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六章 兴国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兴国 12 (第1/2页)

    文公正在书房内阅读,瑄夫人进来将一碗果茶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文公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问道:“孩子们呢?他们在干嘛?”

    瑄夫人说道:“伯倏和仲祺跟先轸、魏犨练习骑射去了,叔刘和孟嫣在学宫念书,橒儿在花园玩耍。”

    “君父!君父!”一语未了,小公主橒姬连蹦带跳跑了进来。

    瑄夫人嗔怪道:“上次就提醒过你,见君父时要先让门口的宫人通报,君父允许了再进来,怎么又忘了?”

    橒姬歪着梳总角的小脑袋,用脆生生的童音答道:“我问过宫人,说君父在看书,并不曾议事,所以我就进来了。”说完,向母亲做了个鬼脸,然后跑到文公身后,扑到背上搂住他的脖子。文公回头“啵儿”地一口亲在橒姬rourou的脸蛋上,一脸宠溺地看着他的小公主微笑。

    瑄夫人问道:“娘亲今日教你的诗歌背会了吗?”

    橒姬立刻垂了眼,撅起小嘴说道:“娘亲我背了,可就是怎么也背不会!”

    “那字呢?字写了没有啊?”

    “哎呀!字我也不想写!”橒姬的嘴撅得更高了。

    文公一面亲公主的rou脸蛋,一面问道:“诗不想背,字也不想写,那你告诉君父,你想做什么?”

    橒姬见问,陡然来了精神,欣然道:“我想像大哥和二哥一样骑马、射箭!”

    “可你还太小,马那么高你够不到啊!即便够到了,你也驾驭不了。”文公说道。

    “矮马我就能够到啊!”

    “可我们没有矮马啊!”

    “有的有的!君父,马厩里有矮马,我亲眼所见!”

    文公用眼神询问瑄夫人,瑄夫人点头道:“前几日,赤狄进贡的宝马里确实有两匹矮马。专给孩童骑着玩的。”

    “是嘛!那就给我的小公主骑啊!明日君父陪你骑,好不好?”

    “太好了!”小公主激动地捧着君父的脸亲个不住,涂了文公一脸的口水。

    文公乐不可支,心下感慨:用“苦尽甘来”一词形容他如今的天伦之乐,真是恰如其分。

    “君父,明日就是庆丰节,我可不可以出宫去逛啊?”橒姬问道。

    瑄夫人道:“你把字写完,诗背会,才可以去!”

    “嗯~”橒姬猴在文公怀里跳着撒娇央求,“回来再写再背嘛……”

    文公道:“听你娘亲的话,你娘亲说可以才可以。”

    橒姬:“为何?君父说可以就可以呀!”

    “为何?”

    “因为……人人都说,君父是国君啊!举国之内,谁敢不听国君的话?”

    文公忍笑说道:“没错,君父是国君,可你娘亲,连国君都怕她三分,谁还敢不听你娘亲的话啊!”

    瑄夫人在一旁含笑不语。

    橒姬不依,继续在文公怀里撒娇。最后,文公说道:“你娘亲让你写什么字?你拿去,君父帮你写。但是诗你得自己背,如何?”

    “嗯!好!”橒姬答应,“还是君父好!”说完,冲母亲做了个鬼脸,连蹦带跳跑出去拿作业去了。

    瑄夫人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你呀!这样会宠坏她的!”

    文公却是一脸宠溺的微笑。

    ………………………………………………………………………………………………

    次日,八月十八,便是庆丰节正日。

    听说橒姬将跟随君父去节上看热闹,叔刘、孟嫣也嚷着要去,于是文公、瑄夫人携同三个公子、公主共乘一辆厢式马车往城东墟市而去。

    为不过分张扬引来路人围观,文公让冬青及随行侍卫都换了便装,跟在马车周围。魏犨、贾陀、先轸也要求护驾随行。

    节日的绛城墟市物阜民丰,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司市官早已将整个市场分成饮食、杂耍、粮市、瓜市、畜市等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界限分明,有专人负责维护治安。

    路过杂耍区,公子、公主们掀起车厢竹帘好奇地向两边张望,只见有各种表演踩高跷的、扭背棍的、抖空竹的、打腰鼓的、顶瓦瓮的、扔鼓槌的、扮小丑唱山曲、耍猴驯犬的民间艺人们,无不身着奇装艳服,头戴花翎彩饰,各展其技、各显其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围了个水泄不通。喝彩声、尖叫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看完杂耍,御夫驾车来到香气四溢的饮食区。橒姬、叔刘、孟嫣透过车窗兴奋地指指点点,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密集、且充满nongnong烟火气息和美食香味的餐饮摊,巨大的锅灶、豪迈的做饭场景无不使几个孩子不时地发出惊呼和惊叹。

    文公亦向车窗外望去,只见做刀削面的师傅头顶一块长形案板,两手各执一把明晃晃的削面刀,在头顶的面坨上左右开弓、挥洒自如地疾削,一条条细如柳叶的面条飞瀑一般,争先跃入热气腾腾的大锅,片刻工夫,刀削面便在大锅中随着沸水滚汤翻腾鱼跃。削面师傅放下案板揉面的当儿,另一位师傅则拿起笊篱,麻利地将煮熟的刀削面分别盛入一排海碗内,再放入各种色味诱人的醢酱、卤汁、子、面酱、葱花、茱萸、酸菜、陈醋、香菜、葱花等佐料,一碗碗令人垂涎欲滴的刀削面便被端到食客面前被畅快享用。

    除了刀削面,还有拉面、河捞面、手擀面、刀拨面等五花八门的面食摊点,吸引了大批食客排队等候。

    路过面艺区,他们又立刻被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面艺所吸引,只见用麦粉和大枣做的莲花造型底座精巧别致,底座上用面做成的喜鹊、花卉、梅花鹿、游龙、飞凤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一名面艺师傅正将一个大蒸笼的盖子掀开,只见满满一笼又大又白又宣的“寿桃”出笼了。另外一个师傅手拿着一把梅花印章,蘸上大红食品色料,小心翼翼在寿桃顶部中央逐个印上漂亮的梅花图案。橒姬再也忍不住了,吵着要吃。文公掀开前车帘,冬青立刻附耳过来听命,然后跳下马车去买回几个梅花“寿桃”来递进车内。

    瑄夫人将一个寿桃递给文公,文公忍着烫将之分成五份给几个孩子和夫人吃。孩子们兴高采烈,像是从未吃过似的,哈气咧嘴大口享用着这一年中最新鲜、最香软、最淳朴的美食。

    文公、瑄夫人几乎同时想起他俩小时候潜伏在铜缇宫厨房偷盖馍印的情景,不禁相视会心而笑。

    橒姬边吃边说道:“要是天天都是庆丰节就好了!”

    文公、瑄夫人不禁大笑。

    叔刘:“傻子!要是天天过节,农人哪有工夫耕作呀!”

    “不耕作就咋啦?”橒姬问。

    嫣姬:“不耕作就没收成,哪来的庆丰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