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外的小路_第四章 远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远郊 (第1/3页)

    “来源于生活的素材,属于公有领域的素材,某些情节和语句上的巧合,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根据真实经历改编?我想起了郑凯瑞的话。

    我还看到这么一句话:作家有一种把自己看成自己作品里的人物的倾向,他还会有在现实生活中实施人物的某些行为的念头。

    那么,我就实施一下“人物的某些行为”,特别是与《BJ风情画》有所重合的部分。我要在现实中去见见我要写的那些人,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如此一来,我不仅可以为“根据真实经历改编”提供佐证,而且也能从中获得素材和灵感。

    “要么写些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写的事情”,我现在岂不是一举两得?

    我加入了一个叫“BJ小排量踏板摩友群”的微信群。

    姜小夏是群主,他喜欢摩托车,也吃这碗饭,开了个车行,销售、维修、改装、手续办理,什么都干。我是在他这儿修过几次车后认识他的,后来慢慢成了朋友。

    他不时往群里发些东西,行车安全、保养维护、摩友游记等。

    此外,就是把握节奏,组织出行活动,目的地基本都是BJ郊区,怀柔、密云、延庆为多,远点儿也就张家口,距离越远积极的人也就越少。

    最新的群公告是:春暖花开,我们一起摩旅,一起浪。

    别看暖和了,中间有两天气温骤降,还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足有一分米厚,天地皆白。

    这春雪不仅细碎(据说,一立方分米的雪中大约有600万-800万朵雪花),下得也细致,飞花妙缀,玉树琼枝——特别是窗外的这棵树。

    这棵树可真美啊,春夏之际作绿色,秋天作黄色,云烟氤氲时作蓝色,雪落其上时作白色。

    那些盛开的桃花也落了雪,白里透红。我想,肌肤胜雪之“雪”,怕就是这桃花雪吧。

    不过,随后气温就骤升,一两天内,犄角旮旯的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接下来,真正的春天——专业的说法是,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就来了。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春寒料峭之后,在乍暖还寒之后。其实温度也没差几度,你还可以穿差不多的衣服;但是,那感觉不是冷而是凉了,甚至是凉爽了。

    你心情复杂:你送别冬天,它终于过去了,可又有些怀念——那也是逝去的时光;你欢迎春天,它终于到来了,可又有些伤感——它也一样要掠过你,而且更快。

    BJ的春天就是这样,来得晚、去得快,好不容易挣脱了冬天的纠缠,又带着惯性撞向夏天的怀抱。

    为什么踏青而不踏绿呢,大概要的就是这个新鲜感觉——一切鲜嫩的事物都是美好而奇妙的。

    这是一个周日,阳光明媚,天空蔚蓝,云朵洁白。这蓝白分明的时候最美,白云不能多,不能散,其之于蓝天,最好像河湖之于大地——阴云密布和洪水泛滥的时候都不好看。

    活动路线是从来广营桥出发,走京承高速到雁栖湖附近,沿范崎路北上,到延琉路右转向东,到京加路右转南下,中途再路过雁栖湖,最后回到来广营桥,全程大约两百公里。

    前两个世纪的文学名著,不时来个三五页的风景描写,人也看得下去;但是,现在没有多少人须要通过文字来欣赏风景了,除非与图片、视频搭配使用。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和氛围营造依然重要,但,窃以为,部分可简化为天气预报式——毕竟,数学是描述世界的最精确的语言。

    例如:3月25日,周日,雁栖湖,晴,AQI:56,25°C/8°C,东南风2级;再加上一个,色温10000K。其余自行补充或搜索相关图片了解。

    我准备在我的小说中这么做。

    当然,诗另说,它是浮现于脑海和倏忽入心的,比如,“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按说以BJ的交通状况,最好早出门,不过由于本次路程不远,大家约好早晨九点在来广营桥附近集合。

    我晚点了,就跟领队联系了一下,雁栖湖见。

    这雁栖湖因为开过APEC峰会和“一带一路”峰会等重要会议,加上湖边建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凯宾斯基酒店,声名鹊起。

    对于自驾来说,路至关重要。长空寥廓,大地无垠,一条深黑色的,中间有着黄色或白色隔离线的,或笔直或蜿蜒的,尽头总在地平线之外的公路,就足以给人带来美感和浪漫的想象了。

    高速公路上的白线在车轮下不断延伸,辽阔的华北平原的尽头就在前方。等我到雁栖湖的时候,大家又准备出发了。

    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更是天朗气清,半空中悬着草原或山区特有的巨大、绵密、轮廓清晰的云堆。

    还是叶少,只有些许鹅黄嫩绿;还是花多,李白桃红、杏雨梨云。可谓漫山遍野、绚丽缤纷。不出城来,怎知这春色如许。

    范崎路名声在外,整体路况很好,各类交通设施齐全,沿途还有多个景区、度假区等好去处。

    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