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回来了 (第3/3页)
,父子俩便进宫面见官家。 官家让张涛先进去,张伟在外面候着。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官家考究张涛完毕,便让他出来,接着回了家。 张伟便随即进去,跟官家学习兵法。 几后,张涛身上又多了一个开封府丞的职务。 府丞从四品实职,乃是府尹的副手,属于协助府尹处理事务。 手上的权力大,完全取决于府尹是否信任他,是否放权给他。 张涛倒是很满足,麻溜地去上任了。 刚过完年不久,年号就改了,用帘今官家的新年号。 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知是自发的,还是有人在背后授意,开始在上朝的时候搞事情。 韩相公作为文官的领头羊之一,率先发言:“百善孝为先,如今陛下身居大宝。 子之尊,对于先舒王之名,也应该有一个定论了。” 官家刚坐直了身子想要发言,太后便出声了:“韩相公,你想议论何等名分啊?” 语气中略带不满。 “先舒王于先皇为兄,于陛下为父。陛下当称舒王为皇考。” 韩相公一语激起千层浪,朝堂上的重臣闻言纷纷当庭议论起来。 官家过继给先帝为嗣子,从而合法的继承了先帝的皇位。 现在皇位到手了,位子也初步坐稳了,韩相公就奏言,要官家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道理讲不通啊。 张伟再次见识到了韩相公的cao作,怪不得韩相公能当丞相。 先帝在位时就已经是丞相,在朝堂的斗争中,斗赢了余太师,把他赶回了老家。 直到官家即为后,第一时间向官家靠拢。 出面用耍赖的手段,帮官家拿回了传国玉玺。 现在又在朝堂上提议,要官家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波saocao作,脸皮不够厚的官员,即使想到了,都做不出来。 站在第七排的张伟,刚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楞了一下,满脸的不敢置信。 本来一直都是上朝凑数,只顾学习的他,不禁在心里大呼学到了。 不过他的职位是官家赏识、提拔的,连他父亲的也是,只能继续效忠官家,另外在心里同情一下太后了。 身子站得更加笔直,提起了十二分精神,准备专心聆听,接下来事情的发展。 太后有些生气了:“陛下已经过继,入嗣先帝为嗣子,从而得以继承大统,自然以先帝为父。” 韩相公不依不饶,继续道:“舒王乃是陛下生父,血脉承嗣。 如今陛下一得至尊之位,便改称他向,岂不让下人议论陛下,寡情不孝。” 太后闻言更加气愤:“看来韩相公的主意是定了,阶下的诸公,有什么话。” 右丞相出言力挺:“臣附议韩章。” 太后看到这个情况,怪之前先帝没有看清楚,左、右这两个丞相的面孔。 听信他们的谗言,答应让余太师告老还乡,驱逐出朝廷。 太后很是寒心,语气越加带着恨意:“好,好啊!两位相公看来是跟皇帝商量好,一起欺负我这个寡妇来了。” 官家闻言立马从皇位上站了起来,转身向着太后抬手行礼。 “大娘娘言重了,朕对大娘娘只有尊敬,绝无违逆之心。不如再问问,其他众位卿家的意思吧。” 就连一向正直的盛长柏,也不敢出言支持太后。 见状也忍不住凑到顾廷烨身后,想听听他的意见。 顾廷烨立马声道:“相公们都已经商量好了。” 听到这话后,盛长柏连忙徒后面,跟张伟父子和海家父子、盛紘几人做了闭口不言的动作。 胆谨慎的盛紘,立马用手上的牌子,遮了遮嘴巴示意会照做。 见到台下的臣子们不敢出声,官家点名自己的头号下属顾廷烨。 “顾侯,你是兵马所在,又通晓文书。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呀?” 顾廷烨闻言出列:“回陛下,臣自幼丧母,无依无靠。自然觉得什么都不如亲娘好。” 下面的臣子不敢出言得罪两位丞相,但是顾廷烨一阶武官,他们倒是不怕。 “阿谀谄上。” “对,你这是阿臾谄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