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六章 兴国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兴国 1 (第1/2页)

    夜深露重,凉意犹存。

    铜缇宫,南风台上,文公凭轩默默仰视星空,陷入无尽哀思。

    自从绵山回朝,他夜里常来这里独自闷坐、沉思,抑或可以说是自省,总忍不住回想起有生以来自己的种种遭遇,若不是有子推这样的贤臣护佑,自己根本不可能有今天。一切的君王荣耀莫不是众志成城在他背后的倾力支撑、默默付出。而如今,一切才刚刚开始,子推却阒然谢世,这个“城”还完整吗?还牢固吗?这突如其来、不可逆转的国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全晋国的损失啊,这使他的锥心之痛久久难以释怀。

    看看天色已晚,国主还在南风台独坐,子瑄便悄悄上来,将一件斗篷轻轻披在文公身上,说道:“春寒未尽,吾君小心着凉。”

    文公握住妻子的手,依然仰望星空,悠悠说道:“瑄,你说这满天星辰,真是为那些离世的亲人、先祖英灵而闪耀吗?”

    子瑄说道:“嗯。听人说,灵台化星,真情为辉,被永世铭记的圣哲和至亲,昊天才会佑之成恒星,不再陨落,永熠其辉。”

    “申生哥哥、义父都会在这漫天星河中,永远看着我们,是吗?”

    “嗯!”听国主又提到义父,子瑄不禁泪目,低头悄悄抹去泪水。

    文公觉察了,伸出手臂搂住子瑄肩膀,说道:“义父离世,乃你我锥心之痛啊!”

    子瑄顿时泪如雨下。

    文公无言,轻轻摩挲着妻子的肩膀,陪她一起默哀。

    半晌,子瑄毅然擦掉眼泪,说道:“人已去,我们应节哀顺变才是。吾君日夜为国事cao劳,不可再过度伤心,保重身体要紧。”

    “嗯,你也是。寡人可能理解不了义父为何宁死不出,但义父谢世,对寡人永远是一种警示!子瑄,准备一幅白色绢帛,明日我有用。”

    “好。”

    文公怕妻子一味伤心,于是有意转换话题问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很快就要到谷雨节气了吧?”

    义父和奶奶的离世,使子瑄肝肠寸断,但是看着国主也因此郁郁寡欢,理智告诉她,她必须首先节哀,必须想法子开解国主,方能尽快释然这段哀痛。她竭力平复情绪,说道:“是。俗语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又到农人忙碌的季节。对了,除了这句,国主还知道哪些谷雨农谚?”

    文公说道:“我想想……‘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嗯。还有……‘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子瑄接着说。

    文公点头笑道:“谷雨打苞,立夏龇牙。”

    “对对!还有,‘谷雨栽下萝卜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真好!萝卜可是一种好食材,有何种功效来着?”文公问。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消食化滞……”

    “但愿今年风调雨顺,农人的辛苦耕耘劳作能够使谷满、仓满、筐满啊!”

    “一定会的!”子瑄说道,“我听说文王、成王都曾有躬亲籍田的佳话,吾君新位后也力倡农桑,依我看,何不趁谷雨当日,吾君也效法先贤,率众臣去郊外与农人一同躬耕、播种,以身示范,来彰显朝廷对农业的重视,从而鼓励农人大兴农桑呢?”

    “对呀!此法甚好!明日我就安排!”文公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子瑄。”

    “嗯?”

    文公肃然道:“我突然很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我……德薄才浅,难堪大任,害怕辜负皇天,让黎民百姓失望,害怕我有一天,会变得昏庸、狂妄、愚蠢却自以为是。”

    “不会的。吾君只要时常想着,这君位乃上苍所赐,是天降大任于国主,用来厚泽晋国黎民百姓的,而不是用来为所欲为、贪图享乐的。努力做到任人唯贤,勤政廉洁,吾君定会成为深受国人爱戴的明君。”

    “嗯。任何时候,我若有不明之举,你一定要及时警醒于我。”

    “嗯。”子瑄点头应允。

    “所以……你要永远在我身边,陪着我,好吗?”

    “好!”

    ……………………………………………………………………………………………………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晋阳殿。

    众臣朝拜毕,文公手捧一幅白绢,凛然启言道:“痛失忠义贤士介子推,寡人十分惋惜!然自责不如自省,子推临终遗书,叮咛当朝君臣:勤政清明复清明,寡人在此立誓:天赐君位,责无旁贷!为君一日,定牢记为政清明、日就月将、体恤百姓、振兴晋国之责!若有半点怠惰昏聩、贪图享乐,皇天不佑、子孙不继!”说完,掏出一把匕首,划破食指,血书白绢四个大字一一政清治明。

    群臣跪倒齐声山呼:“吾君圣明!晋国万岁,万万岁!”

    狐偃、赵衰等亦纷纷当庭破指,血书“为官清廉、夙夜敬止”以铭志。

    …………………………………………………………………………………………………………

    绛城躔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

    来自秦国的使臣弛霍、禅樶悠闲自在地东瞅瞅、西看看,闲逛半日,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走入绛都最有名的一家面食店内用餐。

    店小二殷勤引客人落座,问道:“二位客官,今日想吃哪种面啊?”

    弛霍说道:“还是两碗刀削面!”

    小二说道:“客官,您二位昨儿吃的就是刀削面,今儿何不换换口味?我们这里的面食可是应有尽有啊!”

    “还有比刀削面更好吃的面吗?”禅樶问。

    “当然有!本面店今儿主打蘸片子,二位要不要尝尝?”

    “好吃吗?”二人问。

    “不好吃不要钱!”店小二拍胸说道。

    “好,那来两碗蘸片子!”

    “好嘞!您稍等!”

    弛霍看着店内满满的食客,对禅樶说道:“没想到,晋国面食还真是花样多!咱在这儿吃了近一个月,竟没吃到重样的!啧啧啧,真是了不得!”

    禅樶:“也是哈,咱来晋国不知不觉都快一个月了,晋侯咋也不召见咱咧?”

    “那又怪不得咱!人家不召见,咱有啥办法?”

    “可两国婚事一直这么拖着,寡君肯定要怪咱俩哩!”

    “听说晋侯忙滴很,再等等吧,总有一天会召见的。”

    “就是!耐心等着吧,正好咱把晋国面食吃个遍!”

    “就是,嘿嘿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