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珊的婚姻_第八节:秦老用《乾卦》精辟讲述人生六个阶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秦老用《乾卦》精辟讲述人生六个阶段 (第2/2页)

秦老继续阐述:“我们继续看《乾卦》的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里的‘渊’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深渊,或深潭,而是指经历了前面很多处世应事的历练,以‘渊’来比喻‘经历与历练’,‘内固外化’遁循规矩,所以不会有灾难。这个阶段相当于我们三十到四十岁的状态,四十而不惑。就是我们人生的第四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包容’,要懂得容纳不同意见的人存在,要知道世间是好坏,大小、多少、阴阳组成的,都必须同时存在的,对立而统一,这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你要做的就是要明白事物的本质核心是‘阳动阴随’的道理,如何理解这个呢?就好比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阳气为第一表现,而阴气为第二表现的结构和存在的运动方式,身体就是健康的状态,以阳的表现为显现,阴的表现为隐性,反之则是疾病,用最简单的一句好就是,世间必须是好事多余坏事就是正常的社会表现状态,反之就是病态。这里还有更深的研究,以后有时间再和你们聊,在一个公司来讲就是,激励制度必须多于惩罚制度才能更好的让公司充满活力。”

    秦老依旧娓娓道来:“这个阶段最好的表现是‘策略’或‘技巧’,深谋远虑,居安思危与延续发展的意思。知道人心与人性,如果这个阶段脱离这个就是偏离轨道。”

    “我们继续讲《乾卦》的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在天上,自然是众人来贺,自然可以见到或拥有想要的人才,自然有‘大人’来见,或见到‘大人’,这里的大人可以理解为对你有利之人和有益之人的出现,同样也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之人,而这些也是你机遇与危机皆可能同时爆发之时。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五个阶段‘知足’,要知道为什么说这个时机是‘双刃剑’的时机呢?因为我们很难做到‘知足’,给自己内在的能力给一个定位,这个阶段就好比我们的四十到五十的阶段,但你们要记住,我这里面虽然以年龄来比喻,但不能死定在这个年龄的概念里,如果你死定这个概念里的话就是不会变通,往往我们在人生最得意之时,别人给你锦上添花之时,我们就会盲目扩张,过于自满,这些都是失败的原因,总是沉浸在物外,而忽略自己本心,就是你最专注的,最擅长的基础事业,发家的主业,专注度缺乏。如果你依旧在主业的领域里不断地深挖、延展与升华,问题一定不大,就怕你盲目的跨界投资而脱离主业。这个时候的表现应该是什么呢?就是‘智慧’,智慧的表现,思维的敏捷,不惑于外,也不困于内,而知道顺应结合发展,深挖精进就是这个阶段‘智慧’的体现,做到‘精与专’自我肯定,自我完善。”

    琳珊给老师换了一杯茶,我们继续听老师涛涛不决的讲述:“我讲最后的一点,《乾卦》的上九,亢龙有悔!飞得太高的龙会有麻烦,陷于困境。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盈满则亏’的道理,但是也不是说这就是坏事的到来,是可以避免的,如何避免,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保持这个你就不会出问题,这个道理就是‘顺其自然’,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历了‘舍得、和合、内固外化、包容、知足,最后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是要经历‘生老病死’的,每一个人都会要经历‘春夏秋冬’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你不可能一直能在这个行业保持不败的高光,你的做法就是要引进新鲜的血液来打破现有的安逸性思维,你需要的是一个当下刚好处在‘一到十岁’具有‘天真’活力的人,这是‘道’的循环,也就是,四季交替如环无端,所以六十之后必须懂得‘返璞归真’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虽是‘亢龙’却依旧‘无悔’的道理。这个时候最大的体现就是‘格局’,这个时候表现的核心就是‘格局’的体现。六大人生体现,只有阶段的主导性,而不是完全的孤立性,他们都会相互的融合,交织在一起的,就好比夏季火旺,也仅是说当下火是主导,其他的五行是辅助,而不是说他们不存在是一样的道理,剩下的就看个人的领悟与运用了。”

    听完秦老的解析,我真是受益匪浅,心中确实是敬佩,不由说道“秦老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重新的认知,一个《乾卦》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就让我感悟良多,我得认真研读《周易》才行。非常感谢秦老的教诲,以后一定要多多求教才行,希望秦老不要觉得我愚昧。”

    琳珊:“今天我也是第一次能获得老师的这番讲解,很多要回去认真的消化和参透才行。”

    “的确是要认真的消化与参悟。”我接着说。

    秦老说:“若水,听琳珊说你想去终南山?”

    我说:“是的,秦老是不是有何推荐?”

    秦老说:“你去的时候告诉我一下,我推荐你去我的师兄悦静禅师哪里静修一段时间,肯定对你有好处。你去了再说。”

    我说:“非常感谢秦老,去了一定和你联系。”我留了秦老的电话。

    琳珊:“那老师今天太打扰你了,也比较晚了,影响老师休息,我们就先回去,改天再来看望老师。”

    “好。”秦老说。

    的确也晚了,毕竟已是晚上十点二十了,秦老有早睡的习惯,我们出了书房,师母给我们开的门,我们向二老道别之后,进了电梯,下楼。

    我说:“今天听秦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琳珊:“老师很健谈,他一直和我们说不要忘记传统,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应对当下的智慧核心。”

    我说:“传统不能丢,真的是不能丢。不理解不代表其无用,是我们不会用。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问题。今天非常感谢你。看来你真是我的渡船人。”

    琳珊:“还是那句话,机缘巧合。”

    我微微一笑,“言之有理。时机一到,自然知道。”

    琳珊:“你今晚还回去?你那太远了,要不去我那,我哪有多余的房间。”

    我说:“不用了,我去我朋友那吧。我们要不要去吃点东西?”

    我们走出了小区。

    琳珊:“不用了,我们打的走吧!改天我们再聚,我们不同路就各自打的走吧?”

    我说:“那我们改天聚,那我们就各自打的走。”

    我和琳珊各自上了的士,我去了向向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