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回来了 (第2/3页)
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朕听闻爱卿时常,要学习范文正公,既能为我朝治理地方,又能为我朝出征戍边。” “回陛下,这是臣的梦想,相信也是大多数文臣的梦想。” “嗯,那你以后就多多努力,向着这个目标奋斗。” “臣谨遵陛下教诲。” 临近年末,张涛夫妇带着家仆,一行人从成都回了汴京。 “爹,娘。您们回来啦。” “嗯,三年任期已满。新任成都知府着急忙慌地过来上任了,为父只好与他交接了手上的公务,回来汴京等着吏部的任命。” “哦,爹,娘你们一路舟车劳顿,肯定累了吧。快快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不急,为父想先看看我的孙子。” 张伟闻言只好一起跟着去看儿子。 “爹‘娘。’” 盛如兰看到张涛夫妇后,连忙上前见礼。 “嗯,你为我们张家升了儿子,不错不错。” “谢谢爹夸赞。” 盛如兰随即进去房里,把正在睡觉的儿子抱了出来。 张李氏一把接过然后传给了张涛。 张涛细细端详了一番,还在沉睡的孙子,好一会才把他交还给张李氏。 张李氏和盛如兰两人,一起带着孩进去房间。 张伟和张涛父子俩来到书房聊。 “为父听你母亲,你已经升任了翰林院侍读学士,和朝奉大夫的散官。” “回父亲,孩儿在前段时间去了一趟西夏办差,如今身上不止有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还升任了正四品的正奉大夫。” 张涛听到这话有些惊讶。 张伟见状连忙出言解释,从张涛离京赴任开始一一讲起。 前面那部分张李氏已经跟张涛过了,但也不介意张伟再次述。 听到张伟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张涛也不得不感叹:在官场,有时候运气比实力更加重要。 正四品的散官倒是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个官职。 既可以成为官家的嫡系,又可以整日在官家身边出现。 哪一朝堂上的位子有空缺,官家必定是率先想到经常出现在身边的人。 次日,张涛在家摆酒,邀请盛紘一家过来府上做客。 盛紘夫妇、盛长柏夫妇、盛长枫,就连盛老太太都一起过来了。 两家人坐在前厅,一起聊了起来。 直到宴席准备好了,开始上菜,才分开吃席。 足足三年不见,盛紘和张涛两个亲家,坐在一起好好地喝了几杯。 张伟、盛长柏、盛长枫几个辈在旁边陪着。 偶尔凑到一起声的聊几句。 上次会试,盛长枫又一次落榜,不过在他身上却没有看到丁点颓废之色。 相反,盛长枫在盛紘的亲自监督下,更加勤奋读书,除外应酬时分也更加有分寸,整个人算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现在张伟看他,也觉得更加顺眼了几分。 对于他的敬酒,也是来者不拒。 张李氏则是和盛如兰,在另一边的厅里,招待盛家的女眷。 盛如兰十三岁嫁入张家,距今已经五年多,管着后院的一大摊事,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此时的她已经不复当初的懵懂和单纯了,和婆婆一起招呼客人,很是得心应手。 宴会结束,盛紘和张涛两人都喝多了。 张李氏扶着张涛回去休息。 张伟夫妇负责送盛家一行人。 看到马车在事业中消失,张伟夫妇才转身回了家里。 很快就要过年了,张伟带着几个护院,去领了俸禄之后就正式放年假了。 过年期间,张氏父子又开始了跟亲朋好友拜年的活动。 元宵过后才正式返回工作岗位。 朝廷给张涛的任命也正式下来了,授职从四品的散官太中大夫。 得到任命后,张涛很是高兴,为官近二十载,终于跨过了这道坎。 过了几日,官家让张伟带着父亲张涛一起进宫。 张涛这是第一次面圣,很是重视,足足提前了半个时辰来准备穿着打扮。 吃过午饭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