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二章 宋国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宋国 6 (第1/2页)

    回到狐偃居室,重耳不免谈起宋君邀楚、齐会盟之事。

    赵衰说道:“看得出来,宋君此举是想效仿齐桓公当中原盟主。”

    狐偃:“嗯,宋君确实求伯心切。然而齐桓公知人善任,管仲有雄才大略,实施宽柔惠民、尊周睦邻之策,励精图治三十载方成伯业,岂是一朝一夕便可效仿的?!”

    先軫:“是啊!现在连一些小国家对宋尚有不服之心,更何况是楚国?”

    “不好说。”看得出,大家无不心存疑虑。

    重耳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善意提醒一下宋君?”

    狐偃摇头:“宋君连目夷的谏言都听不进去,又怎会听我们外人指手画脚?”

    作为旁观者,大家都对此事持怀疑态度,但作为客居者,也不好过多干涉,只好静观其变。

    ………………………………………………………………………………………………

    四月中旬,宋君兹甫携上卿目夷、司马公孙固等重臣,于盟会日前一月到达齐国鹿上,受到齐君吕昭(齐公子昭上位)的隆重接待。

    宋君粗略考察了一下鹿上会盟地址,亲自规划并开始指挥吕昭完全遵照他的意思筑坛修馆,俨然以盟主自居。因宋君有纳入之恩,吕昭自不敢怠慢,处处唯宋君之令是从,立即调动齐国工匠、提供充足财物全力开工,营造会盟场馆、盟友下榻居所等设施。宋君起早贪黑日日上工地监工督查,甚是用心。

    可眼看盟期已到,盟坛、会馆也已顺利竣工,却迟迟不见楚王前来赴会。宋君只好一面耐心等待,一面一遍遍彩排会盟仪式的过程。

    楚成王熊恽逾期二十日方到,却若无其事,半字不提迟到原由。尽管如此,宋君还是赔笑热情相迎、殷勤款待,事事抢在吕昭前头,力尽“地主之谊”。

    本来宋、齐、楚三国若按爵位排序,首先应是宋君,为公爵;其次是吕昭,为侯爵;再次是成王,为子爵。吕昭见宋君处处越过自己一意孤行,根本无视他这个真正的地主,对楚成王比对自己殷勤百倍,不免心怀不悦,但也不敢挂在脸上,毕竟宋君对自己有恩。

    会盟之日,宋君、吕昭、楚王共登盟坛。

    会盟仪式开始,宋君先执牛耳,毫无谦让之意。

    楚成王和吕昭心中皆十分不爽,面露不屑之情,勉强受歃,冷眼看宋君以盟主身份宣读盟誓:

    “兹甫(宋君名)忝先代之后,作宾王家,不自揣德薄力微,窃欲修盟会之政。恐人心不肃,欲借重二君之余威,以合诸侯于敝邑之盂地,以秋八月为期。二君若不弃,倡率诸侯,儌会于盟,寡人愿世敦兄弟之好……”

    言毕,兹甫取出召集会盟之牍(上书协议的木牌),提笔先行署名。吕昭伸出手,准备第二个签署,因为他的爵位比楚王要高,论理该轮他签。然而兹甫没有理会吕昭,却先给楚成王签署。吕昭十分尴尬,心中愈加怏怏不乐。

    楚成王接过文牍,举目观览,见牍中写着本年秋八月聚合诸侯会盟之意,并相约效仿齐桓公“衣裳之会,不以兵车”,不禁陷入沉思。

    宋君笑问道:“届时,陈、蔡、郑、许等几国就由楚王您来督促召集,如何?”

    楚成王暗自冷笑,却佯装疑惑,对宋君道:“宋国倡盟,各路诸侯自己召集便可,又何必让寡人喧宾夺主呢?”

    兹甫陪笑道:“这四国很久以来都臣服在楚国宇下,只有大王答应许盟,届时他们才会来啊!”

    成王见吕昭在一旁满脸不悦,故意说道:“可是以爵为序,应该是齐君先行签署,然后才轮到寡人。寡人先齐而签,不合礼制啊!”

    吕昭忍不住在一旁含酸说道:“哼!如今宋国独大,齐国只不过是其附庸罢了,哪里比得了楚国!”

    宋君听了,不以为意。楚成王笑着在简牍上签下名字,然后将笔递给吕昭签署。吕昭没有接受,说道:“既有楚,又何必齐?寡人受人之恩,应该以末歃为荣,签不签的,何足轻重?不要白白亵渎了这块简牍!”然后坚决不肯签署。

    宋君自负有恩于齐,竟认为吕昭说的是真心话,没有十分坚持,便将简牍收了起来,宣布会盟结束。

    吕昭被如此轻视,气得鼻子都歪了。急得目夷在一旁如芒在背,直用眼示意宋君,宋君却并不在意。

    ………………………………………………………………………………………………

    回到楚国,成王将会盟经过说与令尹子文听。令尹子文是成王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前朝老臣,曾为成王嗣位立过汗马功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