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海征程之另一种起源_第十八节 迈向圣光之旅的第一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节 迈向圣光之旅的第一步 (第2/2页)

中同时只有一个原子依旧保持着二十六个质子的状态。而其余的原子内核力系统却毫无规律可循,经常会发生某个质子被排挤出原子核,成为自由质子绕着中心原子运行,然后吸附到其他核上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根据晶体内金属的种类和晶簇的能级,晶母素原子序数会在周期表相应范围内随机迁移,而在这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原子核的分裂融合,便会释放出部分能量以及相应的电离辐射。这些辐射同样会破坏其他的正常的金属晶体间的金属键,内部倒是没什么,但在晶体的最表层,一些金属离子将由于附着力的消失而脱离晶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持续的离子放电现象。

    一般来说,这种气体对于人体来说有着相当大的伤害,但若论起采集金属原子气的话,再没有什么比用晶矿更方便的了呢。

    自从确定了使用晶矿进行金属气的制备采集之后,为防止晶体可能的受激爆炸,尤莉丝莉茜便在小城堡外建了一间密封的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活动板房中逃生比从地下室容易的多,而且,作为廉价的预制成型拼接建筑,就算真被炸坏了也不会觉得可惜的。

    好吧,真到那时,该可惜的是那些被炸坏的设备才对……

    即便是有了研发方向,试验也不是就能一帆风顺的呢。

    由于玻爱凝聚态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普通的晶体在自然环境下生长,难免会变得成分繁杂,自然逸散出的原子气中成分也是相当的混乱,并不适合直接制作降速棱镜。当然,这一点现在已经解决了:通过精炼-再培育的方法,如今的试验体已经是纯度相当高的各种特定元素晶体,晶母也更换成了纯度更高的蓝晶——虽然蓝晶极不稳定,但经过试验,将蓝晶的量子能级降低之后,其同等体积在到达爆炸临界之前能容纳的能量反而比绿晶的多了好几倍,理论上确实是比绿晶更为合适的呢。

    试验已经进行了三十一次,在这间廉价的实验室中的众人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教训,相信这一次不会在出什么问题了呢。

    为了更好地保证纯度,装有金属原子气的容器要求相对密封至少,进灰什么的是不行的,考虑到整个光棱的运作原理,棱镜部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经过一番讨论,干脆直接使用纯净的蓝晶作为棱镜,并且以其做容器,将金属气玻爱凝聚的位置选择在了棱镜的内部,这样一来,整个棱镜-金属气容器-凝聚态反应皿便成为了一个整体,可以大大方便运输与更换。可以预见的,这种武器在利用瞬时能量打击敌方的同时,对炮塔本身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伤害,如果将这种伤害局限在棱镜内部并做成方便更换的组件的话,毫无疑问将会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的呢。

    要对晶体内部进行雕刻,自然要避免对外部的损伤,除了留出一个小到rou眼看不见的泄压孔之外,整个晶体便是一个封闭的整体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线激光雕刻机会将光路上的一切皆尽烧融,自然是无法使用的,这才有了这台拼凑而成的三维激光烧蚀机。使用同时驱动多达三十之数的激光模组的方法,成功地将功率平均开来,只有光斑聚焦的中心,才能够达到所预计的理想作业温度。

    光学器材级的雕刻,本来就是一件细致而缓慢的工作,即便如此多的光头同时作业,在即将完成之时也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为了随时干预以及防范可能的爆炸,整个过程中尤莉丝莉茜和佐天颖鵼两人始终在一旁观察着。长时间观察聚焦的光斑,即使是有戴相应的防护设备,两个女孩还是不免有些疲惫。

    “反映腔烧蚀结束!”

    “内部金属气密度达到预定,泄压通道封堵。”

    “多普勒磁光冷却机作业开始!”

    在完全看不见的波段中,一上一下两台相向放置的激光器同时开始了对晶体内部的照射,初始还无法看出什么的,但不多时,当晶柱表面开始凝结出水滴的时候,内部那原本绿蒙蒙地雾气开始变得浑浊起来,就像发旧的老照片褪色一样,很快暗淡下来,最后成为了浓墨般的深黑。探测器给出了此时的温度:97nK。

    之后,便简单了许多,经过早已成熟的激光调频技术,晶体容器中的漆黑逐渐亮起橘红色的光芒,那是经过调频后对四百到四百五十纳米的光束波段的高度迟滞的同时释放的其余光波。

    由于在成功完成玻爱凝聚态的转变之后,房间内已经亮起了淡淡的灯光,储存了十来分钟的红黄色光芒倾泻而出,很是闪耀了一阵。

    在被映红的实验室中,尤莉丝莉茜静静地沐浴在光华之中,之前的疲惫此时早已经丢到了一边。在周围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的脑海中响彻着一个美妙的心声:

    “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的时候,已经来到了……”

    ·

    2013.04.16.0031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