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楚国 1 (第1/2页)
重耳携狐偃、赵衰、介子推去探望宋君伤势,顺便辞行。 泓水一战,宋君右股中箭,卧床不起。 重耳看到,宋君经过这次打击,整个人变得虚弱无力、憔悴不堪,尽失往日雄壮之气,和他刚来宋国时见到的宋君简直判若两人,心中不免痛惜难过。本质上,宋君是个好人,只可惜……唉! 宋君见了重耳,神色栖遑道:“公子,寡人恐怕……活不了几日了!” “哪里话?!”重耳连忙劝慰,“主公只因伤痛在身,以致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好好养伤,等身体康复,主公定会重振雄风、再兴伯业的!” 宋君摇摇头,满面羞惭:“快休要再提什么‘伯业’了!经过这次惨败,我算明白,过去是寡人太不自量力!公子,对不起!短时之内,寡人恐怕无力援你复国了。都怪寡人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以致身败名裂,国人诟骂!” “主公言重了!事已至此,不必过分自责,现在养伤要紧。重耳深知复国不易,国主容留且厚待,已使重耳感激涕零、没齿难忘。我不日将去国,就不另打扰了!国主一定要多多保重啊!” 宋君点点头,满面愧疚地说道:“也……只好如此罢了。那二十辆车乘,公子尽可带走,聊表寡人歉意!回头我让目夷给公子装满补给物用,以备不时之需。寡人能为公子做的,只有这些了,还望公子不要怨怪寡人!” 重耳没想到,宋君落魄至此,还给他备下此等厚礼,忙跪倒谢恩,含泪说道:“主公言重了!重耳感激还来不及,何来怨怪一说?!国主大恩,重耳来日必报!” 宋君让重耳起来,牵住他的手,哽咽道:“待他日公子复国,定要与宋结盟修好,替寡人出这口气呀!呜呜呜呜——”说着,宋君失声痛哭起来。 重耳点头:“国主放心!若天佑重耳光复晋国,宋晋两国定荣辱与共、世代盟好!” “嗯!一言为定!” 次日一早,重耳一行人收拾行囊,带着宋君所赠二十辆车乘离开目夷宅邸。 目夷府上眷属仆众,对于公子离去,无不扼腕叹息、黯然神伤。目夷亲自送出睢阳城外,与重耳依依惜别。 出了宋国,行至岔路口,重耳等人踟蹰徘徊,不知所往。 目下,他们面前有两条路:继续往南走,将到陈、蔡、楚等国;往西走,将到郑国。 说实话,郑、蔡、陈都是力不及宋的小国,且如今都畏服于楚,想来不会得到什么大的帮助。但若入楚,楚王人品又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该何去何从呢? 重耳犹豫不决,再次陷入两难之境。 贾陀突然提醒道:“曹小君的娘家是不是郑国巨贾?我们若是入郑,会不会遭到打击报复?” 这句话瞬间提醒了重耳,令他不禁毛骨悚然,他立刻打消西向入郑的念头,扬鞭驱马开始向南进发。 幸亏有宋君赠送的二十车补给,让他们不必非在陈、蔡两国多加停留。经过长途跋涉,重耳一行人顺利入楚。 ………………………………………………………………………………………………………… 楚国郢都,可谓是栖息于江汉之畔的一只凤凰,锦绣繁华。 尤其是王宫内,殿宇栉比、飞阁流丹、雕栏玉砌,尽显恢弘富丽之势;王宫花园绿波飞桥、木秀石奇、繁花似锦,巧夺造化天成之萃。 十二岁的楚公主香橼刚刚完成一幅“大作”,顾不上换去被丹青点染的衣裙,便兴冲冲拿到桃花宫请太后欣赏。 有太后的一贯宠幸,桃花宫的宫娥都不敢阻拦,任由香橼蹦蹦跳跳径自入内。 香橼自门外就听到袅袅琴音,进去一看,果见太夫人正在焚香抚琴。 太夫人身着一件白纱襢(音坦)衣,衣襟、袖口和衣摆处均点绣着别致的蕙兰花瓣,发髻上除了一根长长的金凤头象牙簪,别无饰物,两颗硕大洁白的珍珠耳坠随着她指尖流淌的琴音轻轻摇摆。她的背影看上去依旧曲线动人,如果不是耳鬓的稀疏银发,根本看不出她已愈天命之年。琴声一如既往地恬淡清幽、无悲无喜。 香橼立在太夫人身后屏息静听,直至曲终方敢出声。 香橼道:“橼儿给太后请安!” 太夫人抬头冲她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她近前来。 “刚刚可是画画儿了?”太后问。 “太后如何知道的?” “嘁!”太后嗔怪道,“你衣服上的丹青污渍不是写着吗?怎么也不换换?让王后看见,又要说你了!” “乳娘喊我换来着,可我急着让太后看画儿,就没换。” “我看你这次画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