自顾自的擦洗身子。 目前日子刚有起色,三娃就考虑什么天下大事,这天下,是能轻易让他们左右的吗。 或许三娃可以,他不行,他就想开间小馆子,让许氏、莠儿、幺妹能安生。 洗完澡,莫杵榆来到厨房盯着盆里的豆子发呆。 做豆腐,在这个时代不是轻易的事。 北方一般吃的是老豆腐,也便是卤水点豆腐。 莫杵榆想做的是嫩豆腐,因为更配鱼汤,还可以做豆腐脑。 大汉从县里回来时,已经给他带来白虎石,也就是石膏。 南方嫩豆腐采用熟石膏凝固,将石膏烧热磨粉,掺水搅拌如淀粉水般,再掺入豆浆中等待凝固,之后得到豆腐脑,也便是豆花。 豆花制成豆腐也不难,用网布包住豆花放入磨具中,木板一压,再垫块石头增重,挤出水分,用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成形。 问题是磨豆浆啊! 没有电器,靠手磨不是一般的折磨人。 “光想鱼汤配豆腐,制作过程完全给忽略了,得想个办法!” “早给你准备好了,拿去。”三娃拖着小板凳爬进厨房,把插在背后裤腰上的木板解下递给莫杵榆。 莫杵榆拿起看了一眼,不由皱眉。 三娃在木板上画了一幅图,是幅超远这个时代的蒸汽机图纸,并不复杂,材料也尽可能简化了,毕竟只是推动一个磨盘,能用木头绝对不用钢铁。 “不说炼钢问题,光是你这叶轮你要能做,是你自己造还是找王家?” 三娃往小板凳上一坐,老神在在道:“这粗活,王铁匠就能干,不用我出手。” “你确定?”莫杵榆皱眉。 “你在担心什么?”三娃反问。 莫杵榆转移话题,指着目标上的齿轮道:“用木头制没多久就要换,我们不可能好时间造,又得找人。” “你觉得,就因为一个齿轮被人盯上?”三娃反问。 莫杵榆默然不语。 “你太小看古人了。”三娃高深莫测道:“现世历史的张衡、马钧、祖冲之都是这方面的行家。” “你都说……” “这世界的历史虽连商朝都没能出现,便走偏了,但能人也不是没有。” 莫杵榆皱眉。 三娃继续道:“我在县里见过用木齿轮造的车,没有发展到铁制,原因可能与我们那想象,朝廷重视程度不足,儒学高于一切,在读书人眼里是奇技yin巧,长辈眼里不务正业,饭都吃不饱,谁有闲情考虑这?” 三娃拍拍蚊子,又搓搓小脸接着严厉道:“我们知道工业的重要性,是我们生长在工业时代,饿死也要搞工业,他们……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相隔四百年,活字印刷完全普及耗费六百年,前后光阴千年。” 莫杵榆道:“你怎么不说到打印机普及又用三百年。” 三娃白了他一眼,轻叹道:“科学不是扶摇直上,不是登山,它是金字塔,你甚至不知道你搭的金字塔是正三角还是倒三角,摸索需要时间,需要人,更需要挑战失败的勇气与对未知的前瞻性,这里的天才有了想法并付诸行动,结果是什么,十里八乡茶余饭后的谈资?当成果出来,大家觉得好用就用了,不会考虑太多,怎么普及?” 三娃摇头连连,让莫杵榆给他打碗水,喝完继续道:“人不是没考虑献官,实乃结果令人寒心,成为官员晋升的筹码,荣誉让官员拿去了,发明者得到什么?史书里的无名氏吗?换另一条路,商用,看似固然可,但也无法避免两种结果,其一,发明者打黑工。二,大家效仿。东西一拆,什么构造都摸透了,能赚钱就有人做,看似推动发明,其实是扼杀了创造力,这两种结果对发明者来说是残酷的。” 莫杵榆道:“跑题了。” “并没,虽然不是一个世界,但区别不大,也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 莫杵榆没好气道:“你还真是不死心啊。” 三娃严肃道:“天下大乱时,你以为你能躲得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